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田园城市:太仓筑梦城市化新征程
2013-04-29联合采访组
编者按:新型城市化是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城市化。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促进城乡一体化,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最新要求的关键举措。当前,我省城市化率已达6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多个百分点,实现了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并由此带动了城市整体功能的完善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化的发展质量,对于促进江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不断提升城市化发展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期刊发由联合采访组撰写的“现代田园城市:太仓筑梦城市化新征程”一文,与读者共同聚焦太仓人在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新征程中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
600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从太仓刘家港出发,“七下西洋”,传播中华文明,开拓海外贸易,开启了强国富民的寻梦路;
600年来,这里经历了多次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碰撞,先后走出了“中国居里夫人”吴健雄、中国新舞蹈先驱者吴晓邦、当代著名教育家暨交通大学创始人唐文治等一个又一个史有所载、领袖群伦的现代文明逐梦人;
600年后,先贤们的弘愿在太仓这片热土上成为现实:“城乡一体、产城融合、城在田中、园在城中、人在画中”的现代田园城市宏伟蓝图已经绘就,现代化的城乡一体“升级版”正在启航一太仓,筑梦城市化新征程。
一、把握大势、高点规划,蓝图引领城市梦
太仓自古素有“锦绣江南金太仓”的美誉,是江南丝竹发源地、娄东文化发祥地。改革开放以来,身处经济全球化和城市现代化浪潮中心的太仓,收获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工业农业同步发展,城乡一体协调推进,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社会事业日益繁荣,综合实力多年一直保持全国百强县前10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第2位,成为我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最强、开放度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样板之一。应该说,太仓已经迈出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关键一步。
面对全球经济大变革大调整,新一轮发展的道路应该怎么走、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在哪里?太仓作出了重大抉择:建设现代田园城市,以此为总抓手,统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进程,聚精会神地打造出一个富有太仓特色的现代田园城市来。在2011年6月召开的太仓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太仓市明确提出,要立足城乡统筹发展,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把太仓打造成既有现代城市功能、发达工商业,又有永久基本农田、优美田园风光,并体现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形成“城乡一体、产城融合、城在田中、园在城中”的现代田园城市。
科学构建城乡体系。太仓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未来的现代田园城市的特征:布局组团化,展开多中心、组团化、网络状的城市空间布局,中心城市和各组团城市均按高标准配套公共服务及市政基础设施,注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集成发展;环境田园化,将“山、水、田、林、路”融为一体,形成“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城嵌田园”的整体风貌;产业高端化,以“低能耗、低污染、高效能”增长为内涵,构建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新型工业为核心的高端产业体系,增强区域辐射能力;交通网络化,既注重快捷、立体、智能的机动化交通网络,又积极构建以自行车、步行为主的新型绿色低碳交通网络,实现贯通城乡、覆盖全域、配置均衡、功能完善的交通体系;生活人本化,重视“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乡土景观,维护和弘扬城市的人本文化。
突出城市发展特色。其一,太仓目前拥有40多万亩基本农田、388公里长江岸线以及丰富的湿地资源,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笔巨大的空间资源财富;其二,璀璨的娄东文化,孕育了太仓古典园林、千年古镇、众多文化遗迹以及流行于明清画坛300多年的“娄东画派”,这一切构成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其三,太仓已经具备良好的现代产业发展基础,已建成相当规模的现代工业体系,农业产业规模经营和农业园区集中度达70%以上,现代服务业增长迅猛发展,为建设现代田园城市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其四,太仓城乡基础设施已基本成型,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区域供水、供电、污水处理和信息传输等城乡合一的市政工程,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无论从历史基础还是现实条件来分析,建设现代田园城市,太仓都底气十足。
注重提升发展质量。一是以省政府批准的《太仓市城市总体规划》统筹空间布局、产业发展、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二是加快构建“一市双城三片区”的空间布局形态,基本建成以主城区为核心,港城为副中心,沙溪、浏河、璜泾三个中心镇组团各具特色的现代化新型城市;三是坚持“绿色、低碳、集约化”的城市建设理念,在规划上坚持“集约化”用地标准,构建紧凑型的绿色小城市来促进节能减排目标实现,在布局上坚持加大“工业向开发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引导人口、产业和各类要素的合理集聚,在交通上加快快速公交体系和绿道等慢行系统建设,倡导绿色出行模式;四是全面提升均等化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改善交通出行、社会养老、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条件;五是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计划,恢复田园环境之美,打造具有个性特色的城乡风貌。
现代田园城市的诗意蓝图、实现路径勾勒出太仓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起点上的新追求,可以说,太仓用建设现代田园城市来概括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与它的自然环境条件、历史文化传承高度契合,与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取向和城乡一体化的基本路径完全一致,与它的历史底蕴、人文特色和现代化的要求、目标高度融合。实践证明,在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征程中,太仓市正朝着既定目标稳步前行。
而今,太仓又迎来了政策叠加的发展机遇。5月6日,国务院公布《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以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区域规划;5月15日,江苏发布《关于贯彻落实(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的实施意见》。这一切,为地处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核心区域的太仓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太仓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实践,作为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中一个极具特色的典型,将丰富现代化的内涵,成为江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太仓样本。
二、城乡协调、产城一体,创新托举发展梦
现代田园城市是具有画面感的城乡一体化愿景,融合城市和乡村的各自特点,让市民既享有高品质的城市社会生活,又享有惬意的田园风光,是它的外在表象,深层次的内涵则是全面协调推进现代化。
创新驱动。近年来,围绕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太仓把科技进步与创新作为第一推动力,深入实施“创新引领”战略,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招才引智、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工作力度,积极构筑“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乡镇+创新型园区”的全方位创新体系,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强化科技、人才两大支撑,推动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科技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创新指数位列福布斯中国县级市第6位,荣膺“江苏省创新型试点市”。2012年,太仓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88.37亿元,同比增长27.6%,占规模工业比重的26.6%。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提高了发展竞争力和质量效益。
产城一体。城市与产业是相依相存、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城市有产业方显生机,产业因城市才有灵魂,太仓选择了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城市发展道路,不断强化产城融合的理念,做到时间上同步推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融合。现代田园城市规划“一市双城三片区”的空间布局,解决了太仓建设空间相对分散的问题,促成了城乡空间集聚发展、功能优化。主城,正在成为生态优良的宜居城市;港城,正在成为产业发达的港口城市。双城的优势互补,使太仓正在成为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三片的布局也很精当:沙溪镇,定位为历史文化镇、集文化旅游与工业发展于一体的综合型城镇;浏河镇,定位为对接上海、服务港口的滨江生活服务、生态休闲城镇;璜泾镇,定位为港口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港工业及生活配套完善的综合城镇。这样的布局和设置,有利于三个产业集聚的“新城”与港口开发深度对接,与上海同步构建、配套推进,实现产业的集聚发展。近年来,“一市双城三片区”的发展规划,以城乡空间的融合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全市产业布局由散到聚、产业规模由小到大、产业层次由低到高,形成了以国家级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要载体的产业发展格局。
城乡协调。建设现代田园城市决不是对乡村的收割、挤压,也不是以乡村的凋蔽为代价,其要旨在城镇和乡村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太仓充分发挥自身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国际化程度高的优势,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围绕这一目标,太仓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探索形成了园区化、合作化、产业化、农场化的发展模式,全市高效农业占比为67.6%,高标准农田建成面积达25.25万亩,连续六年被评为全省高效农业先进县(市);太仓市在全国率先发展合作农场,全市已组建合作农场100个,经营面积18.2万亩,太仓市的合作农场被誉为世界农业现代化的“第五种模式”。在富民强村方面,太仓创新推进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农民专业合作、投资富民合作、农村劳务合作,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据统计,2012年全市各类合作社可分配收益7.28亿元,入社农户平均每户收益8729元。
三、绿色经济,绿色生活。绿色绘就生态梦
去过太仓的人对太仓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字:美!
太仓确实美,天蓝、水清、树绿、洁净。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太仓空气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优良天数基本维持在95%左右,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始终保持100%。绿化率46%……这些生态指标背后,浸润着太仓人对现代田园城市执着追求的辛勤汗水。
生态太仓,让现代田园城市发展永续。太仓市坚持环保优先原则,把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推行领导责任制,建立了环保综合决策机制,从政策制定、区域开发到项目建设,推行环保一票否决制。与此同时,太仓还把签订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作为政府加强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与各镇、区签订《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将环保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之中。绿色发展理念的确立抬高了企业落户太仓的环保门槛。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往往被能源、环境等指标“拦”在门外,对那些已经入驻但对环境敏感性强、投资额大的建设项目,太仓也没有放松“警惕”,从项目开工就实施全过程监理,实现了环境保护的源头控制。
水韵太仓,让现代田园城市柔美多情。太仓枕江临海,河网密布,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为适应构建现代田园城市的要求,太仓全面推进污水治理工作,建成污水处理厂10座,总处理能力达17.5万吨/天,使全市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9.5%、乡镇85%以上的污水实现集中处理;从2012年年初开始,对全市847个自然村庄进行环境整治,还原了太仓乡村“白墙黑瓦、水清岸绿、小桥流水”的景象;今年又全面启动中小河流整治,逐步畅通“九横九纵”水系框架,对科教新城19.75平方公里区域内的水系进行整治修复,形成清澈流动的水系和水绕城、水穿城、水伴城的优美景观,提升了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
绿色太仓,让现代田园城市宜业宜居。在寸土寸金的城区,太仓人对绿化的投入一点也不吝啬,到处都是大手笔,投资2亿元对主干道进行绿化,各路的景观绿带宽度均在20米至50米之间,最令人赏心悦目的是大块大块的草坪,像丝绒般平铺在地上,高大的雪松与低矮的绿篱精致地点缀其间,绿得让人心醉。此外,太仓还见缝插针,在城市增添更多的以绿道、慢行步道、特色街道为内容的绿化开放空间,一个百步见景、千步见园、满城皆绿的园林城市正在形成;在广阔的农村,太仓开展农田整治、农田开发和农田标准化建设,不仅使农田连片成方,而且在农田周边加大绿化面积,提高绿化品位,已建成的26万亩高效农田将逐步扩展为江南水乡特色的现代森林生态系统,使现代化的田园风光更迷人。
四、以民为本、见物见人。百姓共享幸福梦
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劳有厚得……这是太仓绘制的现代田园城市幸福蓝图。为了实现这幅蓝图,太仓有着许多新的理念和制度设计。一直以来,太仓始终坚持以人的城市化为核心,把更多的公共资源投向社会民生事业领域,在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同时,让老百姓享有永续的未来,有对发展成果的全面分享,有精神方面的同步富足。
城市与乡村,普惠均等。近年来,在打造现代田园城市的过程中,太仓市已初步实现公共服务城乡一样全、公共服务设施城乡一样优、公共服务质量城乡一样好、城乡群众对公共服务一样满意。太仓城乡在全省率先普及了15年教育,教育的各项主要指标均达到发达国家上世纪末的水平,“双元制”特色职业教育堪称“全国样板”。太仓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100%,被世界卫生组织授予健康城市优秀实践奖,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为81.79岁,是全国首个富裕型长寿之乡。太仓市率先实现了医疗、养老、低保三大保障城乡一体,2011年以来,太仓市通过引入商业保险运作机制,建立覆盖全民的大病补充医保制度,初步形成了具有“基本+补充”特色的大病医保“太仓模式”。太仓城乡建立了完备的住房保障体系,实现了对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保障全覆盖。
物质与精神,同步富足。太仓在诗意般描绘“现代田园城市”时,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富足,还有精神层面的幸福感。为此,太仓坚持把文化建设作为打造现代田园城市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文化投入逐年加大,年递增率达45%以上,全市已形成“设施网络广覆盖、服务供给高效能、组织支撑可持续、保障措施管长远”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太仓还不失时机地启动以一大批重大文化工程项目建设,市图书馆新馆、博物馆新馆、文化馆新馆、大剧院和美术馆等相继建成运营和对外开放,全市六个镇相继完成文化中心的新建和改建扩建工作,分别拥有设施一流、功能完善的图书馆分馆、游艺娱乐室、展示室、多功能活动厅等,为城乡居民提供了便利的休闲娱乐新天地。
新市民与老市民,共建共享。如今,在太仓,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各种待遇和受惠改革发展的程度差异越来越小,几乎达到了不分彼此、没有区别的程度。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流动人口大量聚集太仓,现在太仓在籍人口是47万,而外来就业定居人员却超过了47万,新老太仓人的融合问题已上升为社会建设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太仓不断创新管理理念,从物质层面的平等、精神层面的尊重、管理层面的关怀以及服务层面的包容四个方面做好新老太仓人的融合工作,使外来人员享受“家”的感觉越来越具体,社会地位越来越高,享受到的各种服务越来越多,维护自身权益的各种帮助越来越直接。
在新的起跑线上,太仓人作出了重大而关键的历史选择。打造现代田园城市,使得这座长三角离上海最近的产业港口新城和人文宜居名城,城市化浪潮更加风生水起、美仑美奂,这说明,城市化绝不能机械克隆效仿外国的样板,也决不意味着城乡一样化。依形就势可以成城,依山傍水亦可成城,远离乡土的城是一种形态,城在田园之中也是一种诗情画意,总而言之,城市化不能没有对本地产业特质、风土人情、历史文脉的契合。
唯此,太仓现代田园城市的征程,才是一个创造美和温馨的过程,一个让老百姓诗意栖居的过程,一个城市化“升级版”的筑梦过程。
(采访组成员:陈建生、戈尚达、陈雪嵘、刘菊、王伟刚、朱慧、金雯、叶荣宗、许筠 执笔:金雯)
责任编辑:金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