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译者图式与译者主体性表现

2013-04-29杨晓梅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3年7期
关键词:翻译策略主体性图式

杨晓梅

【摘 要】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常处于主体地位,表现在源文本的理解和阐释,也体现于译前文本及译中翻译策略的选择。图式是认知的基础,只有激活相关图式才能实现认知,因此,译者主体性表现也受到自身图式的影响。

【关键词】主体性,图式,翻译策略,文本选择

传统译论中,译者一直被视为原作者的“仆人”,其任务是将原文以最大的相似性在译语中呈现出来。其实不然,译文根本不可能与原文完全吻合,且常常会因为囿于原文语言的形式导致译文的神韵全无,致使翻译工作成了一种东施效颦式的模仿。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图式理论已发展成为翻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也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运用自己对原著作品和文化的认知,从而实现译者的主体性问题。

1 图式理论与译者图式

康德认为,存在一个第三物,其不仅同类于物种,也同类于现象,这就是图式。图式仅是想象的产物但区别于影像。所谓“图式”,就是用一种先天的概念通过内在思维活动统摄各种感觉对象的形式条件,概念图式的作用就是对这种经验的组织。图式有对某一特殊个体形成一种认知结构的个人图式(Person schemas)、对自己形成一种认知结构的自我图式(Self-schema)、将某些特质归于一个特殊团体的成员所共有而对这个特殊团体形成一种认知结构的团体刻板印象(Stereotype)、对特殊角色者(如高级工程师)所具有的有组织而形成一种认知结构的角色图式(Role schema),以及对事件或事件形成系列顺序的剧本(Script)等多种分类。

简单地说,图式即是人们大脑中的背景知识,这是图式理论的基础。人工智能专家鲁姆哈特提出“图式理论”(the schema theory.model)以来,它就在阅读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图式的概念也得到丰富的诠释。例如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也提出,图式是对过去的反应和经验的一个积极的组织;库克在其《篇章与文学》一书中认为图式是篇章处理过程的一个基本心理表征。

民族、种族不同,兼之受不同的文化传统、社会背景、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的影响,而形成的不同的认知结构和价值观念,就影响并决定着译者图式的形成,而对于源文本的理解和诠释又取决于译者的图式。由于源语作者和目的语读者都习惯按照各自的认知习惯来解读文本,两者之间的差异甚至矛盾和牴牾就在所难免,导致翻译表达的意思不一致,乃至完全相反。因此,在翻译时,译者要有主动地、积极地进行联想并发掘主观经验中的相关图式,激活目的语图式和源语图式,并最大限度地产生共鸣,再以恰当的目的语语言形式进行重构再现,形成译文。但由于文化图式具有可变性,就要求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调整和变换图式来传递信息,得体合意地进行语言表达。

由于源语和目的语文化图式的异同,语言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译者的语言图式决定了文章的内容,而译者的语言图式又决定着其对原文的理解和译本的成功与否。谭载喜认为:“译者最首先也是最起码的条件是必须熟悉原语。”只有能够激活译者的语言图式才能完全地理解原文,并从而激活译者的内容图式;“其次,译者必须精通译语”,译者不仅要了解目的语的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不要能够精通目的语的使用,使目的语读者的内容图式得到更好的激活。

在翻译实践中,译者要善于根据翻译对象调整自己的文化图式,一方面要要关注源语作者的文化图式,同时也要留意目的语读者的文化图式,将目的语读者的文化图式进行灵活的变通,使目的语、读者、源语三者在语境组合方面的间距得以缩小,用译者的图式引导读者,使之形成相同的语境前提和文化图式。

2 译者的主体性表现

翻译就是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是一种涉及从形式到内容、从语音到语义、从达意到传情、从语言到文化的多层次、多方位的语际转换,其目的就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而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翻译的本质、译文的效果评价及质量以及译者使用的翻译策略、译者的翻译活动及其翻译观是翻译研究关注的重点,译者的主观的行为和主观的角色即主体性表现一直被忽视。自从上世纪70年代西方翻译研究出现重大转变,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和道路,才使研究的重心达到更宽的范围,随之使译者角色的研究得到很大发展,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在各种文化语篇中都有所涉及。

翻译包含对原作(对原作语义结构进行语言解码)解读形成概念的理解阶段、用译入语中对应的语义结构一个个转换源语概念的转换阶段,和通过语言编码使语义结构外表化的表达阶段等三个阶段。这从三个阶段可以看出,译者一则受着源语的客观制约,一则也可以因自己对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译著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既然翻译活动涉及两种或多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影响和制约于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等因素,也就为为译者发挥其主体性提供了空间。

源语的客观制约体现在原文词义和句义的“预先限定”和原文章句组织和情态体势的“预先限定”,这就使译者不能任由自己的思绪天马行空夸大其词;同时,由于翻译并不是一种个人活动,而是一种社会交际形式,有一种显存和潜在的社会,其成果必须检验于社会的接受能力,即一定时期的文风时尚,社会的约定俗成机制以及基本读者群的知识判断力与审美标准。这种“预先限定”也是客观制约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翻译的过程从本质上讲更是是一个包含着比较、认知、推理和创新的过程,它不是一种机械的简单的劳动,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进行大量的辨别比较、分析推理,这一体现主体性的过程也就是检验译者双语能力、双文化能力的过程。这两种能力实质上就是一种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在具体的翻译活动中,译者可以在如下翻译形式上发挥主体性:

直译加注式。在译文中补上对目的语读者必须说明的有关文化背景知识,填补、修正缺省或相异的文化图式,让文化内涵信息得到完整的传递,就叫“直译加注”。吴泽琼在其《文化图式差异与翻译的变通》一文中,就引述了杨宪益夫妇直译《红楼梦》第五十八回“绿叶成荫子满枝”,这句唐杜牧《叹花》中比喻子女众多诗句的情形:“Green leaves make a shadow and the boughs are filled with fruit”,然后加了“Line from a poem by Tu Mu.”的注释。因为注释相对不受空间限制,这里的直译加注就起到了补充说明词语的深层文化蕴含或处理文化缺省比较密集的语篇的作用。

文内增词式。顾名思义,在翻译过程中加词使原文作者及其意向读者共享的文化图式变得明了的方式就叫“文内增词”。文内增词式的使用一般基于三种情形:一是为了语法上的需要,如“ The molecules of hydrogen get closer and closer with the pressure.”翻译成“随着压力增加,氢分子越来越近”,就增加了“增加”。如不增词而译成“随着压力,氢分子越来越接近”,就无法让人明确其意思。二是为了意义上的需要,如“ He doubtlessly expected hugs, tablefuls of food, tears, laughter, and conversation followed by more conversation, then hugs and more hugs all over again, without end.”翻译成“毫无疑问, 他以为会有热烈的拥抱,满桌的食物,激动的泪水,欢乐的笑声,一段接一段的谈话,一次又一次的拥抱,没完没了。”译文中增加了三个相应的形容词,形象地描绘出他想象中的欢乐场景,使意思更加明确, 表达更加生动。因此,英译汉有时有必要增加合适的动词、形容词或副词,达到译文意思明确的目的。三是为了修辞上的需要,如“Their host carved, poured, served, cut bread, talked, laughed, proposed healths.”翻译成“他们的主人,又是割啊,又是倒啊,又是上菜啊,又是切 面包啊,又是说啊,又是笑啊,又是敬酒啊,忙个不停。”为了使译文优美自如、活泼生动,这里就增加了七个关联副词。

删除式。由于语言文化亦源语和目的语文化图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就不可能达到翻译的绝对对等,完全再现原文的艺术风格。对一些影响理解的文化图式缺省和文化图式冲突的字词,通常就舍去字词的形象,直译其意。删除译法可直接道出原文字词的文化涵义,舍弃原文的形象和对文化图式缺省进行的填补,使译文简洁明了,顺畅自然。删除式有语法角度删除,如“A camel is much inferior to an elephant in strength.”译成“骆驼的力气远不如大象”,省略了不定冠词;“Dont put your hands in your pocket.”译成“别把手放在口袋里”,省译了两个物主代词。有意义或修辞角度上的删除删除,如“Instead of one old woman knocking me about and starving me everybody of all ages knocked me about and starved me.”译成“那时打我并且使我挨饿的不只是一个老太婆,而是老老少少各式各样的人”。 如加上“打我并且使我挨饿”,就显得累赘了。如“John did all the work and he did it well.”译成“约翰做了全部工作,而且干得不错”,省略了人称代词。

归化式。德国神学家、语文学家和哲学家Friedrich Schleiermacher(施莱尔马赫)提出“尽量不干扰读者,请作者向读者靠近。”这一著名的翻译学说后,美籍意大利解构主义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Venuti(韦努蒂)由此总结出了翻译的归化法,即以目的语的文化为依归,按照目的语的表达习惯来传译源语所特有的表达方式,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这一翻译方式通常有谨慎地选择适合于归化翻译的文本、有意识地采取一种自然流畅的目的语文体、把译文调整成目的语篇体裁、插入解释性资料、删去原文中的实观材料、调协译文和原文中的观念与特征等六个步骤,在特定的语境下,它采用民族中心主义态度,是外语文本符合译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语文化,可以较为忠实地传递原文的内涵意义,再现原文的语言和文体风格,保留原文的韵味。

音译式。很多地名、人名、食物名、品牌名以及科技术语,由于文化图式缺省,中英文都很难翻译,就变通采用音译法,即翻译成与其发音相同或相似的词。如:香港—Hang Fung、冰淇淋—ice cream、乌托邦—Utopia、维他命—vitamin、香槟酒—champagne、A超—A ultrsound、BP机—beeper……以及一些中文译为英文的例子,如豆腐——tofu,饺子—— jiaozi,唢呐——suona 等等。

另外还有转换和引申、同义习语借用式、意译式、还原式等等,都能够让译者体现翻译的主体性。

随着国内译界学者对译者翻译主体地位的看法渐趋一致,译者主体功能的发挥也越来越被看作成功译作的关键。而译者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其对文本的选择、翻译策略的抉择和对于源文本的解读及译本的构建上。

3 文本选择和翻译策略的抉择

3.1文本的选择

文本的选择是翻译活动的基础。作为一种表现主体性的活动,“翻译的过程就是得与失的量度,过与不足的平衡。译者必须凭借自己的学养、经验,在取舍中做出选择”(金圣华,2002)。面对浩如烟海的巨著,任何译文都是译者有目的地选择的结果。通常情况下,译者选择的文本的内容能够适应当时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能够为当时的读者所接受,进而达到译者的翻译目的。对文本的选择,译者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但同时又受到“意识形态”“历史内需”“文化语境”和“个人意识”等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译者本身的文化意识和喜好又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比如,生于清末的著名语言学家林语堂,他既有扎实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又有很高的英文造诣,他本人就带有浓郁的中国文人品性,和丰厚的生活哲学底蕴;而清末,又恰恰是一个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生活于其中的译者就会深受当时社会伦理给生活的影响。作为翻译活动本身隐在一种目的性,表现在翻译文本的选择上,译者自然要考虑选择怎样的文本才能达到实现自身政治和经济价值的目标。这就不难理解,林语堂之所以选择《浮生六记》来翻译,就是因为文中所描述的中国文人的品性和生活哲学与他本人的生活态度与性格极为相似。

也就是说,只有选择符合自身的图式的原文,译者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向读者呈现出更优异的译文作品。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王佐良就曾表达这样的观点:译者应该选择风格相近的原文翻译,毫无选择的翻译只会误事(引自辜涛,2010)。

3.2翻译策略的抉择

翻译策略可分为源语中心翻译策略和译语中心翻译策略两种。前者强调源语,后者突出译语。造成翻译策略差异的原因有翻译发起人的翻译指令、源语文本类型、源语译语写作范式一致性等。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翻译发起人翻译指令。翻译发起人是翻译赞助人甚至投资人,了解译文交际环境和用途,向译者发出翻译指令,以满足译文读者期望和社会要求,实现自身利益。翻译策略是构成翻译环境的六种因素相互作用的折衷结果。

不同的文本,功能不同,目的不同,因此,所需的翻译策略也不尽相同。对于文本的认识和选择,取决于译者本身的知识图式。相对于原文本而言,译者是读者,对于译本而言,译者可谓“作者”。作为读者,译者只有在脑海里有足够的相关知识图式,才能完全的读懂源文本。作为“作者”,译者要清楚地理解目的语读者的相关知识图式,从而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激活读者的图式,达到翻译的目的。

译者本身的翻译目的也决定了翻译策略的抉择。在《浮生六记》中,许多地方林语堂选择了归化的翻译策略,目的是向国外推广和宣传中国文化。

例1: 妾见市中卖馄饨者,其担锅,灶无不备,盍雇之而往?

I have seen wonton sellers in the streets who carry along a stove and a pan and everything we need. We could just ask one of these fellows to go along with us.

例2: 故上下呼芸为“三娘”,后忽呼为“三太太”。

Hence, they used to call Yun “san niang” at home, but this was later suddenly changed into “san taitai”.

馄饨是中国特有的食物,“三娘”, “三太太”, 也是中国古代对于已婚年轻女士的特有称呼。在这里林语堂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保留了汉语的特色,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不仅表现在对原文的把握和理解之上,还源于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因此,译者的主体性表现的优良与否取决于自身的知识图式。这也就告诉我们,要做一个优秀的译者,应该不断的充实和优化自身的图式,才能在跨文化的活动中起到良好的架构作用。

参考文献:

[1]Andre Lefevere. 2004.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2011(11)

[2]Fame[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0(1)

[3]查明建, 田雨.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 [J]. 中国翻译.1999(12)

[4]许均. 试论译作与原作的关西 [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9)

[5]辜涛.从文本选择看译者介入[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0(12)

[6]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8)

[7]杨武能.再谈文学翻译主体[J].中国翻译.1988(12)

[8]查建明、田雨.论译者主体性. [J].中国翻译[Z].2004(12)

(该文为贵州民族大学2010校级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猜你喜欢

翻译策略主体性图式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独辟蹊径,语文课堂要凸显学生“主体性”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