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怕犯法推开中国大门的勇士!”

2013-04-29陈敦德

文史月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日本国会莫斯科议员

陈敦德

1952年5月15日,一架苏联伊尔—14小型军用飞机徐徐降落在北京西苑机场,高良富、帆足计和宫腰喜助三位日本国会议员及他们的随行秘书松本繁、中尾和夫等一行五人,应中国方面的邀请,乘飞机经停苏联赤塔抵达北京,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日本客人。

图1是新中国成立后中日友好关系史上最珍贵的第一张照片,尽管两国的史书都推崇此照,却至今没有落实拍照者的姓名。据笔者判断,该照片首见于在机场的当事者孙平化晚年回忆录,应为孙先生拍摄或提供。照片中人物右一是帆足计,右三为宫腰喜助,右四握手者为高良富。

日本客人来中国极其不易!当时,东西方阵营冷战对峙,朝鲜战争正在紧张进行,日本当局也紧跟美国敌视新中国,加入西方严密封锁禁运的行列。新中国被西方称为“铁幕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周总理高瞻远瞩地制定了启动民间外交、贸易先行及以民促官的对日政策。1952年4月,促进东西方贸易的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发起人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向日本经济界代表人物发出了邀请日方组团与会的信函,表明新中国重视与日本开展经济贸易,引起日本经济界的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后,日本经济界人士普遍认为,“日本的未来在于日中友好”,“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日本比哪个国家都重要;同时,对于日本来说,中国又是比哪个国家都重要的国家”。日方积极活动准备参加莫斯科会议,商定组成包括帆足计、宫腰喜助、大山郁夫等19人的代表团。但受美国影响,日本外务省反对日本代表前往苏联,但代表们坚持要去,最后外务省拒绝发给护照,并扬言谁要私自去莫斯科就“以触犯法律定罪”。

日本客人来华之前,中方已经做了相应的准备工作。十天前,即1952年5月4日,以南汉宸为主席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在北京宣告成立,这批日本客人就由中国国际贸促会出面接待,到机场迎接的有该会秘书长冀朝鼎及孙平化等人。当时北京专供接待外宾的宾馆只有北京饭店(即现北京饭店旧楼),床位有限,加上出于保密与安全考虑,客人被安排到宣武门附近的头发胡同一机关内部小四合院里。对他们不直呼“日本客人”,代称为“头发胡同客人”,使人甚觉神秘。孙平化晚年这样回忆:“这几位代表毅然决定访华,变成了首批开拓中日航道的先行者。近在咫尺的邻居,却要不远万里绕道巴黎去莫斯科,再从莫斯科辗转来北京,而且还要冒很大的风险。”

当时,日本妇女界精英人物、国会议员高良富代表日本出席3月下旬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题会议,获得了出国护照与签证。得知高良富要去巴黎开会,风见章、帆足计、西园寺公一等经济界人士去说服高良富,请她借此机会代表日本去莫斯科开会。高良富一口应允。她在巴黎出席了相关会议之后,取道丹麦哥本哈根,进入苏联,在莫斯科会议开幕后第四天赶到了。据这年4月7日《朝日新闻》晚间版报道,日本政府获悉此事即表示,高良富违反了日本护照法规,在其归国之后要给予处罚:处一年以下的惩役或三万日元以上罚款。就在此时,另有两位渴望参加莫斯科会议的日本国会议员帆足计和宫腰喜助,以“曲线迂回”方式也去了莫斯科。出发前,他俩先向外务省送去一份“不去莫斯科”的保证书,再以“赴丹麦考察农业”名义申请而获得了护照和签证。为此,笃信基督教的帆足计,还祈祷上帝不会惩罚真诚的善心。他俩离开日本经香港前往欧洲,再经丹麦转道芬兰赫尔辛基于4月29日赶到莫斯科。此时,国际经济会议已结束半个月了(图2和图3)。此前,高良富与中国代表团刚接上头,南汉宸团长与中国代表团就要启程回国了,但他将副团长、外贸部副部长雷任民留下,以便与日本代表充分交流。高良富和雷任民在莫斯科等候帆足计和宫腰喜助。

据帆足计说:“(日方)与中国的贸易恳谈是彻夜进行的,双方还热烈讨论了与民族命运有关的问题。”雷任民青年时代留学日本,曾在早稻田大学攻读经济学研究生,与这三位日本代表谈起日本、谈起经济与中日贸易,话题很容易切入。双方初步讨论了中日贸易的原则,同意在“互惠、平等、和平、友好”的立场上进行贸易协商,史称“莫斯科预备会谈”。接着,按周总理指示邀请日本三议员访问中国,到北京之后再研商具体的贸易协议。在当时严峻的冷战环境下,这三位日本国会议员的中国之行,可以说是中日关系史上的首次“破冰之旅”。

周恩来总理极其重视高良富等三位日本国会议员的北京之行,亲自指示廖承志领导的日本问题小组提前在北京饭店设立办公室(图4)。廖承志在主持会议的时候,高度评价了日本三名国会议员冲破日本当局的阻挠应邀访华,称他们为“首批开拓中日航道的先行者”,他激动地说:“诸位,他们是第一批,不怕犯法推开中国大门的勇士!请记住,在中日关系史上,应该留下他们的名字:帆足计,社会党参议员;高良富,绿风会参议员;宫腰喜助,改进党众议员。”

贸易谈判实际上是在周总理直接领导下进行的。经周总理批准,双方终于达成了第一个民间贸易协议。《周恩来年谱》1952年6月有如下记载:“6月,主持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同日本国会议员帆足计、高良富、宫腰喜助谈判签订第一个中日民间贸易协议。6月1日,《中日贸易协议》签字。”

1952年6月1日,天安门广场西侧,中国国际贸促会所在西交民巷一栋典雅的老洋房大厅里,传出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当时国内还没有电视,北京广播电台工作人员拿着话筒和笨重的录音机,赶到现场实况录音。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这也是高规格的外事活动了。签字仪式简朴而热烈,代表中方签字的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主席南汉宸,日方由高良富、帆足计、宫腰喜助分别代表日本三个民问贸易团体签字(图5)。南汉宸热情地发表讲话,三位日本代表也很激动地致辞,当天广播就传到了日本,引起了很大反响。据日中友好协会编写的《日中友好运动史》所记述:“当北京广播电台对日广播传来签字时的实况,以及三位日本代表的致辞时,立即受到日本国民热烈欢迎。‘遏制的高墙被打开了一个缺口,日中贸易的道路终于被打通了。”

7月初,这三位日本议员先后经香港转乘飞机回到日本,日本国民像迎接凯旋将军似的热烈欢迎他们。据当时日本报纸报道,在东京和日本各地都举行了欢迎他们的集会,听取他们关于访问新中国的见闻、观感及贸易问题的报告,还观看他们所带回的周总理赠送的中国故事片《白毛女》。日本各地参加集会的人数,像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多,场面异常热闹,连许多不从事贸易的普通市民都涌到球场来听与新中国有关的贸易报告会或观看电影。报纸这样描述:“盛况空前的报告会”,“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人们为第一次听到新中国的情况而沸腾”。

日本当局看到三位访华议员受到日本人民热烈欢迎的场面,也就不再提“严加惩处”的事了。

第一次中日民间贸易协议,议定“双方各向对方出口价值3000万英镑的货物”。而实际上只执行了总额的5.05%,实际贸易额仅为150万英镑。但如果没有当年第一个执行合同的38万英镑贸易额,使中日贸易协议从纸面文字过渡到实施阶段。50多年之后,2007年中日两国贸易总额创纪录的2360亿美元又从何而来呢?如今,中日贸易总额大大超过日美贸易总额,中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

(摘自《新中国外交照片解读》,中国青年出版社)

猜你喜欢

日本国会莫斯科议员
莫斯科第一届宠物狗节
日本年度防卫费创新高
崛起,莫斯科大公园
车“游”
立法过程中执政党的“事前控制”机制探究
碰撞:议员提议案与国民大数据
第三只眼看莫斯科
韩国议员大打出手
驴?议员?
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