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纬
2013-04-29
“绿色评价”能否改变“应试教育”?
6月18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向记者介绍了这套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绿色评价指标体系。
据郑富芝介绍,新的评价内容和指标包括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既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又关注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既关注共同基础,又关注兴趣特长;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效益。
其中,品德发展水平包括行为习惯、公民素养、人格品质、理想信念,由低到高、循序渐进。
学业发展水平包括知识技能、学科思想方法、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不是简单强调考试分数,而是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和应对未来挑战所需的能力和素养。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身心发展水平的指标最多,包括身体形态机能、健康生活方式、审美修养、人际沟通、情绪行为调控,不仅重视孩子们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兴趣特长养成,则是在关注统一要求、全面发展的同时,针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出的,包括好奇心、求知欲、爱好特长、潜能发展。主要目的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学业负担状况,包括学习时间、课业质量、课业难度、学习压力。主要目的是关注学生学习效率,保护学习兴趣和热情,着眼孩子们的长远发展。
“就像现在衡量经济发展强调‘绿色GDP一样,评价教育质量也应该强调‘绿色。”郑富芝表示,目前的评价指标框架一定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必须要迈出这第一步,解决有无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在实践中探索完善,逐步形成更加科学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06月19日《光明日报》)
留守女童为何易遭侵害?
5月8日海南万宁发生“小学校长带女生开房”事件,此后20天内至少有8起校园猥亵、性侵幼女案被曝光。这充分表明女童遭性侵问题的严重性,建立、完善学校性侵害防范机制不但必要而且紧迫。但公众在愤怒之余,不免疑惑:为何农村学校更容易发生这种猥亵、性侵女童事件?在笔者看来,至少有三个原因。
一,近年来农村基础教育没有把好教师的入口关。在中师教育时代,成绩最好的初中毕业生上师范,毕业后分配当老师,这批人至今仍是农村教育的主要支柱。国家取消中师教育后,使得农村学校师资失去了可靠的、主要的来源。
二,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父母的缺位为罪恶大开方便之门。不少犯罪分子甚至专盯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女孩下手。笔者曝光的陇西乡村教师一案中,受害女生多为留守儿童。笔者问她们:“受到欺负后,为什么不告诉父母?”得到的答案,除了碍于加害者老师的权威身份,遭到胁迫恐吓和利诱外,不约而同都谈到“父母离我太远了”。受性侵儿童经常被心理专家形容为“没有嘴巴的孩子”,受害之后往往不知如何抗拒和表达。
三,此类案件因为性质恶劣,社会影响极坏,即使教育主管部门掌握了一些线索和举报,大多内部处理,息事宁人,纵容了施害者。为了国家的未来,我们应该善待并保护好每一个儿童。(06月19日《中国青年报》)
美国教育水平世界排名下滑
阶级差距扩大为主因
据美国媒体19日报道,一份最新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调查报告显示,美国高中和高等教育的世界排名分别下滑了10名。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副主任丽贝卡·斯特劳斯认为,美国不同社会经济阶级之间的差距扩大导致了名次下滑。这种差异是美国教育的最大劣势,且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过程中,还在不断扩大。
在美国,父母的财力对子女教育的影响比在别国更大,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比困难家庭的学生所获得的教育更多。
虽然美国在中小学教育上的人均投入排在世界第四,但在高等教育上的投入远远不够,而且分配不均。美国政府对最顶级大学的投入和对最贫困大学投入的差距,从1967年的人均1.35万美元增加到了2006年的人均8万美元。 (中国新闻网)
香港“双非”儿童内地上学难 融入香港有待时日
清晨5时,上班族好梦正酣,住在深圳罗湖的王太已经起床为女儿恩恩准备早饭和便当。6时30分,她们吃过早饭后坐第一班地铁去香港上学。
舟车劳顿只为上学
恩恩并非特例。根据香港教育局的资料,目前,每天从深圳跨境到香港上学的中小学和幼稚园的学生逾1.6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双非”儿童(父母均不是香港人,但小孩在香港出生)。
为了去香港上学,他们每天早上起床要比在深圳本地上学的学生早得多,每天往返花2至4小时。为方便他们,深港两地近年开通了“学童专用通道”和“学生专用候检区域”,一些“双非”儿童较多的小学和幼稚园,还安排了保姆车接送,可是对小小的学童来说,跨境上学仍是不小的挑战。
跨境学童早于上世纪90年代已有,由于当时部分港人在内地工作、生活,他们的子女要每天跨境上学。过去这个情况并不普遍,但自2006年起,内地孕妇赴港产子人数急升。过去10年,共有17万“双非”儿童出生,部分选择来港读书,使得跨境学童数量不断上升,从1997年前的500人增加到2012年的1.6万余人,15年来增加30余倍。
文化差异难以适应
“双非”家长把孩子送到香港读书,主要是看好这里的教育,可没想到的是,孩子很难适应两地的文化差异而融入香港。
“双非”家长黄爸爸说,因为孩子在香港学习繁体字,讲的是粤语,回到深圳与小区朋友沟通时并不顺畅,也经常写错字。赵妈妈也表示,孩子对深港两地的归属感都相对弱,“在香港,他会觉得自己是外地人,跟班里的其他同学有距离;回到深圳又被大家叫做港仔,却说不了几句标准的粤语,这些时常让他们感觉无所适从。”
“双非”儿童在香港出生,只有居港权,没有深圳户籍,在深圳只能上民办学校或学费高昂的国际学校。有些家长想为孩子办内地户籍,做回内地人,却发现由于内地相关法律规定,居港权和内地户口不可兼得,要入内地户籍必须先放弃居港权,结果“双非”家长都面对接受跨境教育还是内地高昂学费的两难处境。
深圳市妇女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任张小梨认为,客观说,香港民众文化素养较高,出现排外的情况即便有也是个别现象。但毕竟地区差异存在,社会背景和人文环境有区别,孩子反复在两种社会环境中学习生活,很难找到平衡点,自我塑造的结果并不理想,这样的童年你能说它是无忧无虑吗?
融入香港有待时日
香港政府宣布,今年开始公私立医院停收“双非”孕妇,同时提高非本地孕妇产子的收费,把医疗资源留给本地人。但预计大量“双非”学童来港读书的情况还将持续数年。
香港人口政策督导委员会发表的《2012年进度报告书》中,提倡以接纳的态度对待计划回港读书的“双非”儿童,以期他们日后成为香港有用的人力资源。
香港资深评论员朱家健认为,从读书开始,“双非”儿童就开始承受着大于常人的压力,也更好地磨练了他们的自立能力,目前的困难应该是暂时的。如果香港政府有所识,有所为,关注这个群体,以政策为导向,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帮助他们尽快融入香港,那么,“双非”家庭也可以先苦后甜。(06月18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