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2013-04-29杨永红
杨永红
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社会和人的发展对现代基础教育提出的新的课题,学校培养出来的应是既能从容面对新科技的挑战,也能经得起人生风雨磨砺的新世纪人才。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在中小学开展心育,是对全体学生人格健全的重视和对生命质量的爱护。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因竞争的偶然失败而一蹶不振,导致整体学习的失败,从而成为了所谓的学困生。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点思考与实践。
一、对学困生形成的三种主要原因的探讨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教学失误所致。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学困生是由非智力因素所形成的,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1.目的不明确,缺乏动机和兴趣而无心向学
这部分学生因长期受家庭因素或社会不良因素等影响,造成学习目的不明确,在学习上无目标,因而对学习缺乏动机和兴趣,缺乏求知欲,无心向学,成为了“不学”型学困生。
2.方法不正确,导致学习困难而失去学习信心
这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正确,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未能得到及时解决,造成学习基础缺陷,而学习基础的缺陷又造成学习新知识的障碍,形成学习上更大的困难。久而久之,他们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产生了自卑感,从而成为了“怕学”型学困生。
3.压力过大,感到读书辛苦而厌恶学习
这部分学生本来思想素质和学习基础都较好,因长期以来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繁重的作业任务,而感到读书辛苦,且枯燥无味,产生了厌学情绪,从而渐渐沦为“厌学”型学困生。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在《情感智商》一书中提出:“IQ至多只能解释成功因素的20%,其余80%则归于其他因素。”影响学困生的相关因素,主要是学习心理上的问题。其中有认知因素,更多的是非认知因素的问题。如耐挫力、成就动机、求知欲、学习责任感、自信心、学习毅力等。而教育的功能在于培养这些学困生具备这些优良的学习心理因素。
二、对学困生学习心理优势的分析
学困生与优秀学生相比,存在明显的三种心理优势:
1.学习内驱力更大
对学生来说,进步越大,成就感越强,由此内化的学习驱动力就越大。学困生由于更能取得明显的进步,自然就会产生比优秀生更大的内驱力。
2.向师性更明显
学困生一旦有了进步,得到老师及时中肯而包含深情的评价,哪怕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手势,他们都会感到无限的温暖,留下深刻的印象,感到老师是在关心自己,于是产生对老师特殊的好感。师生情感的交互感染,产生了和谐的共鸣,学困生也就因“向师”而“向科”。
3.耐挫力更强
学困生由于经常感受失败,已经习惯了失败所带来的打击,因而能淡化一些挫折体验,产生一定的耐挫力。
正因为学困生具有这么多的心理优势,所以,学困生不仅大有希望,甚至有更大的教育潜能,有可能成为更优秀的学生。
三、转化学困生最有效的良药——体验成功
情感教育不但是“培养情感的教育”,同时也应该是“用情感进行教育”。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的研究表明:同样一个人,在通过体验成功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成功前的3-4倍。所以,矫治、转化学困生的首要良药是使学困生品尝成功的滋味,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抛弃自卑,增强自信心,把学校、家庭、社会对他们学习上的要求变成内在的学习需要,促使他们自我转化。
1.让学困生在班集体中有事可做
在小学生看来,能为班集体做事是很光荣的。根据学困生的特长、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情况,把班级中的一些工作有意地安排给他们去做,并注意及时地指导、帮扶,使学困生能在班集体中发挥自己的才能,激发起成就动机,满足他们的归属需要,在学习与交往中相互关心、相互信任,从而增强自信与力量。
学困生王刚,升入三年级时是全年级有名的学困生,特别是数学,没有及格过,同学们瞧不起他,都不愿跟他同桌。但王刚长得人高马大,而且劳动特别积极。我请他担任劳动委员后,班里高、危、难、脏的活,别人干不了,他却每次都干得非常漂亮,而且总能想到比较实用的方法,令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他自己也在班集体中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渐渐有了自信。王刚上课开始专心起来,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了……到了四年级第二学期,他的数学成绩跃居班级中等,一次摸底测试成绩竟高达93分,他终于昂起了头。
2.实行班干部轮换制,让学困生也能当上班干部
为了使学困生有更多的锻炼机会,我采用轮值制聘用班干部,让每个同学机会均等,让每个同学发挥才能,让每个同学参与班级管理,让每个同学在自主管理中自我教育。
学困生马萍,最怕做作业,开学没多久的一个星期一,她为了躲避老师和组长对作业的检查,竞早上背着书包躲进了某居民楼中的一个废弃的小房间里,晚上太阳落山了才背着书包回家,连续两天没有去学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老师和同学查不到她的作业,再也不敢追问了,只好在旁督促她做完再回家。偶尔的一天,她及时做完了功课,并在校自觉完成了当天的家庭作业。我立即在课堂上表扬了她,并当众许诺:如果能连续一个星期及时完成作业,下次的组长就优先轮到她。暗中还派了一名优秀生去提醒、帮助她。也许她从来没有做过班干部,没有尝试过做班干部的滋味。她真的坚持连续一星期及时完成了作业,我也兑现诺言,让她当上了小组长。以后,她虽然也有迟交作业的时候,却再也没有不做,甚至逃避的现象了。因为她及时完成作业,老师能及时发现她知识的缺陷,及时进行辅导,她的学习成绩提高很快,小组长工作也甚为出色。她终于品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逐渐地,她树立了自己只要肯做,没有什么能难倒自己的自信心。她的进步也带动了班上另一些学困生的进步。
3.让学困生有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学习方面有长处,学困生可能在其他方面有长处。要善于发现这些学困生的特长,并给他们展示出来的机会。如安排一些故事会、猜谜语竞赛、新闻发布会、劳技比赛等。让全体同学都积极参与,参与的机会多了,学困生就一定能找到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这样,就为学困生显示自己独特的本领,体验成功的乐趣提供了机会。只要学困生的特殊才华被老师和同学发现,并受到肯定和赞赏,学困生就会消除自卑心理,重新振作起来。
4.让学困生体验良好的学习情感
良好的学习情感对学困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课堂上创设成功的条件,学生才会喜欢这门学科,才有可能学好这门学科。因此,在制定和实施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注意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把学困生的学习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放在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上,多设计些简单问题和习题,引导他们积极思维,多以恰当的问题提问他们,并给以鼓励性的肯定。实践证明:在课堂上学困生如能经常性地获得成功的喜悦,形成良好的学习情感,他就能发挥出学习上的最大潜能,从而离开学困生之列。
5.让学困生也有“最漂亮”的作业
批语不是批作文的专利,它可以在批任何作业时应用。近年来,我在学生的数学作业本上几乎每次都写上鼓励性的批语,当然,学困生的“漂亮”与优秀生的“漂亮”是有区别的。但在学困生看来,他也能获得和优秀生同样的等第,这可是非同小可的成功。于是,他在作业上就想与优秀生一比高低,也就会有“最漂亮”的作业,课堂听讲也会有很大的改观。教师简单的一句批语,能在学生的心里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接下来的作业,他将完成得更加漂亮。而学困生一旦意识到自己被某位老师赏识,希望之火便会立即点燃,对这位老师充满信赖,因信其师而信其道,这一学科也就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学困生了。
综上所述,要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帮助学困生获得学习的愉快和成功,以此激发他们对学习的更加浓厚的兴趣和更加积极的动机,使他们产生更大的心理动力,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在学习过程的愉快和学习成功的喜悦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溧阳市昆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