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黄梨的引种表现及无公害丰产栽培技术
2013-04-29王鑫等
王鑫等
摘 要:从果实经济性状、生长结果习性、物候期、适应性及抗逆性等几个方面总结了晚秋黄梨在周口地区的引种表现,并从建园、整形修剪、花果管理、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晚秋黄梨的主要栽培技术。
关键词:晚秋黄梨;引种表现;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7-101-02
晚秋黄梨,原名廊坊08号梨,由河北省廊坊市农林科学院选育而成,2002年通过廊坊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鉴定,是一个优良梨树新品种。2006年被引入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及鹿邑县试栽。通过几年的引种观察,晚秋黄梨表现出生长势好、适应性强、抗病性强、结果早、丰产稳产、且果个大、品质好、耐贮运等优良特性。由于果品质量好,货架期长,深受市场青睐,因此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又一新宠,并带动周边地区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现将晚秋黄梨的引种表现及无公害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引种园基本情况
引种园设在鹿邑县太清宫镇及太康县常营镇。此地处豫东黄淮平原,气候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地区。年平均气温14.3℃,1月份平均温度0.2℃,7月份平均温度为27.3℃。年平均日照时数2 315h,无霜期216d,年平均降水量708.1mm。土类为潮土,土壤质地为沙壤,土层厚度大于1m,有机质含量为1.7%,土壤酸碱度中性偏碱,pH值在7.0~7.5。2006年引种建园,面积16 667m2。引进苗木为1a生嫁接苗,地径1cm左右,苗高80~100cm。定植时留50~60cm定干,株行距1.5m×2.5m。
2 引种表现
2.1 果实经济性状 果实扁圆,个大,单果重400~600g,最大可达1400g;果皮黄褐色,套袋后淡黄色;果肉白而致密,石细胞极少,汁多味甜,有哈密瓜味,清脆可口。核小,如苹果核大小,可食率高。含糖量2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贮藏期长,常温下可贮藏6个月,货架期长。
2.2 生长结果习性及产量 树体矮化,冠幅较小,一般高2m左右,适于密植。幼树生长势强,萌芽率高,成枝率低。成花容易,自花授粉,坐果率高,自然落果少。幼树以腋花芽结果为主,3a以后以短果枝结果为主。栽植第二年开花株率95%,第三年开花株率100%。2008年至2012年每667m2产量分别为:1800kg、3900kg、4700kg、4825kg、5021kg。
2.3 物候期 3月中旬花芽萌动,3月底至4月上旬为盛花期,花期7~10d,4月中下旬展叶,7~8月果实膨大,9月下旬成熟,11月中下旬落叶。
2.4 适应性及抗逆性 晚秋黄梨适应性很强,栽植成活率高。对土壤及水肥的要求不严,在土壤肥力一般的田地上也能表现出较好的生长势和结果性能。抗病虫能力强,梨黑星病基本没有,轮纹病、梨木虱、黄粉蚜、康氏粉蚧等的发生程度也较其他品种轻。
3 主要栽培技术
3.1 建园 选址:以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的沙壤土为最好。整地:定植前平整土地,清除杂草并深翻施肥。每667m2施优质腐熟农家肥5~8t、过磷酸钙100~200kg。苗木选择:要选择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嫁接口愈合良好,根系发达,须根多的壮苗。力求苗木大小一致,以保证栽后生长整齐。定植:可秋植也可春植。秋植在秋季落叶后至上冻前。此时地温高,利于生根,来年成活率高,缓苗期短,长势好。但若冬季管护不当也容易抽条,要加强冬季管理,防止失水和冻害。春植在土地解冻后至萌芽前,一般在2~3月。栽前注意苗木根系保湿,防止失水,最好随起随栽。长途运输的苗木要浸水24~48h,使充分吸水后再栽。株行距为1.5m×2.5m或2m×3m,667m2栽111~150株。栽前挖60cm×60cm×50cm的穴,把表土与心土分开放置,先填入表土后填入心土。栽时要使根系伸展,边填土边踩实。栽植不宜过深,不能埋住嫁接口,以嫁接口离地面5~10cm为宜。栽后立即浇透水,而后在树盘覆盖秸秆或塑料薄膜以利保墒。
3.2 整形修剪 适宜树形为纺缍形或细长纺缍形。幼树主要是整形。1~2a生树以夏剪为主,冬剪为辅。定植当年,留50~60cm定干,并刻芽促进发枝。若定干后只发1~2个枝,当中央干长至30cm时摘心,再逼发1~2个枝。冬季落叶后在1~1.2m处再次定干。此期应尽快增加枝叶量,以利早成形,早结果,早丰产。3~4a生树,处于结果初期,还要继续培养树形。成形时全树留主枝10~15个,分布均匀,同侧上下两枝间相距50~60cm,每个主枝上再培养3~5个结果母枝。盛果期修剪的重点是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平衡,保持树势健壮。要注意结果枝组的培养与修剪,结果枝组的合理布局是高产稳产的关键。用短截后长放或短截后回缩的方法培养结果枝组,同一枝组内要保留预备枝,要轮换更新,交替结果。对上部和外围的强枝要疏剪,减少枝数,并疏强留弱,控制结果部位外移。对下部和内膛枝要多留少疏,并适量短截,以促发新枝。对弱枝要回缩至壮枝壮芽处,以复壮更新,增强树势。对病枯枝要及时剪除并销毁。
3.3 花果管理 晚秋黄梨,成花容易,开花量大,座果率高,花期养分消耗大,因此要疏花疏果。疏花从花序分离期开始至盛花期前结束,每20~25cm留一花序,其余的疏除。对1~2a生的树,为保持树势,要把花全部摘除。疏果要在疏花的基础上,首先摘除小果、僵果、病果、畸形果,保持每20~25cm留一健壮单果,要一次疏成。
3.4 肥水管理
3.4.1 施肥 以基肥为主,以有机肥为主。基肥要在采果后至封冻前施用,一般在10月中旬施入优质腐熟农家肥5 000kg/667m2,配合适量磷肥及微量元素。可沟施,也可结合清园,撒施后深翻。追肥要在需肥水的关键时期进行,一般在2月中下旬、5月中旬、8月下旬各施1次。全年施肥量按每100kg果实施用尿素1kg、过磷酸钙1.5kg、硫酸钾0.8kg的比例施用,同时结合施用畜禽粪水等有机肥。前期以施氮肥为主,后期以施磷钾肥为主。叶面施肥是在生长期结合喷药施用0.2%的尿素和0.2%的磷酸二氢钾,花期用0.1%的硼砂进行叶面喷施。
3.4.2 浇水 要注意萌芽前、幼果膨大期、果实成熟前及封冻前这几个关键时期,根据天气情况结合施肥及时浇水,春季干旱要适度多浇,9月份以后要注意控水,雨水大时要注意果园排水。
3.5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梨腐烂病、轮纹病、黑斑病等,主要虫害有梨木虱、梨小食心虫、黄粉蚜、梨网蝽、茶翅蝽等。在防治上要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生物防治、人工防治并及时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首先要通过调整合理负载、均衡水肥管理,适度修剪等措施,加强栽培管理,以增强树势,提高树本身抗病虫的能力。其次要重视果园清洁,冬前要清除枯枝落叶、杂草,剪除病虫枝、病虫果,集中深埋或烧毁,以消灭越冬病虫源。同时要注意保护天敌、利用天敌、使用生物制剂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再就是要抓住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及时进行防治。冬前要对树干进行涂白,萌芽前喷1遍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以降低多种越冬病虫基数。对于轮纹病、腐烂病引起的枝干病斑,要及时刮除并用5%菌毒清或4%农抗120水剂30倍进行涂抹。对于黑斑病和轮纹病等引起的果实腐烂,最好采用果实套袋来预防,在套袋前喷1次杀虫杀菌剂,可用10%吡虫啉2000倍+80%大生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对于危害叶片的黑斑病、黑星病等,可喷世高300倍液或50%多菌灵或2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等,视病害发生及天气情况,每10~20d喷1次。对于梨木虱在萌芽前越冬成虫出蛰期,可用20%氰戊菊酯2000倍液或40.7%乐斯本2000倍液喷洒;生长期间,若虫1~2龄时,用虫螨克1250~1500倍液或扑虱蚜3000倍液防治。对黄粉蚜,要在越冬卵孵化后的爬行期,用2.5%快杀特1500~2000倍液或2.5%功夫2000~2500倍液防治。对梨小食心虫,关键是在7月中下旬,当卵果率0.5%时开始喷药,一般进行2~3次,用30%氰马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48%乐斯本2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 (责编:陶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