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需要《中国合伙人》的“兴趣、激情和理想”
2013-04-29徐小平
徐小平
票房已破3亿的《中国合伙人》讲述的是三个人的创业梦、中国梦。它是根据新东方的原型改编的,这毫无疑问。成东青就是俞敏洪,王阳就是王强,孟晓骏就是陈可辛。我当初写这个剧本也是因为“它是我一生最大的兴趣、激情和理想” 。
我在中央音乐学院的时候,学的是音乐学系、音乐研究,是学生会的文艺部长;在北大的时候,也是学生艺术团的团长。但是我的兴趣真的不在音乐,我的兴趣在哪里呢?其实我在学校艺术团的工作就是和学生打交道、搞学生活动,梦想改变中国。在八十年代,改变中国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从政或叫搞行政,现在叫当官。
不过后来我的这种兴趣、激情、理想发生了转折。我去了国外。到了国外就必须得想办法生存,那时候我作为北大的优秀教师,一个月的工资是120元人民币,怎么生存?我到餐馆打工,我天天洗碗。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反而我的兴趣来了。我会什么呢?我有音乐。所以当时一边洗碗一边写歌,顺着洗碗的节奏写,写的是留学生涯。后来这首歌成了新东方的校歌。每个人都要留学,请听听国外留学生的辛酸,以及洗碗的节奏。
但是做新东方未必是我的激情和兴趣所在,当时我处在另一个境况下,我不得不做一些咨询的事儿。到了新东方以后,学生到我这儿来拿到托福、GRE的高分,却申请不到奖学金、申请不到录取;或者拿到了哈佛、耶鲁的全奖,却拿不到签证;或者哈佛、耶鲁、斯坦福毕业了,但是找不到工作……这个时候,当年在北大、音乐学院那种蕴藏已久的正义心、责任感以及社会的激情在我的内心产生了小宇宙大爆发,我面对学生,跟他们一个个聊、一个个讲,最后成了中国咨询第一人。人生有时候你不得不做一些事儿,尽管这些事儿并不是你的兴趣。
《中国合伙人》这部电影有一个小小的启迪,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有好奇心,好奇心发展得不好就是偷窥,好奇心发展得好就是求知欲,就是探险的愿望,反复的好奇心就是兴趣。当你对一个东西有了兴趣以后,你就能够移山倒海,你就能够改变世界,你就能够做出那种给世界带来和平或者说给世界带来战争的产品。但是如果我们对兴趣持续升温,就要为做这个事儿而违背父母的意志。但是一个人如果为了生存而放弃自己想做的事情,那就等于白活了。
从好奇心到兴趣、激情、理想,构成了我们完美的一生。在《中国合伙人》里面有一段我写过的微博,就是说成东青跟王阳得到钱以后对半分,成东青看到自己这边多了一叠就给了王阳。接着他们就去了歌厅,在一堆小姐中间,王阳问成东青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怎么办?成东青说你喝醉了,然后王阳把成东青推倒在歌女身上,说你欺骗回生活。在一个声色犬马的场所,他背弃了自己的理想。而镜头转到成东青那儿,眼睛极其迷盲,有钱了,但是没有给他带来快乐和成就感,他迷盲、失落、恍惚,为什么?他失去了真爱、他失去了北大、他失去了从学术界到商场、知识分子之间的一种精神支柱,这个精神支柱就是我们的理想。
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长要像呵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每个孩子的那么一点点的兴趣,鼓励他们的兴趣,点燃他们的激情,不管这个东西是不是有用,能不能产生价值,是不是符合你的喜好。如果这能成为我们社会的一种风尚的话,我们就可以跟硅谷竞争,我们就不需要去美国,不需要去芝加哥、普林斯顿,我们就在中国让每一个人发挥最大的价值,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每一个人梦想的自我实现,才是真正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