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素质教育要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2013-04-29何长波赵航冯铁南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3年7期
关键词:课业负担素质教育青少年

何长波 赵航 冯铁南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把素质教育作为中华民族走向二十一世纪的根本战略之一。可见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施素质教育不仅事关教育事业本身,关乎青少年健康成长,還关乎民族生存和发展,关乎国家核心竞争力。因此,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实施素质教育既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素质教育涉及到方方面面,最为核心的则是需要让学生有时间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埋在作业堆里,除了掌握相应的文化课程知识外,還应当提升自己的哲学素养、美学素养,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合作能力等。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课堂上满堂灌,课下有大量的作业要做,长期处于“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状态,所谓的素质教育根本无从谈起。因此,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有提升综合素质的时间,同时需要有相应的教育措施,充分利用好时间,才能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1.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一个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才能适应学习需要、生活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很难想象,一个只会读书的人,走入社会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社会是个万花筒,能够折射出七彩的光芒,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意味着多种多样的考验,这其中就包含着很多困难和挫折,要想在这个社会立足,能够有所作为,成为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就必须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有对美好事务追求的执著,有与人和谐相处的胸怀,有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的思路,有分辨是非的能力等,这些都不是在书本学习中所能得到的,或者说不能完全得到,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训练和培养才能形成,而仅仅有一些科学文化知识很难应对青少年未来人生之路上的挑战。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完善的人格、具备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因此,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计,必须摒弃唯智育论的错误思维,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在德、智、美、体、劳等多方面协同进步,以更好地适应未来学习和工作的需要。

2.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人的综合素质达到一定水准才能够实现。而实际上,和谐社会作为一个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想顺利实现,就必须把社会成员的综合素质提升上去。不可否认,现在一些不良社会现象仍然普遍存在,都可以在一部分人综合素质不高、思想不健康、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误区等方面找到这些现象的深层次原因。要实现社会和谐,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大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要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性观,培养他们具有正确分辨是非的能力,培养他们具有宽阔的胸怀、超凡的勇气、自律的意识,能够站在更高的高度、更广的宽度去看待自己、看待问题,能够正确对待和解决现在以及将来所面临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起和谐社会。

3.实现中国梦的需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概念,把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持之以恒所追求的梦想更加具体化,更加深入人心,对全体中国人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鼓舞。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大家又都在为自己的梦而不断奋斗,而中国梦则是亿万中国人的共同梦想,理所当然地包含了经济发展、民族自强、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等多方面的因素。要实现中国梦,就需要把亿万中国人每个人的梦想和全体中国人的中国梦统一起来,不能局限于一己之私利,更应该立足中华民族大局、立足国家的长久发展。只有这样,实现中国梦才能加快步伐。要做到个人梦与中国梦的统一,就需要每个人必须具有大局意识、整体意识、长远意识,而这些意识则需要有较高的个人素质才能自发地形成。青少年阶段正是个人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对于提升每个人的整体素养非常关键,抓住了青少年素质教育这个核心,就抓住了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施素质教育意义重大。

二、减轻课业负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1.课业负担过重是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据学者调查,目前“过量补课”和“过量作业”现象依然存在,有45.6%的学生每天室内上课超过6节,有56%的学生依然在校外参加各种课外补习班,有34.5%的学生认为在学习中感到最心烦的事情就是作业量太大,有近50%的小学生和近80%的中学生经常感到困倦,有51.1%的小学高年级学生认为自己的运动量不够,而初中生的比例则高达69.8%。课业负担过重,使青少年没时间锻炼身体,没时间从事他喜爱的活动,没时间亲近大自然,没时间与周围的人沟通和交流,长此以往,必然会吞没他们的个性,损害他们的身体,使他们成为一个追求“学而优则仕”的机器,这既是青少年个体的悲哀,更是这个社会的悲哀。

2.减轻课业负担与提高课堂效率相辅相成。有一种错误认识,认为学生时代最重要的任务是知识的学习,离不开高效的课堂和大量的作业练习,在课堂难以高效的情况下,大量的作业则是必须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不管课堂是否高效,布置大量的作业却成为所有教师的“共识”。实际上,高效课堂更多地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如果一味地通过大量的作业来实现教学目标,其实质是将教师的责任转嫁到学生身上,让学生无辜地背上沉重的负担。课堂教学与课后作业本身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而唯有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才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数量;相反,如果学生背负着大量的作业负担,根本无法提前预习,没有时间回顾老师课堂讲授的重点内容,教师如果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批改学生作业方面,也很难腾出精力思考高效课堂的构建,没有时间查阅大量的资料。而只有把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所需掌握的知识要点掌握住,也就不必很长时间埋在作业堆里,就可以用课外时间去做一些有益的思考,或者做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事情,这样就能够反过来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对教师来说也同样如此,如果把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那么就不必安排大量的作业,也就不必在批改作业上用掉大部分精力,与其做批改作业这些事后补救的工作,不如做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这些事前预防的工作。当课业负担减轻后,也会“倒逼”着教师千方百计在课堂教学方面多下工夫,这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有利的。

3.减轻课业负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大计,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广泛认同。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有相应的时间、相应的师资、相应的载体,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离不开减轻课业负担这个前提。否则的话,学生没有时间去从事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事情,没有时间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也就很难做到陶冶情操;教师也没有时间教育学生增长才干,没有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没有实施素质教育的时间、师资,那么实施素质教育也就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1.构建高效课堂。对教师而言,要实施素质教育,又要保证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就必须构建高效课堂。首先是潜心研读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充分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有效、合理地使用教材。新课程改革后,现行的教材较原来有所精简,既给教师腾出了自由发挥的空间,也对教师理解教材、吃透教材、活用教材提出了挑战。作为教师,必须在掌握课程理念的前提下,对教材所蕴含的内涵摸清楚、想明白,从而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其次,要优化教学设计,摒弃“一刀切”的“填鸭式”教学,更多地采取开放式、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开展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力争在课堂有限的时间段内掌握学习要点,学会学习方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首先,要引导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疑,学习知识是学生阶段首当其冲的任务,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文化知识的学习,绝不是被动地听讲、写作业,只有善于学习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需要从娃娃抓起,如早晨起床听一听英语录音,课堂作业及时完成,对掌握不牢的知识点随手记录下来等。只有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率才能提高。其次,要引导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身体是学习的本钱,虽然目前学生的营养状况较以往有了很大改善,但一些不良习惯,如偏食肥胖、缺乏锻炼、沉迷游戏等问题却日益严重,由此也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学习时精力不集中等,成为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重大问题。要引导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要互帮互助、讲求诚信,要从朋友身上汲取有益的经验,充分发挥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相互促进的作用。

3.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素质教育需要载体,需要学生乐于接受的载体,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应当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受到启发,在活动中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在活动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活动中提高身体素质。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有其特长,关键在于组织者能不能为他们搭建一个发挥特长的平台。据笔者了解,有一所学校把娱乐篮球项目作为每年一度文化节的内容,颇得学生们喜欢,逐渐成为该校各项大型活动的“保留节目”,由此不仅帮助学生锻炼了身体、张扬了个性,還带动了竞技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应当说,类似这样的活动,只要善于组织,都能够达到超乎预期的效果。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课业负担素质教育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减负背景下学困生课业负担问题反思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过重课业负担”是概念,还是判断?——针对“过负”概念及其直接目的的探讨
构建和谐课堂减轻课业负担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