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官兵和谐心理的培育
2013-04-29项菲张智艳
项菲 张智艳
摘 要:心理和谐是人自身和谐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军营和谐的前提,运用心理学原理,从建立和谐军营的构思出发,通过对当前基层官兵不和谐心理的若干表现的分析研究,探索促进官兵心理和谐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实现和保持基层官兵心理和谐,为提高基层官兵工作和生活质量,构建和谐军营的良好氛围,提高部队战斗力“增血供氧”。
关键词:基层官兵;和谐;心理;培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387-0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析和荣誉”。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一目标,表明党和政府在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更加关注民众内心的感受,重视人民心理和谐。基层官兵作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和谐军营的创建者,如何在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期所带来的各种变化中,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大潮中,始终保持一种和谐健康的理念和心态,自觉培育和锻造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自我心理管理和心理调节,培养积极的情绪情感、进取向上心态和理性负责的行为,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发生,达到自我心理和谐,进而促进部队的全面和谐,是当前基层教育和管理过程中值得深思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基层官兵培育和谐心理的重要意义
基层官兵和谐心理的培育是提高官兵心理素质的基本目标,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对官兵个人的全面发展和部队的全面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一)培育官兵和谐心理是部队和谐发展的持久性需要
和谐心理是基于当前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对人本身提出的实际要求。通过目前的社会存在的矛盾可以预见今后的社会仍然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会竞争,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价值观念的冲突,利益关系的调整等等,这些因素仍然会对军人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使得军人的心理活动更为复杂,心理矛盾和冲突更加剧烈,进而引发一些传统甚至非传统的心理问题,给部队建设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官兵和谐心理的培育,及时调试和化解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心理不和谐现象,是部队当前以及今后发展的一项持久性工作。
(二)培育官兵和谐心理是提高官兵个人素质的有效途径
培育官兵和谐心理有助于提高官兵素质,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和谐心理能有效引导人际交往,是官兵立身做人、成长进步的必要基础。培育官兵和谐心理可以帮助官兵正确认识自身人格的优点和弱点,引导官兵养成自尊、理智、平和的优良品质,自觉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二是和谐心理能有效激励个体发展,为促进部队战斗力提升发挥作用。培育官兵和谐心理有助于提高官兵的生理和心理适应能力,保证其生理潜能和心理潜能在作战中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减少心理因素造成的非战斗减员。
(三)培育官兵的和谐心理是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必然要求
军人过硬的心理素质历来是战斗力构成的重要因素。我军官兵如何在军事训练中培养和提高心理素质,在军事斗争准备中强化敢打必胜的信心和处变不惊的心态,充分发挥心理能量,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心理防线,有效抵御战时心理疾患等,是维护祖国主权和统一,履行神圣使命的重要课题,也是培养官兵和谐心理的应有之义。因此,培养官兵和谐心理,不仅是平时部队建设的需要,更是搞好军事训练、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必然要求。
二、基层官兵心理不和谐的表现及原因
基层官兵不和谐的心理现象主要表现在学习训练、执行任务和日常生活中,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焦虑、急躁等不和谐心理
当前部队基层官兵大多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且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思想较为活跃,自我意识较强,情绪不稳定,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面对封闭的军营和开放的社会、艰苦的环境和繁荣的景象、枯燥的岗位和喧嚣的城市、自我期望和部队现实等差距,而且经常处于执勤战备状态,思想高度紧张,不能得到有效放松,久而久之,容易产生焦虑、急躁的心理,内心会感到抑郁,易烦躁愤怒。
(二)得失不平衡的不和谐心理
基层官兵大都有较强的上进心,渴望进步,希望在事业上做出一番成就。然而在部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并非所有人都能顺利地实现内心的抱负。部分官兵在经过不懈努力后,却与追求的目标擦肩而过,看到身边的同志取得了自己想取得的成绩,而自己仍停步不前,于是感到心理不平衡,而产生失落、沮丧、苦闷等消极情绪,用别人的成功来打击自己的失败,逐渐消磨自己的意志,产生自我放纵、自卑的心理,出现得过且过的心态,甚至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举动。
(三)适应力不合拍的不和谐心理
我军建设已经进入了机械化向信息化跨越的新世纪新阶段,部队的作战理论、训练方式、编制体制、干部结构、装备技术、后勤保障等诸多方面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顺应了世界范围内的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的趋势。军事变革对部队官兵能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部分官兵感到自己的能力素质不合拍,出现了适应障碍,产生了紧张、迷茫、困惑、疲惫等心理,提高部队官兵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成为能否顺利完成这场变革的关键之一。
此外,人际交往不善、管理漏洞、婚姻家庭、复员转业不适等其他因素也是导致基层官兵出现心理不和谐现象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三、培育基层官兵和谐心理的途径和方法
培养基层官兵和谐健康的心理状态,形成积极的情绪情感、进取向上的心态和理性的负责行为,减少不良心理的发生,笔者认为主要可以采取以下一些途径和方法。
(一)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
要把心理知识作为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文化学习和各类培训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官兵系统了解心理科学的基本知识,增强他们自觉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基层的心理教育仍需坚持课堂、经常性教育引导,鼓励官兵通过自我教育、案例分析教育和电话网络教育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使其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防止心理问题转变成心理疾病。
心理咨询师、心理疏导员和心理骨干要紧贴部队任务转换、重大政策制度出台、官兵面临进退去留等时机,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心理知识讲座。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官兵获得自我调节、自我减压、自我和谐的工具,更好地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达到自我和谐,从而促进部队的全面和谐。
(二)培育官兵和谐的思维方式
培育基层官兵和谐的思维方式是培育和谐心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具有工作持久,形式多样的特点,较之解决官兵心理问题更为艰巨。要达到这个目标,要求带兵人必须加强学习,勤于实践,刻苦锻炼,从责任意识、知识结构、心理素质、道德情操等方面加强锻炼与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基层一线带兵人要通过各种方式,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积极引导官兵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以宽广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用理性合法、恰当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尤其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树立合理竞争、共同进步的理念,提倡包容和协作精神,形成诚信友爱的行为准则,营造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相互体谅、相互帮助的军营氛围。
(三)培养官兵理性积极的心态
基层官兵应当努力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锻造良好的军人心理素质。自尊自信就是正确认识自己、相信自己、战胜自己,这是培养良好心态、保持心理和谐的关键所在。理性平和就是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工作、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言语、行为反应和思维方式不偏激,对外反应恰如其分,情感情绪波动在可控范围。即便一时做出了过头的事,也能够及时反省,并尽快弥补由此带来的过失。积极向上就是心怀正义、诚信交往、报效祖国,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奋发进取,不苛求于环境和现实,不抱怨社会和他人的不公,不为艰险而畏缩,不为挫折而气馁,不为得志而狂傲,不为胜利而固步,不为名利争高下。在基层工作中要大力教育官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金钱、名誉和地位。加大战斗精神教育和心理磨炼的力度,针对青年官兵缺乏艰苦生活和恶劣环境的磨炼情况,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战斗精神教育,强化官兵敢打必胜的信念,增强官兵的体力、耐力和信心,不断锤炼官兵机智果敢、处变不惊、临危不惧的心理品质。
(四)营造和谐环境,建设和谐的军营文化
和谐的人际环境、生活环境和军营文化在陶冶人的情操、完善人的品格、塑造理想人格方面具有积极作用。首先,要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建设和谐的人际环境,最根本的是发扬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最直接的手段是同志之间的相互沟通,形成官兵互帮互助、互敬互爱、互谅互让的融洽关系。心理学认为,沟通不仅可以了解人的内心需要、现实压力、冲突类型及原因、人的态度等,还可以缓解压力、减少冲突、释放情绪。心理沟通的前提是互相平等、信任,而部队纪律严明,容易造成人和人之间失去平等,给沟通造成困难。所以要建立健全部队内部沟通机制,使沟通时机、沟通渠道、纪律要求、沟通反馈制度化,使官兵的民主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从而营造人际关系和谐、沟通效果良好的双赢局面。其次,要营造有利于官兵心理和谐的营院环境。一个优美舒心的生活环境能够陶冶官兵的情操,本身就具有开阔胸襟的功能。所以,我们要重视营区建设,美化营院环境,创建绿色军营、文化军营、卫生军营,为官兵和谐心理的培育提供祥和安定的环境;要完善军营文化设施,丰富文化生活,使军营充满生机,多姿多彩。再次,要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培养高尚的情操。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例如举办DV作品比赛、鼓励官兵参与新闻报道和投稿、举行节日晚会等,增强团队凝聚力与官兵归属感,提高官兵的文化追求,陶冶官兵性情。要把先进的思想、理论和知识融会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创造与时俱进的军营文化。要广泛开展各种学习成才活动,满足官兵强烈的成才欲望,为官兵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心理和谐: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J].西南大学学报,2012,(5).
[2]胡秀英.和谐社会构建下的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和谐教育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