APP下载

《在美国》主人公玛琳娜“双性同体”形象探析

2013-04-29马丽

青年文学家 2013年7期

摘要:《在美国》是美国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小说家、社会活动家苏珊·桑塔格生前最后一部长篇力作。本文以“双性同体”形象为视角,探析主人公玛琳娜在成名波兰、中年厌倦演艺、移民美国创办农业乌托邦、失败后重返舞台成功风靡全美的奋斗历程中所体现出的独特人格,凸显作家对女性歧视的批判与对女性自强精神的颂扬。

关键词:《在美国》;玛琳娜;双性同体

作者简介:马丽(1984-),女(回族),新疆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7-0-02

一、引言

苏珊·桑塔格(1933-2004) 是当今美国文坛“最令人瞩目”的女作家, 被《侯爵名人录》列为“美国50位活着的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欧美评论界称她为“非官方文坛皇后”,“美欧之间的调停者”等。《在美国》(1999)【1】是其生前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一经问世立刻引起热烈反响,接连获得美国2000年度全国图书奖“最佳小说奖”,及以色列政府颁发的“耶路撒冷奖”。

《在美国》出版后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如美国《新共和》杂志对于其作为一篇历史小说的价值发表了评论。【2】《大西洋》杂志评析了桑塔格选择外国人为小说主人公的原因。【3】《纽约时报》也刊登多篇文章评论小说的写作风格、人物形象等。【4】在国内,郝桂莲分析了桑塔格主张的“静默美学”在小说中的体现。【5】廖七一探讨了小说历史重构与艺术的乌托邦这一主题。【6】周艺以主人公的主体性为视角研究该小说。【7】本文拟从主人公玛琳娜的“双性同体”形象这一角度出发解读《在美国》。

“双性同体”(androgyny) 在生物学上指自然界中的某些动物或植物本身兼具雌雄两性。 在心理学上指同一个体既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即兼有强悍与温柔、果断与细致等性格,按情况需要作不同的表现。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个自己的房间》一书中将“双性同体”

作为一种文艺创作心态和美学风格提出这一概念,“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支配一切,一个男性的力量,一个女性的力量……最正常,最适意的境况就是这两个力量在一起和谐地生活,精神合作的时候。”【2】69虽然伍尔夫当时探寻的是关于女性创作的最佳状态,但她的双性同体观颠覆了男权社会性别角色二元对立的等级模式,为女权主义者追求男女平等的奋斗之路竖起了一面旗帜。双性气质在《在美国》主人公玛琳娜形象中有充分体现,她既拥有女性的娇美容颜与优雅气度,同时又具备那个时代属于男性的刚毅与权威。

二、女性特质在玛琳娜形象中的体现

身为女性,玛琳娜具备很多典型的女性特质,例如迷人的外表、优雅的举止与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她是妻子,也是母亲,这些女性角色的特点也在玛琳娜形象中有充分体现。

玛琳娜的职业是演员,这也是她钟爱一生,不懈追寻与完善的人生理想。戏剧演员这一职业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女性色彩,因为舞台需要丰富细腻的情感、饱满的热情与感染力以及聪慧的领悟力。这些标准更贴近女性的性别特征。此外,正如小说叙述者所言,“她一定是个演员。在那个时代……几乎没有什么令人羡慕的职业可供妇女选择(她既不愿当保姆,不愿当家庭教师,也不愿当妓女)。”【9】9 演员对于当时的女性而言是一种理想的值得骄傲的职业,登上舞台是很多名媛贵妇的梦想,即使在不怎么懂得欣赏戏剧艺术的美国也是如此。身为女性,迷人的外表与高贵的气质是玛琳娜成为“舞台皇后”的一项必要因素。虽然已近中年,虽然并没有沉鱼落雁的完美面容,但玛琳娜依然拥有人们心目中无与伦比的美。小说中有多处对于她魅力十足的外貌描写,例如,“她长得并不特别漂亮,但是我越看就越发现她的魅力。”【9】2 “珍珠般光滑的面孔……丰满的胸脯,下巴松弛,举止慎重端庄……”【9】17玛琳娜因这份魅力在舞台上成就着辉煌,而舞台又给予她机会与灵感不断地自我完善,不断提升她迷人的美。一个天生丽质又勤勉上进的女演员与舞台是彼此依托互为补充的。

演员是玛琳娜人生中最重要的身份,但不是唯一身份。她还承担着妻子、母亲与情人的角色。身为人妻,她有着大多数女性都会有的对丈夫的需要与依赖。对于玛琳娜而言,这种依赖并不是体现在物质财富方面,甚至可以说物质依赖在这对夫妇之间是反向而行的。玛琳娜的丈夫波格丹身为贵族自然家产殷实,但由于与兄长不和他并不能完全拥有属于自己的财富,当他们在美国遭遇经济困难时是玛琳娜重返舞台拯救了大家,在此之后她的收入一直不菲,而丈夫却几乎没有经济来源。但是波格丹是玛琳娜最坚实的精神支柱。他给予她的呵护、支持、包容都是玛琳娜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玛琳娜同时也是一位母亲,一位充满温柔母爱的母亲。她对儿子皮奥特的疼爱在小说中随处可见,而母爱最动人的一面更多地体现在她对已逝的女儿的怀念中。她曾说:“我现在仍然感到害怕。这辈子我无时无刻不在为女儿感到难过。”【9】46“如今玛琳娜只能想象那个呀呀学语、蹒跚行走的小丫头就坐在自己腿上,坐在自己温暖的腿上玩剥好的豆子……她不怀念任何人,她只怀念失去的女儿。”【9】165这段描述让中国读者很容易联想到同样痛失爱子的祥林嫂,虽然她们的社会地位有天壤之别,但是作为母亲怀念儿女的痛楚是一样的。玛琳娜由于职业原因未能在行动上全心全意地照顾孩子,但她拥有同天下母亲一样深沉的母爱。

三、男性特质在玛琳娜形象中的体现

虽然娇艳端庄、天真敏感,舞台皇后玛琳娜在性情气质上却不完全是个纯粹的女性,她拥有很多一般女性难以具备的男性特质,尤其体现在对理想的不懈追与其在团体中的权威地位。

儿时的玛琳娜曾有过一些属于男孩子的豪情壮志,“她想当兵。当她明白女孩不能扛枪打仗以后,她又想当诗人,男人将吟诵她写的爱国诗歌去冲锋陷阵,为祖国争取自由。”【9】41这样的最初人生理想是玛琳娜天性中就具有男性特质的最好证明。在演员哥哥姐姐的影响下,小小的玛琳娜也最终立志要成为一名演员。“在五个兄弟姐妹合住的房间里,我站在窗口,将嘴唇贴在冰冷的小窗户玻璃上发誓,我这一生唯一的目标就是戏剧。”【9】43这副小女孩为理想起航的画面充满了男性刚毅的气息。在追寻演艺梦想的路途中,她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挫折与牺牲,为了真正踏上演艺之路,她嫁给了比自己年长二十七岁没有任何爱情感觉的海因里希;在艰苦的物质条件下,女儿夭折;几年后海因里希另寻新欢抛弃了玛琳娜;试演失败;被专业演员评论“毫无天赋”……对一个年轻的女演员而言,这每一次的打击都足以让她气馁绝望,然而,玛琳娜以一种女性难以运作的顽强力量熬过了一道道坎坷,她的舞台天赋在勤学苦练中终于显现在世人面前,成就了波兰一代巨星。数年后当她厌倦舞台想要奔赴美国开创乌托邦时,曾经对演艺理想的执著与坚定再一次呈现。虽然这一次的理想很天真,但没有人能阻止她追梦的步伐。人生如舞台,同样充满戏剧性,在乌托邦庄园走向衰败的时候,玛琳娜又重新燃起了她本以为已经彻底放弃的舞台梦。第三次的执著与坚定引领着昔日的皇后在新的土地上重新散发耀眼的光芒。在三次追寻理想的过程中,玛琳娜表现出了男性般的、甚至是很多男性都望尘莫及的顽强意志。玛琳娜非常注重意志的力量,坚信只要有强烈的愿望,就一定能达到目的,并且认为自己常犯的头疼就是意志松懈所致。这份超人的意志力支撑着玛琳娜勇敢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坚定地追寻心中的梦想。

在团体中的权威性是玛琳娜男性特质的又一表现。在19世纪的欧洲,女性与权威一词总是无缘,然而玛琳娜在她的团体中却拥有着本应属于男性的权威。玛琳娜的权威性最初是源自她的美貌、气质与精湛的表演技艺塑造出的偶像形象。注重戏剧艺术的波兰人将演技高超的艺人尊为“民族的象征”,仅这一个词就赋予了玛琳娜强大的权威性。她身边的异性包括丈夫都是因为崇拜与爱慕而对她唯命是从。女性朋友更是将她视为偶像。人们为她着迷,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对于她放弃舞台移民美国享受田园生活的天真而又坚定地理想,虽然有很多人(包括丈夫波格丹)都不完全赞同,但他们依然义无反顾地追随着她。“她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她说的话别人会听。”【9】40 “他们在等她的暗示,等她的提醒,等她用毫不动摇的热情去感染他们,使他们坚强起来……他们不想到其他地方去,只想让她高兴,只想和她待在一起,去实现她的梦想。”【9】159玛琳娜在她团体中不可动摇的权威性甚至超越了男性特质,已经近乎神话。

四、结语

《在美国》主人公玛琳娜是一位具有双性气质的人物。一方面,她拥有女性所特有的娇媚的外表、优雅的气度与细腻、敏感的内心还有身为妻子和母亲所特有的女性娇弱与慈爱;另一方面,她也兼具男性所特有的刚毅、执著与权威。双性气质使得玛琳娜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饱满,富于张力。本文通过探析玛琳娜的“双性同体”形象,凸显了苏珊·桑塔格对于美国社会女性歧视的批判,以及对于女性独立自强精神与能力的颂扬。桑塔格塑造这样一位人物具有一定的自白性。小说中玛琳娜曾多次倾诉自己身为女性所承受的歧视与不公,桑塔格也曾在接受采访时激烈抨击当代美国社会存在的性别歧视:“要‘给女人贴上标签真是太容易了,特别是‘有魅力的女人和‘职业妇女。人们往往会说女人是在‘利用性别角色。对于稍有成就的女人,人们总爱说三道四,另眼相待”。玛琳娜与桑塔格虽处在不同的时代,但时间并未能让性别歧视问题销声匿迹。桑塔格赋予玛琳娜“双性同体”的气质,借真实历史人物之身呼吁当代女性在与男性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努力寻求独立,坚持梦想,顽强拼搏。

参考文献:

1、 Sontag, Susan. In America[M].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0.

2、Woods, James. The Palpable Past-Intimate[J]. The New Republic, 2000.

3、Blume, Harvey. The Foreigner[J]. The Atlantic, 2000.

4、Kakutani, Michiko. 'In America': Love as a Distraction That Gets in the Way of Art[J]. The New York Times, 2000.

5、郝桂莲. 静默与喧嚣:《在美国》的历史书写[J]. 《外国文学研究》, 2011.

6、廖七一. 历史的重构与艺术的乌托邦——《在美国》主题探微[J]. 《外国语文》, 2003.

7、周艺. 盲目的追寻——评《在美国》中玛琳娜的主体性[J]. 《外语研究》, 2010.

8、Woolf, Virginia. A Room of Ones Own[M].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1989.

9、苏珊·桑塔格, 廖七一, 李小均译. 在美国[M].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