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
2013-04-29姜葆华
姜葆华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对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心,也为教师的个人发展和不断进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作者从长期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经历中摸索总结出对高中化学不同的课堂类型应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以达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组织形式
一、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
和谐的师生关系,即教育的主客体之间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彼此信任、融洽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教育,和谐教育更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教育特点是平等、民主,活跃和朝气蓬勃的。“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尊敬、信赖并且喜爱教师,在这个前提下,教师才可以去自主选择合适的、有效的课堂模式。
二、教师渊博且不断更新的知识储备,是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支柱
在以前我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師应有一桶水。”这种说法在社会发展速度较慢的年代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当代发展极为迅速的社会,一桶长期不更新、不流动的水,会变成死水,教师要给学生一瓶水,自己就要成为一条长流不息且清澈的一眼泉水。
从教师传承文明、教书育人的使命和承担的社会角色来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高。教师应该是人类终身学习的楷模和示范,教师的终身学习尤为重要。高频率、快节奏的时代脚步,带来的是教育内容面临的问题,很多新鲜的事物会栉次鳞比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课堂里和讲台上。新知识、新理论、新现象、新问题使我们应接不暇。一朝受教,终身受益的时代已经不存在了。学习就和吃饭一样重要,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这个变化频繁的时代。
三、教师充分的课前准备,是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基础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是教师力求取得最佳课堂效果的先决条件,是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点子库,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备课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因材施教,注重差异,体现教师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备课时要选择合适的教法和学法,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站在学生的角度多思考如何与学生沟通交流,充分考虑学生主动性学习,师生成为学习的共同体。
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真正主人
教师永远不要喧宾夺主,要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学习和吃饭、走路一样,必须亲力亲为是任何人也替代不了的。教师要相信学生是很有能力的,他们的潜能蓄势待发,却又深藏不露,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它就会喷薄而出。
下面本人针对高中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几种化学课型的特点阐述一下如何有效的组织高中的化学课堂。
1.新授课的有效组织
新授课的教学采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中重教师 “教”、轻学生“学”的做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案”是“以学定教”教学形式最重要的操作材料,学生就是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预习的成果和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去听课;教师则根据学生在学案预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组织课堂教学,带领学生解决疑问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三维的教学目标。
“导学学案”的设计,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做到按学科知识结构,认真研究学生的共同特点、个体差异,综合考虑全体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基础上,分层次确定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要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满足学困生的成功体验,也要激发优生的求知欲望,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课堂上,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使学生真正做到了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演讲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更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而这一切都是人才必备的要素。
2.实验课的有效组织
实验是化学的学科基础,作为教师不仅要会演示实验,组织学生实验,更要会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实验。
例如,在学习氨气的喷泉实验后,可以引导学生依据喷泉实验的原理自行设计合理的喷泉实验装置并通过亲自实验进行验证。这样操作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尝试到成功的喜悦,更激发了它们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培养了学习的信息。
3.复习课的有效组织
复习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总结每一个知识点,并且为每一个知识点配针对性练习,然后评选出最优秀的导学案进行展出。这样操作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并增强了成就感,认识到自我存在的人生价值。
4.讲评课的有效组织
可以采用难题展示点评,中等难度的题目讨论的模式。经过几年的认真实践和不断的修改完善,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学无定法,但每一位学子对知识的渴望之情是相同的;教无定法,但每一个教师盼望学生的成才之心是相通的。让我们教师联起手来,共同探讨研究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从而提高我们课堂的有效性,为学生也为我们自己打造出精彩的人生。
参考文献:
[1]步德胜.西南大学政法学院.《浅析“和谐师生关系”的功能》
[2]李凯波.《先学后教、以学定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