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趣+有效=童心课堂

2013-04-29季小真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3年7期
关键词:有趣低段语文

季小真

【摘 要】生命教育理论、人本学习理论决定着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以儿童文化为基石,要善于发掘充满“童心”的教学内容,使用充满“童趣”的教学策略,以学生好学为基本价值取向,引领学生走进绚丽的母语殿堂。笔者以教学课例为载体,就“多一些童心視角,多一些情境创设,多一些激励评价,多一些趣味游戏”四方面对低段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实践探索,力求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效,努力构建“童心飞扬”的语文课堂,打造“童心如花”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低段;语文;有效;有趣;童心课堂

21世纪是一个关注儿童的世纪,这种关注尤其体现在对儿童成长过程的重要性被重新认识、并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首先,今天的儿童比之于过去,有浓厚的参与意识,他们热爱自由的学习生活。今天的儿童,知识比之于过去时代的儿童,要丰富得多、现代得多。其次,从年龄特点看,低年级学生因年龄尚小,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感兴趣的全神贯注,不感兴趣的则心不在焉。从心理特点看,他们渴望学习知识,但感觉与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很明显,极易被感兴趣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不少教师没有从儿童的需要、兴趣来组织学习内容,不太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常常以自己贯有的思维,以自己的需求代替儿童的需求,最终以牺牲儿童为代价实现自己的预定教学目标,使得教育过程存在“成人化”的现象。介于以上因素,我们需要对传统的语文课堂重新进行审视、认识,对课堂进行全面的革新,从儿童的视角挖掘、架构一种在儿童文化视野下的“新课堂”,打造一种能唤起儿童天性,回归儿童本性的“童心课堂”。

何谓童心课堂?童心课堂就是尊重儿童的天真、纯朴、活泼的生命自然状态,依归童心,创造一个充满爱,富有童趣、自由、和谐的教育情境,把属于儿童的生活、童年幸福还给儿童的课堂,使儿童的身心在属于他们的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释放、张扬。

笔者以低段的教学课例为载体,就“多一些童心视角,多一些情境创设,多一些激励评价,多一些趣味游戏”四方面对低段语文构建“童心飞扬”的语文课堂进行了实践探索,力求把语文课上得“好玩”而“有效”。

一、多一些童心视角

卢梭在《爱弥儿》一文中才曾说过:“儿童是有他特有的想法、看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想法、看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想法、看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

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与我们有着巨大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实际解读与我们的推想相差十万八千里。因此,作为学生学习引领者的教师,为了让每个学生从教材中最大限度地吸取营养,就非常有必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如果让孩子们来读这个文本 ,哪些地方是他们自己可以读懂的?估计他们会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他们会误读吗?……

“用学生的身份去解读教学内容”,在这种意识指引下,我们会从学生的角度解读文本,决定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会从学生的角度想想怎样学才会兴趣盎然,从而思考教学设计;会从学生的角度思索怎样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与引导,让每一个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会从学生的角度去细细地揣摩学生通过怎样自主的言语实践,潜心读懂文本,去体味作者的心境……只有我们把自己当作学生,用“童心”去探知学生的想法和情感,怀着“童心”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我们才能找到适合儿童学习的最有趣、最简便、最有效的“教”和“学”,这也应该成为我们上好课的第一步。

二、多一些情境创设

童心课堂是情境化的课堂。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因此,我们要从儿童生态的角度出发,利用符合低段学生特点的教学手段,以图、文、声、像并茂的形式,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把学生带进一个生动的、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中,激活童心。

1.巧用多媒体创情境

自从“多媒体”闯入语文课堂以来,语文课堂就变得五光十色、多姿多彩了。采用直观形象的现代化教学技术创设情境,适时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极易吸引学生的知觉好奇,激发其内在探求心理,激起学生的童心。

在学习第二册《识字1》时,我将春天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景色,通过一组图片,配上优美的音乐展现在小朋友的眼前。在潺潺的流水声中,在一张张美丽春景的欣赏中,孩子们仿佛置身于春天的美丽景色中。

这时,我让小朋友们用自己积累的或者书本上的词语来说说所看到的春天景色,孩子们的情绪马上就调动起来。

看着柳树发芽,桃花红了的图片,有孩子叫道:“柳绿花红”。

听着泉水“丁冬丁冬”的滴水声,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嚷着:“泉水丁冬”……

就这样,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学生的想象力被激活了,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课堂气氛顿时也活跃了起来。学生犹如身临其境,畅所欲言春天的美丽景色。

这样的教学实践,再次证实了赞可夫的名言:“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2.事先布局创情境

语文课堂是充满活力的课堂,许多让人回味的课,正是教师善于为学生搭建平台,唤醒了学生的体验,才使得课堂充满灵性,创意迭出。

在教学《菜园里》一课,我把各具特色的蔬菜搬到了课堂,在课堂里触手可及。学生通过看一看、闻一闻以及摸一摸,亲眼发现“豆角像一根绳子”、“包心菜就是卷心菜呀!”…… 在上完《菜园里》一课后,我还开展了语文活动课——“评选最受欢迎蔬菜”,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正因为我调动学生通过自己的各种感官去“触摸”、“品味”文本,不仅使学生有所知,更使学生有所感。有人曾经说过:“学生的眼睛不会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会他们学会看、听、感觉。”因此,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把学生带到了“菜园里”,这样的情境创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让我们的课堂产生了活力,充满了童趣。

3.走进生活创情境

课堂教学,是对课本所记录的生活和自身的生活经历进行阐释。学生要在学习中体会生活的苦与乐,感受生活的悲与喜,从中获得生活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的生活体验越丰富,他能感悟到的语文内涵也就越丰富。我们应当推开窗户,让语文课堂荡漾着生活的气息。在《影子》一课的教学中,我就尝到了这样教学的甜头。

《影子》描写的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但低年级的孩子对于生活现象的观察是无意识的,没有别人的提醒和引导,更多的时候是视而不见。于是,在学习课文之前,我就带着孩子们来到了操场玩一系列“影子”的活动——在“踩影子”游戏中,一群活泼的孩子在互相奔跑追逐着;在“谁的眼睛亮”观察影子的中比赛,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了不少秘密——“影子有时长有时短”,“影子总是跟着我”……

这样的语文学习是多么有趣呀!在这里,没有了老师讲解,没有了学生正襟危坐的沉闷,让生活的情景伴随着语文的学习。我们感受着孩子们张扬的个性和鲜活的思维,收获着孩子们多彩的想象和灵动的语言。

4.语言描述创情境

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并配上合适的音乐,创设出故事情境或者生活情境,可以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入文本。

如在《四个太阳》引导学生朗读“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一节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多美的果园啊。一轮金黄的太阳挂在了果园的上空,金灿灿的阳光洒在了累累的果实上,金色的落叶在微风中翩翩起舞。你能通过朗读把这幅美丽的情景展现在大家眼前吗?”然后,让学生伴随着优美的音乐齐读,很快,学生仿佛走进果实累累的秋天中,仿佛成了“那一片片落叶”,在飞舞着,在忙着邀请人们来品尝水果的香甜。

根据儿童文化理论,“儿童文化是整体性的,儿童对同一种事物,只要有可能,他总是会调动自己所有的感官去认识和体验。其中既有视觉的,又有听觉的,还有动觉的。对于儿童来说,各种感觉是一体的。”由此可见,情境的创设必须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儿童需求,能激发儿童学习积极性,唤起儿童天性的,这样才能使课堂回归于儿童的本性。

三、多一些激励评价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由此可见,如果能发挥好“评价”这一教学手段,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巧用肢体语

在课堂中,当学生的思维游离课堂学习之外时,教师就应给予适当的提醒。一开始,教师可以用目光告诉他上课要专心了。有的学生能察言观色,他能读懂教师目光中的含义,马上能自觉听课了。如果学生对老师的目光熟视无睹,或者根本没有接触到你的目光。这时老师就需要用肢体语言,敲敲他的桌子或者碰碰他的肩膀。除了对没有认真听讲的学生需要关注之外,正在认真听讲的学生也需要老师的关注。比如老师做一个赞许的动作(竖起大拇指、摸摸学生的小脑袋……),露出一个淡淡的微笑,给予一个肯定的眼神,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都是在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这在无形中就吸引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课堂效率也就高了。

在文本学习过程中,我常常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带领学生走入文本,悄然无息中影响和感染着孩子。

在《小壁虎借尾巴》中,当学到“小壁虎失去了尾巴”一段时,我便成了那只难过的小壁虎,耷拉着脑袋,皱着眉头,一副伤心的样子。

在学习《两只小狮子》一文,当谈到懒惰的狮子时,我夸张地、懒懒地靠在墙上,让孩子们明白了了什么是“懒洋洋”。

美国作家门肯说过:“儿童最好的老师是本质上富有童心的人。”在语文教学的征途上,我们都应做一个拥有童心的教师。因为只有教师融入学生的世界,用孩子的目光去解读文本,才能用智慧呼唤童心,真正以童心关照童心。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让自己富有童心,就要做一位童心未泯的教师。

童心未泯的教师,仿佛是一位出色的演员,在教态上,充分发挥眼神、表情、手势的作用,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引起孩子的共鸣,从而心领神会;童心未泯的教师,手舞足蹈、又“话”又“表”的帶领学生走入文本,悄然无息中影响和感染着孩子,使其迅速加入到愉悦而富有童趣的教学活动中来。教师的“童心未泯”就像阳光雨露,在无声中滋润着孩子的心田。

2.艺术来点评

如果说学生的童心是一种天真执着的纯净,那么教师的童心则是一种教育的智慧。课堂教学是情感经验的交流、合作和碰撞的过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着丰富情感和个性的人。低年级学生尤其是需要“哄”的,在教学时,教师的评价要做到两点:

(1)生动幽默。当个别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说:“奖他一个小鞭炮!”同学们边拍手边说:“砰——啪”。学生回答有创意时,老师说:“奖他一串小鞭炮!”同学们边拍三次手边说:“砰啪!砰啪!砰啪!”。当学生有进步时,老师说:“布谷鸟向你祝贺!”同学们也齐声说:“布谷!布谷!”这样的评价方式,形象生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课堂气氛活跃,可谓一举两得。

(2)恰如其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既不能吝啬自己的表扬,也不要一味为学生的回答唱赞歌。切忌对所有学生的朗读都是以“很好!”“棒极了!”“你真行!”这样的评价语言,学生听多了,缺少新鲜感。尤其是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应该围绕着教学内容恰到好处、不露痕迹的评价,可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如学习《四个太阳》 “金色的太阳送给秋天”一节中,我还常常用这样的“语言”来教学:

“生字宝宝你们都认识了,让我们跟着生字宝宝,去秋天的果园逛一逛吧。”“我从你的表情上都看出来了,你是多么喜欢金色的太阳呀!”

“转眼间,秋天来了。一片片落叶从树上飘下来,对我们说着:‘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小落叶们,让我们伴随着优美的旋律舞起来吧!“(配乐朗读)

“听了你的朗读,我已经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童心课堂,就要把浓浓的童趣和童真,充盈在教师所说的每句话中,流淌在每个教学环节中、每句教学评价中,课堂教学因此而变得童趣盎然,魅力难挡。

(3)童语“话”童趣。在课堂上,我还经常有意无意地用上这么一些话:“我能加入你们的行列吗?”“你读得真好,能教教我吗?”“我们来比赛,好不好?”“哇,你的朗读真动听,我仿佛都看到……”在我的课上,我就是“儿童”,就是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的“同学”。

游戏进行中,我也常常“输”给他们,却又装作不服气的样子:“谁来帮帮我?”当我“反败为胜”后,我会要求孩子们“来点掌声呀”。

有时我还也会向学生“撒娇”。有一次,我正在和学生们分角色朗读课文。 其中有一学生抢读了我的话。我就故意把嘴一撅,说:“你们抢读我的话了,不来了!”学生马上静了下来,有几个同学赶紧安慰我,“那重新来一次。”抢读的还不好意思地捂着嘴,偷偷笑了,我也笑了。

当一位老师用“童言”和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习,昭示的是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理念,师生在这样和谐的氛围中,彼此感受着心灵契合的愉悦,这样 的课堂教学会显得何等轻松!这不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童心课堂!

(4)合理“施”绿卡。值得一提的激励性作法是“绿卡制度”的实施。每一次去上语文课之前,我都要检查一下自己的口袋有没有装上“智多星卡”和“朗读精彩卡”。因为,孩子们都期待获得这两张激励卡。因为只要在课堂中得到有5张“精彩发言卡”或5张“智多星卡”,孩子们就可以获得一张语文绿卡。而一张语文绿卡,可以免做一次自己认为不必要的作业,或者免掉一次考试成绩家长签名,或换取一份礼物(橡皮、铅笔、语文课外读物),还可以换成单元测试的加分,由学生自己选择。

“绿卡”,因为能让孩子得到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而变得魅力四射!小小的一张“绿卡”,已经成为打造“童心课堂”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

四、多一些趣味游戲

打造“童心课堂”的核心是游戏精神。游戏精神是一种自由创造的精神,游戏追求的是一种过程的快乐,它成为儿童快乐的本质。它所关照的是儿童内心的自由、愉悦、释放、本真,追求的是让儿童像儿童那样在课堂中真实地生活。

在40分钟的课堂学习中,低段学生是很难做到自始至终专心听讲的。而游戏化的教学过程,让儿童在获得愉悦感的同时,又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老师隐性的学习任务,可谓是一举两得。

1.识字游戏例举

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便是识字教学。因此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不感到枯燥、乏味,教师可以创造许多的识字游戏,使学生玩得痛快,学得扎实。

(1)开火车。这个小游戏用于检查学生的生字掌握情况,师拿生字卡,学生读,一生一个字。游戏开始时师说:“谁的火车开起来?”;生齐说:“开起来”。 有时,还可以换一种说法,如“开飞机、开轮船、开火箭”“用眼睛开火车(老师看着谁,就由谁来读生字)”等等,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保持新鲜感。

(2)送卡片。学习生字时,把生字写在用各色卡纸剪成的花、水果等形状上(可根据学习内容来剪,如《四个太阳》中,就可以把卡片剪成太阳形状,如《两只鸟蛋》,就把卡片做成蛋形)当学生读正确,或者组的词语很精彩等等,老师就可以把“生字词语的卡片”做为奖品送给学生。

(3)编谜语或顺口溜。识字教学中可以根据生字的规律、意思适当地编一下顺口溜或谜语。“禾子季”“三人坐在太阳上”是“春”“十月十日”就是“朝”…… 这样的识字游戏,让学生能牢牢记住这些字。

(4)师生角色反串。在教学生字新词一环节时,先让学生自主准备,然后,请一位同学走上讲台当“小老师”带着大家学。而老师,则可以坐到“小老师”的位置上,这样的“师生反串”,激发孩子们的成就感与上进心。

(5)创意无极限。复习巩固生字新词环节,我们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出形形色色的游戏:如《两只鸟蛋》中,我们带领学生去“寻找彩蛋”(每读出一个生字,就能找到一个彩蛋);《小熊住山洞》中,复习词语成了“搭桥”游戏,(每读出一个词语,就出现一块石头,等所有的词语都能读出,桥就由一块块的石块搭建而成)……

枯燥的复习字词,在老师的创意中,常常成了学生喜欢的活动。这样的语文课堂,无疑注入了“童心”的元素。

2.阅读游戏例举

当然,语文课堂上还要学习字词句段篇的知识,体会作者的思想,内容繁多,相对来说也较枯燥。结合低段学生的特点,将教材内容置身于一个个游戏背景中,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学习,自我体验,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使课堂成为儿童真正的“乐园”。

(1)当一当——“小导游”。如学习《黄山奇石》一文,在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我让学生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当导游,让小导游挑选一个景点来介绍。从“小导游”们表达清晰、语言得当的介绍中,在孩子的一片欢笑声中,孩子们轻轻松松地增长了知识,体验了快乐,享受了语文学习的快乐。

(2)演一演——“角色”。例如在《数星星的孩子》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孩子们体会张衡善于观察、刻苦钻研的品质。当学习到这句话的时候: “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我问道:“同学们,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把“坐、靠、仰、指、数”几个表示动作的词在课件中变成了红色。

然后,我对学生说:“来,让我们来学学小张衡的样子,也来数一数星星,怎么样?”

学生一听,眼睛顿时一亮:“好呀!好呀。”

于是,孩子们纷纷靠在椅子背上,(或者靠着同桌)仰起头,指着“天空”开始数“星星”:1、2、3、4、5……

数到10,有的孩子开始觉得脖子有点酸了,看看我,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只好继续跟这同学们数:“11、12、13、……”

一直数到20,我才示意停止。“同学们,你有什么感受?”

“好累呀!”“脖子都酸了。”“眼睛都快看花了。”……

仅仅这么一“数”、一“玩”,孩子们通过切身的感受,既体会到了“坐、靠、仰、指、数”这几个动词的意思,又与张衡一对比,就很容易感受到张衡对星空的入迷。我想,这就是有效而有童趣的教学吧。

又如《四季》一文描写冬季的一个句子:“冬天到了,雪人大肚子一挺说:“我就是冬天。”一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我就让喜欢冬天的小朋友来做一做雪人大肚子一挺的样子,从形象上感知语言的生动性,体会雪人的顽皮与神气,再让小朋友站起来边做动作边读出雪人的顽皮与神气。孩子们各自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的体验,读得非常投入,非常有感情,课堂的效果妙趣横生。

(3)做一做——课中操。每节课的中间,我们都要设计“课中操”这个环节。

如《两只鸟蛋》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编了这样一则儿歌:

小鸟蛋,凉凉的,

拿在手上真好玩.

小鸟蛋,不见了,

鸟妈妈,真焦急!

飞到东,飞到西,

哎呀呀,我的宝贝哪去了?

轻松有趣的课中操,巧妙地结合了课文内容,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复习了本课所学内容,可谓一举两得。

(4)玩一玩——“ 训练点”。如《两只鸟蛋》中有一个语言训练点:

鸟蛋凉凉的——凉凉的鸟蛋

鸟蛋小小的——( )

小路长长的——( )

苹果圆圆的——( )

( )——( )

我把这个训练点通过包装,变成了有趣的“超级变变变”的游戏,让学生摇身一變,都成了魔术师,在兴致盎然的游戏中,孩子们扎扎实实地达成了语言训练的目标。就这样一个小小的游戏,学生们玩得有滋有味,玩得不亦乐乎,更在趣味中探索了语文王国的奥秘,在“润物细无声”中享受了语文的学习。

在童心课堂的实践过程中,在“当一当、演一演、动一动、玩一玩……”的诸多游戏中,“把游戏进行到底”这句话,我们都会产生更为深刻的解读。

五、成效与反思

笔者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力求把语文课上得“好玩”而有实效。事实表明,笔者所在班级的孩子普遍喜欢上语文课,在语文学科的竞赛中,成绩喜人;家长反响好,认为孩子的学业负担轻,而学习兴趣浓厚。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些七八岁的娃娃,他们用一种游戏的、童真的眼光看世界,他们最大的需要就是健康、快乐地成长,享受求知的幸福!因此,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做一名智慧的老师,要学会融入学生的世界,从孩子的心灵,用孩子的目光共同解读文本,用智慧呼唤童心,让童心在课堂中飞扬。

把语文课上得“好玩”一些,不是追求课堂表面的“热热闹闹”。真正的“好玩”,是在儿童学习语文的需求真正得到满足之时的一种愉悦感受,它是直抵心灵的,是对语文发自内心的痴迷和激赏,是沉浸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中流连忘返的一种沉醉状态。“好玩”,它是一种境界,需要我用一生来追求。

参考文献:

[1]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2]《现代教学》.上海教育杂志社

[3]《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

[4]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5]《让儿童成为儿童——杭州市学军小学基于儿童文化的个性化教育实践》

[6]《人民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有趣低段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的优化策略
巧用绘本——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新路径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神采飞扬的语法教学
预学——在中低段语文课堂绽放别样美丽
有趣的预习题组作业使课堂更高效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