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13-04-29莫莎莎
莫莎莎
【关键词】古诗教学 审美教育 画面美 音乐美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A-0076-02
古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其清新、情趣盎然的语言带给学生美的熏陶。古诗的审美教育,需要引领学生去充分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古诗教学应紧扣古诗“亦画、亦曲”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多形式、多渠道地提升学生审美素质,发展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一、画面再现,让学生感受美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古诗中常常寥寥数字,就勾勒出一幅幅色彩明丽的画卷。教师不仅是单纯地展示图片,而是要让文字和画面沟通,让想象与感受契合,使学生透过精美的文字,张开想象的翅膀,去再现其中的画面,获得悠悠不尽的美的享受。
1用生动的语言去激发
学生脑海中的画面,首先需要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去激发。教师的语言越生动,学生在脑海中浮现的形象就越鲜明。诗和画之间的桥梁是文字,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这一媒介,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画面的感受。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望庐山瀑布》一课时,在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与视频前,笔者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激发学生的观赏之情:
杨振宁爷爷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他从美国回国到了许多地方讲学,途中经过庐山,当他看到庐山瀑布时,不由吟起了“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古诗并感叹着说:“六七十年了,今天我才明白什么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今天我才终于明白了李白真的是诗仙。”
孩子们,为什么杨振宁爷爷终于明白了李白真的是诗仙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观赏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体会一下杨振宁爷爷的心情吧。
2用具体的经验去唤醒
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诗文中描绘的情境连接起来,帮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填补诗文中的画面空白,让静止的图画在学生的脑海中“动”起来,并且将记忆中的情感代入到画面之中,使得诗文的画面之美跃然纸上。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小儿垂钓》一课,诗中描绘了一位认真专心且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在引导学生理解“蓬头”和“侧坐”的意思后,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忆一忆
你和你的小伙伴最喜欢玩什么课外游戏?说一说小伙伴当时的神情。
(2)想一想
如果这时有人打扰到了你们,你们会说什么?会做什么?
(3)演一演
诗中这个学钓鱼的小孩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在表演中通过什么来表现的?
(4)议一议
钓鱼的小孩为什么这么远招手?他招手的含义是什么?
3用多样的感官去体验
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受诗中的意境,引导学生运用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全方位地体验诗中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受景物。
如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其中“红”“绿”“白”“清”等词能引起视觉上的美感,“歌”有听觉感受,“浮”“拨”等动词有触觉感受。如果教师能指导学生寻找诗中刺激感官体验的关键词语,学生就能在这些词语中感受到诗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美感。
4用灵活的互动去填补
生动的画面不仅仅是教师预设出来的,更是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生成的。教师搭设一个框架,引导学生挖掘诗中意境,不断地去填补完善,使得画面逐渐鲜活灵动起来。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绝句》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
(1)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可以试着说一说,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
(2)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
(3)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
通过三种方式的互相补充,让学生对诗中描绘景象的细节愈加明晰,比如:
师:如果我们给这幅画添上颜色,可以加上哪些颜色呢?
生:柳树可以添上绿色。
师:什么样的绿?
生:翠绿。黄鹤可以加上黄色。
师:好,这样的色彩才够明快。再看诗句,还有没有?
生:天要画成蓝色,白鹭和积雪是白色的。
生:船是土黄色的。
生:房子是……
这样的设计,学生在灵活地交流、互动中感受诗的魅力,体会诗的意境。
二、音乐渲染,让学生想象美
诗与乐有着不解之缘。古诗中的意境,经过恰如其分的音乐渲染,既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又可以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触动,触摸诗中的美感,从而心为之驰、神为之往。
1发掘诗文的音乐美
古诗本身就具有语言的音乐美,诗是用于吟唱的歌,故称诗歌。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使得古诗在诵读中就可以让学生产生铿锵和谐的节奏美,悦耳顺畅的音韵美。
(1)音步。古诗中的五言诗每句三个音步,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七言诗每句四个音步,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把握古诗中的节奏,体会其中的疏密相间、缓急交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百读不厌。
(2)语调。突出语调,在于体察诗中所表达的感情色彩,通过语调的升降、高低变化,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振,感受诗中的深刻韵味。如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前一句要读得平缓,“绝知”开始上扬,“要躬行”达到顶点,引导学生读出正确的语调,激起心中的共鸣,领会读书与实践的关系。
2搭配文、乐的和谐美
(1)打磨细节
古诗中描绘的一些细小的音效,在课堂上再现出来,让学生屏息倾听,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王维的《鹿柴》一诗,可以在静寂的课堂环境中播放轻微的脚步声、树枝摇摆的声音以及小虫鸣叫的声音,让学生理解轻微的声响更反衬出环境的幽静。
(2)搭配意境
音乐的的风格要与古诗的意境相搭配,比如王安石的《元日》配以欢快激昂的《春节序曲》,柳宗元的《江雪》可以配以低沉悠缓的二胡曲,而白居易的《池上》则可以配以简洁明快的儿童歌曲背景音乐。文境和乐境的契合,能够将学生很快地代入情境,体验诗中流露出的美感。
(3)音画整合
音乐与画面的整合,对于帮助生准确感受、把握全文的基调很有帮助。在乐声中观察,在画面前倾听,更让学生迅速把握住诗中的美。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黄鹤楼送别》一课时,笔者用多媒体展示了送别时的场景: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画面下配上古诗的字幕,再配以悠扬动听的古筝曲,让学生透过景色描写感受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3激发文、乐的情感美
诗文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结果,在教学中以乐而入情,通过音乐的衬托和渲染,领会诗人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振,从而领悟诗中的情感美。
(1)启情
用教师的情感去唤醒学生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通过音乐的渲染带着学生一同进入或欣喜或悲伤的情态。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自己去品味音乐,把握文、乐之间的共通之处,让自己的情感沉浸到音乐、诗文共通构建的情境中。
(2)入情
“入情”必须“披文”,扣住文中某些词句中所蕴含的强烈感情色彩,配以恰如其分的背景音乐,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如《赠汪伦》一诗中描绘了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选取二胡曲《送别》作为背景音乐,音乐中舒缓的韵律表现了离别之情,也衬托出汪伦对李白真挚深厚的友情。
(3)悟情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音乐声中让学生抒发自己的感悟,将学生的主观情感与诗中显露的客观景象互相融合,从而领悟诗中的意境之美。比如在教学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一诗时,笔者配以轻音乐《山水》,让学生展开想象并思考:
①诗人向童子问了什么?
②从童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想象到什么?
③诗人听了童子的回答,心里会想些什么?
在乐曲声中放飞想象的翅膀,让学生体会诗人对隐者的敬佩和羡慕之情,在欣赏了山中美景之后冲淡了怅然若失的心态,深刻感悟到诗中的情感美。
小学语文中的古诗教学为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提供了丰富且形象生动、具体且理性深刻的良好素材,通过形象的感知和心灵的触碰,向学生散播美的信息,渗透美的哲理。(责编 韦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