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与探索
2013-04-29陈星
陈星
【摘 要】项目教学法以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为目标,着力探索学生全面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项目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关键能力,有利于提高教育效率,有利于深化课程改革,并在实施过程中把合作性原则、探索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贯彻始终。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项目教学法;课程改革;应用;探索
一、基于项目教学的理性思考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上,从学科出发,按“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践课”的三段式,从学科出发,按照“教学简化”理论而形成,最终导向知识体系。“学历与技能割裂”表现得非常明显,不少职校仍沿用“以课堂知识传授为主,技能实训为辅”的教育方式,其弊端有目共睹。可见传统教学法,在教学目标上更重视传授知识和技能,却忽视了知识的运用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形式上,以教为主,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学生只能被动的学习;在交流方式上,是单向的,虽也有师生的互动,但是表面的,也是被动的,而不是双向的、深入的,在参与程度上,学生听从教师的指导,是“要我学”,而不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做出选择,变为“我要学”。在教学特色上,只是挖掘学生的不足以补充授课的内容,而不是利用学生的优点开展活动。可见中职教育的教学方法,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越来越不能满足受教育者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二、基于项目教学的应用探索
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但是一直以来,由于学校实践教学条件无法与工厂相比,加上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做法,以及学生对产品质量的意识淡薄,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服装生产建设第一线需要。根据对往届服装毕业生的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服装专业学生进入企业后不能很快胜任流水线的工作,他们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而在校的许多学生也普遍感到学习理论知识较抽象,教师按部就班地讲课,学生也按部就班地学习、训练,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服装综合改革实践课是打破了原有单独科目的学习,将服装材料、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制图、服装缝制工艺等若干科目融为一体,为完成一件成品服装(项目任务)而进行的“一条龙”式的课程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具有“项目教学法”所要求的“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充分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保证。
三、基于项目教学的反思
“项目教学法”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训练其在实际工作中与其他同学协调、合作的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教学法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次大的考验和提高:它要求每一位专业教师都要懂得材料、设计、制板、制作等一整套相关的专业知识,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穿插进行,各门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让学生在职业环境中进入岗位角色,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教、学、做合一。但从本质意义上来说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次提高和锻炼,能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可以将一些工业企业知识融入其中,是与企业接轨的一座很好的桥梁,是一次有意义且可操作性较强的改革。
(2)项目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区别,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它转变了学生的学习观念,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双向沟通,激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协调能力及解决问题和应变的能力。
(3)能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前学生接触的课程比较单一化,而班服制作中不但有以前所教授的服装结构和工艺,还新增了服装设计、服装面料和服装制图知识。
四、基于项目教学的实际意义
丰富的研究实践,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因人因材施教,快乐自主学习,真心真情育人,生动和谐发展,在服装专业乃至我校已蔚然成风。项目教学法业已渗透到服装专业教学活动之中,形成了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本位的项目教学理念,解决了服裝专业教学中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脱节,构建了理实一体的项目教学模式,建立了科学、合理、规范、高效的项目教学评价体系,紧密了师生合作机制,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教研团队。
总之,在服装专业实践项目教学,立足本校,针对问题,不仅回答“是什么”,更研究“怎么做”“怎样做好”,真正做到有效地沟通新课堂理念与教学实践的联系,发掘内隐的新产课程理念的设计思想和外显的教学艺术,从而促进教师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先进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中具体操作和把握的目标。为些有理由相信,走进中职课堂的项目教学法定能枝繁叶茂,中职专业课教学改革春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