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芝麻生产概况及产业发展建议
2013-04-29付广辉阮慧芳张玉坤
付广辉 阮慧芳 张玉坤
摘 要:宿州市地处安徽省淮北平原,是安徽省农业主产区之一。该文概述了宿州市近年来芝麻生产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了芝麻产业发展建议,为芝麻生产、科研、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宿州市;芝麻;生产概况;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 S56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7-91-02
芝麻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营养、保健和医用价值较高。宿州市地处安徽省淮北平原,适合春、夏芝麻的生长,优质、高产稳产是芝麻生产追求目标。我市芝麻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此,笔者在分析宿州市芝麻生产情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芝麻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供参考。
1 宿州市基本情况
宿州市地处安徽省淮北平原,是安徽省农业主产区之一,辖4县1区,耕地面积58.53万hm2,土壤类型主要是砂姜黑土和於土,土壤肥力中等;年降水量750~1000mm,集中在6、7、8月份;常年≥10℃有效积温3700℃以上。
我市以种植夏芝麻为主,主要与小麦轮作,一般6月上中旬播种,9月中旬收获,生育期85d左右。生育期间积温充裕、热量充分,生长期正值雨季,非常适宜夏芝麻的生长发育。
2 芝麻生产概况
近5a来宿州市芝麻种植面积在3 333.33hm2左右,面积最高年份的2008年达4 200hm2,平均单产62.61kg/667m2,为近几年最低;2012年单产最高为124.22kg/667m2(见表1)。
由表1可见,近几年面积逐年下降,但单产水平逐年提升。我市芝麻种植主要集中在萧县、埇桥区、砀山县。
3 芝麻生产存在问题
3.1 高产稳产性差 高产稳产是芝麻产业快速发展的决定因素。“百斤芝麻千斤粮”,与其它作物相比,芝麻产量普遍偏低,单产水平在70kg/667m2左右,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和经济效益。
芝麻生产易受天气影响。我市6月下旬进入梅雨季节,芝麻耐滞性差,长时间大雨和阴雨天气易造成芝麻田间死苗严重,缺苗是造成芝麻单产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7月下旬以后我市进入干旱天气,极端天气会造成芝麻生长发育迟缓,落花严重,从而大面积减产。气象因素对芝麻的单产水平影响较大,以我市2012年为例,在芝麻整个生育期,基本上风调雨顺,收获期气温偏低,利于灌浆,芝麻千粒重较往年偏高,单产水平为历年最高,达到124.22kg/667m2。
3.2 市场因素的制约 我市芝麻种植面积只占秋季作物面积的1%,而又分布在各个县区、乡镇,不连片、不集中,多为一家一户种植,造成种植区域规模化小。销售渠道单一,主要市场是在集市、小贩收购,规模化的加工企业较少,严重制约我市芝麻规模化发展。农户种植多在田间地头,山坡高岗地、以及肥力水平较差地块,导致高产、稳产性差,单产水平低,经济效益低下,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芝麻的积极性。
3.3 品种选择不当 调研结果表明,我市芝麻种植品种多为河南品种,农户对芝麻品种的选择利用不太重视,多年来基本上都是自留种,很少到市场购买良种,由于不能及时更换良种,导致品种退化严重,产量水平较低,品质一致性差,商品性不高。近几年,通过国家芝麻区域试验(江淮片)在宿州点的试验汇总表明,产量水平在100kg/667m2以上,适合我市种植的芝麻品种(系)有很多,一旦这些芝麻品系通过审定,完全可在我市大面积推广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单产,增加经济效益。
3.4 管理粗放,种植技术落后 芝麻在我市一直是小宗作物,生产管理跟不上,相比较其他大宗作物小麦、玉米和大豆等,芝麻生产栽培管理粗放、技术落后。
3.4.1 农户种植的随意性 农户在选择种植芝麻的地块、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农户一般多选择在田间地头、山坡高岗地、以及肥力水平较差的地块种植芝麻;或者在播期不适合种其它作物时种植芝麻;或在其它作物受灾后田间缺苗,用芝麻作为补种而种植;种植方式多为撒播。这种随意性导致不能形成规模化种植,势必造成芝麻产量低下,效益下降,久而久之,农户不愿种植芝麻,面积逐年减少。
3.4.2 不能合理施肥 农户在芝麻生产过程中,多不施肥,而实际上芝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较多的N、P、K肥,从而达到高产。根据生产经验,我市在芝麻种植过程中需要667m2施复合肥(N、P2O5、K2O各15%)30kg左右做基肥,花期根据田间长势,可选择增施尿素5~7kg/667m2,以达到芝麻高产增收。
3.4.3 病虫害得不到及时防治 芝麻播种后苗期易受地老虎的危害,花期以后有蚜虫和芝麻天蛾;苗期和花期主要病害有枯萎病和茎点枯病。病虫害发生时,得不到及时防治,导致产量低、稳产性差,严重时颗粒无收。
3.4.4 田间管理粗放 粗放式管理是造成芝麻产量不高的原因之一。播种后要及时间、定苗,留苗密度不能过大,留苗密度在1.0万~1.1万株/667m2。芝麻耐滞性差,苗期雨水过大,田间水分高,要及时开沟排滞;花期需水量大,遇干旱要浇灌。收获期要等到芝麻成熟后再收获,可提高千粒重、产量及品质。
4 芝麻产业发展建议
4.1 加强政策支持 我市地处安徽淮北平原,与芝麻生产大省河南相邻,气候适宜,非常适合芝麻生长。近年来在国家芝麻区试点中,我市芝麻区试结果产量均高于其它试点,芝麻生产在我市可以获得高产。在芝麻生产相对集中的县、区,可划定区域,给予补贴,抓好规模化种植示范,进而起辐射带动作用。
采用先进的高产、稳产栽培技术,使我市芝麻产量稳定达到100kg/667m2以上,而目前市场价格在12元/kg左右,每667m2经济效益不低于玉米,高于大豆,使农户更愿意种植芝麻,提高产量,增加效益,进而扩大面积,形成规模化种植。
加强对芝麻加工企业的扶持,扩大产品精深加工,由传统的芝麻油、芝麻酱、食品向绿色生态食品、医用保健等高附加值产品转变,延长产业链,扩大芝麻需求,增加地方经济效益,带动农户实行订单式种植,促进芝麻产业发展。
4.2 加大芝麻产业的科研投入 农业生产良种先行,选育出适宜我市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芝麻新品种显得尤为重要。加大科研部门品种选育力度,力争在优质、高产稳产、抗性方面有所突破,选育、引进1~2个品种进行高产栽培,进而大面积推广种植。同时,加强植保工作,对病虫草害防治给予指导,切实提高我市芝麻单产水平。
4.3 研究高效的高产栽培技术 良种、良法和良地相配套是农业生产获得高产的保证。在芝麻种植过程中,耕地、整地、施肥、播种、间、定苗、追肥、喷药、收获等一系列环节,需要研究出一套易于农户接受和田间操作的轻便、高效的高产栽培技术,可抢时播种,节省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芝麻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针对我市芝麻种植过程中常年发生的枯萎病和茎点枯病,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控应用研究,加强芝麻新品种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促进我市芝麻产业的快速发展。
4.4 积极开展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 要加大芝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的示范,不断完善高产、稳产栽培技术体系,完善农技推广网络,结合我市农民阳光培训工程,利用农业科技入户平台,广泛建立芝麻生产科技示范户和高产示范区,加大技术扶持力度,全面提高我市农户芝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孙建,乐美旺,饶月亮,等.江西芝麻产业现状、限制因素、发展潜力与对策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9):10-15.
[2]刘红艳,赵应忠.我国芝麻生产·育种现状及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5,23(12):2 475-2 476.
[3]赵莉,汪强,徐桂珍,等.江淮地区芝麻种植现状·低产原因及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 397-12 399.
[4]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芝麻品种区域试验技术操作规程[Z].
(责编:陶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