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艺校本课程的开发

2013-04-29杨金霞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陶艺校本学科

杨金霞

弘扬我国源远流长的陶艺文化,把中国陶艺引进小学课堂,并把陶艺教育与科学、文化、艺术、环保等知识结合起来,作为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载体,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探究和尝试。

我校为三至六年级开设了中国陶艺校本课程,目的是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欣赏、参观、创作、游戏中建立起质朴的泥土情怀,激发爱祖国、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在探索中国陶艺的文化、历史的过程中,感受泥与火的生命意义,受到中国文化与艺术的陶冶,提高艺术鉴赏力;在学习、实践、创造中发展多元智能,提高综合素养。

中国陶艺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具有以下意义。

1.有利于知识文化的积累与深度探究

陶艺中的成型技法主要有手捏成型、泥条盘筑、泥板成型、拉坯、注浆等。在新课程中,陶艺教学已被小学劳技学科和美术学科列入教材内容,涉及到陶艺工艺中的全部成型技法,在技法学习的同时进行人文、美育、中华民族传统教育,本身就是很好的教材。但是考虑到学校的教学条件和陶艺相关技术的难度,以及教材的普及性,教材只将陶艺定位在“泥工”,对成型后的烧制环节只作为了解内容,将拉坯工艺作为选学内容。另外由于教材体系的限制,属于劳技课的陶艺教学集中在三年级及四年级第一学期,而美术教材也仅是在每学期设置了一个相关内容,对陶艺中的中国文化不够突出。我们学校的中国陶艺校本课程以“知识对接心灵”为理念,以北京版小学劳技教材和美术教材中的泥工部分为基础,将小学阶段的全部泥工教材抽出来进行整合,并扩充了拉坯和校外实践等内容,在三至六年级每学期都安排了一定的学习内容,达到知识技能逐渐积累、文化艺术逐渐渗透的学习效果。在课时安排上,与国家课程整合,将割裂的内容按单元分阶段集中授课,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重复,节省了课时,有利于学生整体认识的形成,也使中国陶艺的学习内容可以向更深层次、更广阔的空间发展。

2.有利于学科间的互相促进

陶艺课程与语文、数学、常识、艺术、美育等多项学科都有结合点,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科技教育的良好载体。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实践动手能力,进行情感教育、乡土教育,创新教育等方面,陶艺课更有其突出优势。

“中国陶艺课”有着继承民族工艺美术文化的教育特征,可以培养学生民族的价值观和自豪感。陶艺课中壶、罐、人物、动物等的创作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可以让学生亲近自然生活,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培养学生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能力、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艺术反思与评价能力。陶艺是人们综合调动眼、脑、手、脚等各种器官所产生的可感可触的艺术,把日常生活和学生真实的环境作为陶艺学习的最初起点,把陶艺教学与情操的陶冶、文化的修养、科学技术的探究结合在一起,陶中有艺,艺中有思想、有情感、有文化、有科学。在陶艺课堂中,学生可以研究文学,探讨几何体,可以进入动物世界,可以与古人对话,可以奇思妙想,可以用陶泥捏成自己任意想捏的东西。一句话,学生可以用陶泥捏出自己整个的世界。教学证明,陶艺教学是素质教育非常有效的载体之一,它让学生捏出丰富多彩的世界,让他们尽情地体会创造的乐趣和学习的快乐。

中国陶艺校本课程将劳技课与美术课整合,配合语文、品社、科学等多学科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综合性、跨学科的认识。中国陶艺课程将多学科整合,并在多学科中渗透,将有利于推进各学科课程发展。

3.有利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校本课程开发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学校文化重塑的新机遇。相关教师、相关学科的积极参与是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的主要力量,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过程也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打造科研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我们力求以中国陶艺课程为龙头,摸索校本课程在开发、创建特色文化方面的经验,在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中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使西师附小的教科研团队不断壮大、成长。

猜你喜欢

陶艺校本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疯狂”的陶艺
学陶艺
“超学科”来啦
做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