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声胜有声

2013-04-29王扬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3年7期
关键词:沉默反抗批判

摘 要:《小丑之见》是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因里希·伯尔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沉默”主题的运用在这部作品中有着与他以往作品迥然不同的作用。对主人公、小丑演员汉斯·施尼尔来说,“沉默”不仅是作为“局外人”的他逃避社会、自我保护的方式手段,更是他批判社会、向社会宣战的“武器”。有“民族的良心”之称的伯尔借小丑之“见解”,也表达了自己对德国“经济奇迹”时期种种社会问题的揭露和批判。

关键词:主题 沉默 小丑 反抗 批判

一、绪论

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当代著名作家君特·格拉斯(Günter Grass)认为“历史的灾难造成了文学方面的影响与反思”[1](P144),所以重大历史事件也自然反映在德国战后的文学作品中,这一原则在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因里希·伯尔(Heinrich B?ll)的作品中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他的作品无一不是“民族的良心”[2](P199)伯尔观察德国社会、关注小人物的人道主义书写。

在德国战后文学作品中,“沉默”主题的运用,无疑是耐人寻味的。自沃尔夫冈·博谢尔特(Wolfgang Borchert)1947年创作的广播剧《大门之外》首次出现“沉默”主题后,在其他作家的战后作品中也不乏对其的应用。然而,像伯尔一样灵活运用“沉默”的多面性,并借此题材大量刻画其作品主题的作家并不多见。伯尔“沉默”主题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表现德国社会的小人物在战后剥削与冷漠的环境下,无所适从的精神状态和贫困苦难的生活境况,《一声不吭》便是他为小人物代言的例证;另一方面是以“沉默”作为一种消极反抗的方式手段,以此表达人物对社会的不满,《小丑之见》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与伯尔战后初期作品中的人物多是沉默寡言、逆来顺受不同,奠定伯尔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作品之一《小丑之见》[3]中的主人公小丑作为一个社会的“局外人”,以激烈的言行举止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反抗,甚至连“沉默”也成为了他的武器。本文将着力于论述这部小说中“沉默”的多面性。

二、《小丑之见》及其沉默主题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事,主人公汉斯·施尼尔是一位喜剧演员,也就是小丑。全文被小丑不连贯的、非时间顺序的回忆划分为两个层面:回忆层面和现实层面。通过小丑意识流般的回忆,我们知道了他二十七年来的生活经历:他出身于莱茵河地区褐煤大亨的富裕家庭,却因不愉快的童年经历及家人的冷漠与吝啬而辍学离家,选择了他热爱的表演事业作为谋生手段。他的女友玛丽·德尔孔,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与他同居五年之后,终因社会和教会的双重压力不辞而别,投入红衣主教齐普纳的怀抱。失去玛丽的小丑,无论在精神上还是肉体上,都陷入了低谷,而现实层面便是由此开始的。1962年春天的一个晚上,玛丽离开之后,小丑在一次演出中摔伤了膝盖,穷困潦倒地回到波恩的住所中开始给周围的人打电话,除了想探寻玛丽的下落之外,他也想打电话借钱,以解决经济危机。然而,冷漠的环境并没有给他任何援助,小说最后,他只有拎着吉他到火车站行乞。

由于小丑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与道德原则,不愿与当时的社会同流合污,与家庭、社会环境都刻意保持着疏离的状态,处境犹如“局外人”。正如葛兹(G?tze)所说,“小丑因抗议而落入贫困,也因抗议而走入孤寂”[4](P28)。的确,在现实层面小丑与周边环境几乎没有正面交锋,除了父亲的来访之外,他与外界的交流主要通过电话,电话不仅推动着小说情节的发展,也使小丑散乱的、非时间顺序的回忆得以串联。

(一)“沉默”作为武器

“沉默”这一主题主要出现在电话交谈(Telefongespr?ch)的情境中,而电话交谈的情境与主人公小丑的自述、回忆共同推动了小说情节的架构和发展。小丑在演出时摔伤了膝盖,当他回到波恩的住处时,几乎身无分文、孤立无援的他通过电话向外界“宣战”,这也是他别无选择的做法。正如他所言,这是他仅剩的“唯一的武器”(die einzige Waffe)[5](P21)。由于女友玛丽离开他回到教会控制的社会里,所以他决定用电话向他们探问玛丽的下落。他准备在不受欢迎的时间里,向那些诱使玛丽离开的人们宣战。电话可以让小丑在他们措不及防时一句入侵,甚至可以“征服”他们。正如康普登(Compton)所说:“这名讽刺性的主角小丑滥用电话作为武器,目的是要对造成他内心伤口的人进行反击。他希望用电话将他们的嘴封住”[6](P97)。

然而,在小丑以电话挑起战火的同时,也需要“沉默”作为他的武器,这充分反映出他与周围人关系不良的情形。而小丑经常在未说道别语之前就先挂上对方的电话,也是他在电话里以沉默表达抗议的一种方式。小丑演出受伤准备回到波恩之前,接到节目主办人科斯特的来电,“沉默”主题在此有着鲜明的呈现空间。小丑叙述科斯特与他对话时的情形:科斯特本来说要付给价值二百马克的小丑一百马克,但是小丑缄默着;于是科斯特又用咄咄逼人的口气说,他的良心不允许他付一百马克给一个表演只值二十马克的小丑,而小丑还是没有打破他的沉默。小丑以“沉默”对付科斯特是别有意图的。正如小丑独白中所言:“沉默是一项很好的武器。”[7](P12)所以,小丑对科斯特的无理完全不答腔,也是看穿了科斯特要故意激怒他的计谋,但小丑却不中计。对经济困窘的小丑而言,科斯特此时的恶意剥削,令他的处境更加雪上加霜。因为失去玛丽的小丑,已成了行尸走肉,生活与事业都陷入了低谷。而小丑在演出中又摔伤了膝盖,在他不得不中断表演准备回波恩时,却仍遭逢科斯特刻意的剥削与挑衅。一开始小丑以沉默应对时,科斯特对他刻薄与吝啬的态度,并没有因为他故意不答腔而束手无策,反而更加得寸进尺。直到小丑提及自己的膝盖受了伤,科斯特才发现他身为“教徒的良心”[8](P12),并改以温和的语气,对小丑表示同情。然而小丑却不领情,他在赶紧挂上电话后,更立刻将话筒拿起,以防科斯特再打电话来。由此可见,小丑正是以沉默来对付语言投机者。

由于小丑无法信任他人见风使舵的态度与言辞,他只有选择沉默,从而切断所有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逃到个人“沉默”的世界里。所以,沉默不但是小丑的武器,也是他的一种“无助而消极的反抗”[9](P27)。虽然当小丑以沉默回应时,反而容易招致对方继续以语言变本加厉的攻击,并使出语言暴力,而小丑的“沉默”态度却可以使对方的攻击在一直得不到回应的状况下熄火,使小丑能避免一再被环境的荆棘利刃所伤。罗夫·穆勒(Rolf Müller)曾对小丑的“沉默”提出看法:“争论通常是由一来一往的言论而展开,他以拒绝语言的方式作为他表达论点的方式,是由于别人无法对空无一物的东西进行反驳的缘故。由于他坚定地沉默,证实了具有威力的话语其实也有无力的时候”[10](P28)。由此可见,小丑认为自己运用“沉默”可以抵挡语言的原因,正是因为他可以让他的对手因为无法争论下去而罢休。

小丑除了以沉默对付科斯特之外,他在波恩的住处向他的“敌人”挑起战端时,也经常运用沉默。因为一旦他的对象发动炮火回击,小丑就可以立刻挂上电话,逃回自己的世界。在小说第九章与联谊会长金克尔的电话交谈,以及第十三章小丑接到教长佐默维尔特来电的场景,可以看出他们不理解小丑失去玛丽的痛苦及寻找玛丽下落的热切,于是小丑提早挂了电话,回到自己的沉默中,也是无奈之举。如罗夫·穆勒所说,口头上的沟通需要“在共同经验基础的某种一致上方能达成”[11](P27)。然而,小丑所面对的是与他的道德观格格不入的世界,即使他用同样的语言与他人沟通,也无法得到真正的交流。在此情况下,“沉默”成为他无可奈何中维护尊严的最后选择,是他“最后的庇护所”[12](P27)。

(二)沉默所批判的社会

小丑以拒绝语言的方式抨击社会时,也突显出“经济奇迹”时期[13]社会中所存在的投机问题。小丑身处教会控制的“迷宫”之中,教会的言行不一、投机分子的伪善、教会成员的冷漠,都令小丑反感不已。当玛丽第一次介绍天主教徒给他认识时,他们所讨论的主题“当今社会的贫穷问题”[14](P18)令小丑感到荒谬。因为除了小丑是真的贫穷之外,“那些参与聚会的人,没有一个不是月入至少一千五百马克以上的,他们自己都很难为情,以至于后来变得愤世嫉俗和势力……”[15](P18)。由此可见,当时社会所充斥的言论,都不为小丑所信赖。

事实上,由于投机之风盛行,名不副实的情形不仅在言论上可见,更是社会中的常见现象。小丑周围的投机现象比比皆是,甚至于他的母亲和朋友都是令他唾弃的机会主义者。他的母亲施尼尔女士在战前是狂热的纳粹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她总是宣称要“将犹太美国佬从我们神圣的德意志土地上赶出去”[16](P24),为此,她把自己唯一的女儿,小丑唯一的姐姐亨利黛送上了前线。不幸的是,在战争结束前不久,亨利黛在炮火中牺牲,这件事让小丑终生不能原谅他的母亲。然而,纵使施尼尔女士有如此言行,战后却摇身一变当上了“种族歧视与调解委员会主席”[17](P30),还恬不知耻地给美国青少年做报告。这使得小丑与他母亲的关系愈加疏远。

此外,小丑小时候的玩伴,发明“犹太美国佬”一词的“希特勒青年团首领”卡利克在战前曾散布纳粹思想,甚至因为小丑说了从电视里学会的“纳粹猪”一词而兴师动众地对其进行审判[18](P25)。战后,他却“因在青年时对民主思想的传播有贡献”而得到了“联邦十字勋章”,这令小丑觉得“十分可笑”[19](P202)。后来小丑和玛丽去卡利克家做客,卡利克请求小丑原谅他。小丑本想原谅他,但是童年时的片段又侵入他脑中,而且卡利克的眼神“从过去至今都未曾改变过”[20](P206),于是小丑带着玛丽愤然离去。

小丑自白说“我是一名小丑,专门收集瞬间”[21](P268)。小丑的特性使他对瞬间发生的事情,即事物的细节格外敏感和注意。因为,作为小丑演员,他不但观察细节,还要收集这些细节,表演这些细节。伯尔在采访中也说过:“若只看整体事件的表象,往往不知其中藏有许多的虚伪、不实,而真正在生活中发生、而非耳闻的零星片段,才是实情存在的地方”[22](P19)。所以,在“细节经常与整体的表象相矛盾”的情况下,小丑宁可从每一个独立的生活片段中了解真相。对小丑而言,此方式可以避免投机分子的行径瞒天过海,这也使小丑不会轻易被浮夸的语言表象所蒙蔽。小丑以“沉默”拒绝“经济奇迹”时期投机社会的举动,正是他能够立刻与环境疏离的做法。他要抨击的,不仅是卡利克等机会主义者的投机行为,更是当时社会的无意悔改。

三、结语

贫困交加、伤痕累累的“局外人”小丑,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与道德原则,与周围的环境相疏离,以“沉默”为武器,一方面能庇护自己不受伤害,另一方面向环境发出了消极的抵抗,对当时的社会、教会、党派都进行了抨击与批判。小丑选择以“沉默”作为武器的同时,也说明了他的无奈与无助,这也是当时德国社会小人物的处境。而对伯尔来说,“书写意味着他参与自己时代所发生的事情”[23](P8),所以伯尔通过小丑的“我之见”,表达的是对“经济奇迹”时期社会的种种阴暗面的不满甚至批判,其目的在于引发读者对德国战后这段特定历史时期和现实的反思。

注释:

[1]格拉斯·君特著,胡其鼎译:《铁皮鼓》,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

[2]Fischer·Ernst:Engagement und Gewissen,K?ln: Kiepenheuer & Witsch,1968年版。

[3]另一部作品是《女士及众生相》,也译为《莱尼和朋友们》。

[4][12]G?tze·Karl-Heinz:Heinrich B?ll:“Ansichten eines Clowns”,München:Fink,1990年版。

[5][7][8][14][15][16][17][18][19][20][21]海因里希·伯尔著,高年生等译:《小丑之见》,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6]Compton·Irene B:Kritik des Kritikers:B?lls Ansichten eines Clowns,Berlin:Peter Lang,1998年版。

[9][10][11]Müller·Rolf:Clowneske Wirklichkeit:Eine Untersuchung der clownesken Elemente in Heinrich B?lls Roman“Ansichten eines Clowns,Hollfeld:B?hler Verlag,1973年版。

[13]自战后到六十年代末的时期,也被成为“重建时期”或“阿登纳时代”(阿登纳执政期间经济繁荣,几乎回到了德国战前时的水平)。

[22]Reich-Ranicki·Marcel:In Sachen B?ll:Ansichten und Einsichten,München: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1973年版。

[23]Reid·J.H.:Heinrich B?ll:ein Zeuge seiner Zeit,München: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1991年版。

参考文献:

[1]Balzer·Bernd.Das literarische Werk Heinrich B?lls[M].München: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1997.

[2]G?tze·Karl-Heinz.Heinrich B?ll:“Ansichten eines Clowns”[M].München:Fink,1990.

[3]Müller·Rolf.Clowneske Wirklichkeit:Eine Untersuchung der clownesken Elemente in Heinrich B?lls Roman“Ansichten eines Clowns[M].Hollfeld:B?hler Verlag,1973.

[4]Reich-Ranicki,Marcel.In Sachen B?ll:Ansichten und Einsichten[C].München: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1973.

[5]海因里希·伯尔著,高年生等译.小丑之见[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6]B?ll·Viktor著,袁志英等译.伯尔文论[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王扬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73165)

猜你喜欢

沉默反抗批判
浅析《孔雀东南飞》悲剧之因
语文课堂应拒绝“沉默”
如何走出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的困境
用“批判”的思维解读语篇的光辉
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价值探讨
19世纪现实主义美术
在批判中寻求解放
不沉默才是金
压抑与反抗
精神与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