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泉:书写环保人不一样的精彩
2013-04-29郑秀亮
郑秀亮
从绿色扶贫到环保教育,张平泉让我们知道,不仅仅是环保业务工作,在其他的工作领域中,也有许多环保工作者在默默付出,为环保事业添砖加瓦。
说起环保工作者,人们脑子里想到的或许就是环评、监测、污染治理等等。诚然,这些都是环保人不能绕开的业务工作。不过,除了这些被人们熟知的环保业务工作以外,在扶贫工作中、在为环保事业输送人才的工作中、在塑造环保工作者优良职业道德的工作中,同样活跃着一批环保人,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书写着环保人不一样的精彩,为环境保护事业默默付出、用心耕耘,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以下简称“环保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副主任张平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绿色扶贫,让人生变得更加充实
“参加绿色扶贫工作,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它帮助了很多困难家庭,让我真真切切体会到助人之乐。时至今日,我与揭西、与曾经共处过的农民朋友,仍保持着一份浓厚的感情,这是一笔难得的人生财富。”在张平泉看来,扶贫工作让他的人生变得更加精彩、更加充实,这是他人生旅途中一道亮丽而难忘的风景线。
张平泉大学毕业之后一直任职于广东省环境保护学校,长期从事共青团、思政工作,在组织协调工作上有较好经验。2005年,广东省开展“十百千万”干部下乡推进农村固本强基工程时,他就被广东省环境保护厅派往揭西县河婆镇的六一村开展工作。在六一村的一年时间里,他全心投入到村的党组织建设、经济项目发展,特别是解决农村子弟读书等工作中,踏踏实实干事情,真真切切做奉献,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在六一村村民中留下了良好印象。近期,张平泉的同事在揭西开展扶贫工作时,偶尔经过六一村时,还有村民托他向张平泉问好,这让张平泉感动不已。
2009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开展“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对口帮扶揭西县灰寨镇上角村。两年多的时间里,在广东省环境保护厅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上角村的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一改贫穷落后状况。工作中,环保厅突出特色,大力实施“绿色扶贫”,在努力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活跃地方经济的同时,积极改善村容村貌,为上角村发展打下坚实长效的基础。而这些成绩的取得,背后也离不开张平泉等驻村工作人员的坚守与努力。
2009年扶贫工作启动时,因为有过六一村的工作经验,张平泉再一次被选派为环保厅驻上角村开展扶贫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此时,张平泉还担负着环保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经常要奔走于广州跟揭西之间,上角村远在广州480公里之外,来回一趟近1000公里,行程约12小时,张平泉驻村两年来回跑了不下50趟,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
扶贫工作涉及到许多经费、补贴等问题,备受农民的关注,一旦处理不善,将会给工作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曾经,就有年迈的农民因为补贴的事情,晚上十点多还大老远坐着轮椅找到张平泉反映情况。类似的事件让张平泉深刻感受到,必须深入了解村民的实际情况,而且要实实在在为村民谋福利、做实事,扶贫工作才能够顺利开展并取得实际成效。
所以每次开展工作的时候,张平泉都实地深入到村民家中,掌握每一户农户的实际情况。2010年有上级单位前来检查,需要扶贫小组列出上角村10户最贫穷的家庭时,张平泉当场就把10户家庭,包括户主名称、家庭情况等等信息报了出来。
在工作中,他对特殊困难户也重点关注,并且特事特办,有效解决村民实际困难。当时,村中有一户家庭,户主早年去世,留下妻子儿女又患有疾病,于是张平泉多方奔走,向镇里申请低保,同时与村里协调,通过村经济收入对其进行补贴的方式,为这户家庭解决了生存难题。对于村中一位鳏寡孤独的老人,张平泉则向村里申请,由老人帮助村里从事收集运输垃圾等力所能及的事,每月给予600块钱的补贴,解决了老人的生活问题。这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让村民知道,这些省里来的驻村干部,是真正在为老百姓做事谋福利的。
在扶贫的同时,张平泉因为教师的职业关系,还十分关注村中的教育问题。工作之余他经常到村中的小学与教师开展交流工作,对他们讲授教育方法,甚至针对批改作业、编写教案等等问题,开展教研交流。由于经济困难,当时村中很多年青人读完初中就想休学外出打工,张平泉得知这些情况后,又经常跑到村民家中做思想工作,同时利用自己管理环保学院负责招生就业工作的便利,主动为他们联系学校并争取助学金,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实现智力扶贫。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在扶贫工作上的成绩,扶贫干部为群众谋福利做实事的态度,都得到了村民的充分肯定。张平泉每次要回广州时,村民还专门跑到田里摘来新鲜的蔬菜送给他,这些小小的心意展示出的是村民对驻村干部的深情厚谊。
牵线搭桥,为环保事业输送优良种子
如今,你只要轻轻点击环保学院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企业招聘信息、最新企业需求岗位、学生简历、就业指导、就业政策等等信息一目了然,企业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直接找到合适的人才,学生则可以找到最新就业信息,为就业及早做好准备。这是环保学院为促进学生就业而专门设置的一个平台,也是张平泉管理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以后的一项创举。
据了解,今年环保学院的毕业生达到2900多人,相比以前每年的几百名毕业生,现在毕业生就业压力激增。而且,随着学院的不断发展,毕业生的数量还将不断攀升,如何帮助他们尽快就业较好就业,成为了压在环保学院也压在张平泉身上的一个沉重担子。
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张平泉充分挖掘各种资源,他先是找到了学院主管单位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在环保厅的大力支持下向广东省内各地环保局发文,请各地协助做好学院毕业生的实习就业工作。同时,张平泉马不停蹄几乎走遍全省各地的环保政府机关、研究所等与环保专业相关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向他们介绍学院毕业生情况,推荐学生。
为了吸引用人企业的到来,张平泉专门跑到广州大学城的环保专场招聘会,在招聘现场给各单位招聘负责人派发名片,并邀请他们到学院开展类似招聘工作。他的这番努力,很快也得到了回报,在2011年环保学院举办的招聘会中,共有70多家单位前来参加招聘。到了2012年的时候,前来参加招聘的单位已经达到了230多家,今年截至到目前为止,也已有200多家企业前来招聘。
在做好外部沟通的同时,环保学院也非常注重学生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以适应市场需求。为此,在学院领导的支持及张平泉的努力下,环保学院目前已启动了校企合作项目。即每年开学之初,有招聘需求的单位可以在新生中挑选有意向到该企业工作者,组成“冠名班”。“冠名班”的学生除了平时的专业知识学习以外,周末时由企业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培训或者到企业实践,按照企业工作需求提前进行培养,做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学生一毕业马上可以上岗。目前,东江环保、绿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番禺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广业环保产业集团等单位已开始与环保学院合作,提前培养自己需要的人才。
制度的设计,在张平泉看来,也是促进学生更好就业的一个重要保障。因此,在他提议下,环保学院开始规范了就业管理制度,每个专业都安排有专门负责学生就业管理的老师,一旦有就业信息,确保能够第一时间通知到合适的学生。另外,环保学院学生还组成了“就业工作志愿者协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入到学生当中,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目前,这支队伍已经有100多人,他们在就业宣传、信息沟通等方面,均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促进就业的同时,环保学院还开创了“企业项目比赛”,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创业解决就业问题。这项比赛通过学生讨论、教师指导、进企业观摩等方式,激发学生创业激情。比赛还邀请了政府人事管理部门领导、企业董事长等人员前来点评,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引。曾经在一次比赛中,听完学生的创业设想之后,有企业老总当场就拍板要给一个学生10万元作为创业启动资金。
通过这些努力,环保学院去年的毕业生基本实现了全部就业。今年,截至到目前,毕业生的签约率也已经到达了80%以上,预计到8月份,就业率能够达到99%以上。
特色教育,彰显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魅力
环保学院以围绕环保中心工作,以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环保、节能、低碳及相关专业高技能型人才为办学宗旨。环保学院的毕业生,未来将遍布省内各个环保战线,甚至发挥骨干作用。如何在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素养,成为了张平泉这个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主要负责人思考的问题。
“教学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在张平泉看来,坚持这两点原则,才能够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的作用。目前,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共设置四个教研室,开设了“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时事与政策”、“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等四个课程,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育、开展辩论、外出参观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着力提高教学效果。
科研则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石,张平泉多年来也以身作则,先后发表论文十几篇,参与编写了《时事与政策学习指导》、《职业就业指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导读》等书目。环保学院也鼓励青年教师,以当前社会热点、重要问题为切入点,申请课题、开展研究,以科研带动教师素质与教学水平的提升。
“特色教育代表学校培养人才的思想,拥有自己的特色教学,学校才能够提升知名度,学科也才能够不断发展。”秉承着这样的理念,张平泉在坚持原有教学的基础上,正努力开创学院的特色思想教育课程。南海是近代思想家康有为的故乡,为此,在环保学院的支持下,张平泉充分发挥环保学院地处南海的优势,开始与康有为故居管理方、南海本地康有为研究相关学者等建立合作关系,希望建立康有为思想研究方面的特色教学。通过本土名人的研究,并开展教学,更好的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奋发向上的崇高志向,发挥名人的榜样效应。
另外,张平泉目前还在计划开展模拟法庭的教学模式,并立足环保学院特色,通过模拟实践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对环境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熟悉、运用程度等。
通过这一系列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环保学院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截止到目前为止,学生之中尚未发生思想极端或者重大的违纪违规事件。而且通过这种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培养,环保学院学生对环保事业都怀着比较崇高的理想,对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断提升,一旦他们进入到环保战线上,必然会给我们的环保事业输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