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起点上促进苏中崛起
2013-04-29罗志军
罗志军
苏中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板块概念,提出来的时间并不长。本世纪初,省委、省政府在谋划江苏“十五”发展时,为了更好地加强分类指导,依据区域发展不平衡、梯度特征明显的省情实际,重新界定了苏南、苏中、苏北三大经济区域的范围,将南京、镇江纳入苏南板块,将长江以北的南通、扬州、泰州沿江三市从“大苏北”中划出,作为一个整体明确为苏中板块,分别提出了“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的目标。此后,不断加大对苏中发展“釜底加薪”的支持力度,并在2003年启动实施沿江开发这个战略性工程,为促进苏中崛起提供动力源和增长极。十年来,“八百里江岸起宏图”,我省沿江地区现代产业加速集聚,城镇建设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当初构想的国际制造业聚集带、滨江城市带、大江风光带初步展现,成为江苏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准确把握苏中板块的“形”与“势”
借力沿江开发这个“主引擎”,苏中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发展之“形”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区位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形成了完善的公、铁、水、空综合运输网络,特别是随着润扬大桥、苏通大桥、泰州大桥、崇启大桥等过江通道和沿江高等级公路、扬州泰州机场的建成,长江天堑已变通途,接轨苏南、面向国际的生产要素流道全面打通。经济增长势头强后劲足,地区生产总值10年年均增长14%,在全省各地发展都比较快的情况下,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提高了0.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4.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具有较强的增长后劲。产业层次逐步向高端攀升,二三产业比重10年提高7.5个百分点,培育了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海洋工程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销售收入占到全省的17.6%,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城镇化率去年达到58.5%,10年提高18.7个百分点,中心城市初具规模,南通成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扬州获得联合国人居奖,泰州创建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去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7095元、128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高675元;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乡养老、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十一五”减排任务超额完成,“十二五”头两年四项污染物减排达到时序进度,地表水和空气质量总体好转;10年造林面积395.7万亩,林木覆盖率从2002年的9%提高到去年的20.8%。苏中的发展变化之“形”中,也透着苏中人民的奋发进取之“神”。现在的苏中大地,创业创新创优蔚然成风,自信自立自强深入人心,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所有这些,都为苏中新一轮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财富。
善弈者谋势。站在新的起点上,苏中发展朝哪里去,走什么样的路,这需要我们不仅对自身的发展态势有一个准确的把握,而且对所处的省内外、国内外发展大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以此为背景来审视未来的发展。第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中央对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决定了苏中未来的发展不能惯性依赖走“老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格局正在进行深刻的大调整、大变革,全球产业分工和资本要素流动方向呈现出新的态势,外部经济环境偏紧的状况短时间难以改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深化改革开放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对科学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苏中的不断发展,用地紧张、资源环境制约、社会矛盾多发等“成长中的烦恼”也越来越多。面对外部环境的硬约束、科学发展的更高要求和自身发展的更高难度,我们必须从固有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从传统的发展模式中摆脱出来,以创新的理念和思路,积极探索苏中发展的新路子。第二,国家战略的实施和区域经济地理的重塑,决定了苏中未来的发展不能自我封闭走“窄路”。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和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三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将产生巨大的辐射带动效应和溢出效应。国家又在规划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促进中部崛起的关键之举。这些国家战略的实施,必然会带来区域经济地理的重塑,使苏中既面临着多重的难得机遇,也直接面对着更加激烈的区域竞争。只要我们以开阔的视野和思路,主动对接、积极参与、深入挖掘,就完全可以在融合中分享机遇,在互动中借力发展。反之,如果眼光只盯着自己,对区域发展格局的变化、对面临的机遇缺乏把握甚至逆势而动,只会事倍而功半,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危险。第三,“两个率先”目标内涵的丰富拓展完善和“八项工程”实施的深化,决定了苏中未来的发展不能急于求成抄“近路”。无论是“五个新”的内涵要求,还是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两个指标体系的充实提升,最核心的一条是强调更加务实的举措和过硬的成果。如果把立足点放在追求过快的增长速度上,不仅违背经济规律,而且会加剧已有矛盾,带来诸多风险。对苏中来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不断提高全面小康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对照新修订的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着力补缺补短补软,绝不能以平均数掩盖大多数,绝不能以数字达标代替群众感受,宁可发展速度慢一点,也要把基础打得更加扎实一些,不能在基本现代化建设中再回过头来补全面小康的课。我们一定要辩证分析、准确把握发展形势的变化,因势而动、顺势而为,把苏中的发展放在新的时空背景中来谋划,放在全省“两个率先”的大局中来推进。“苏中崛起”,绝不是单纯追求增长速度,而是以质量效益为前提,实现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整体提高;绝不是光有经济发展的单兵突进,而是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现各项事业发展水平的全面提高;绝不是以要素投入为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发展,而是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为主要特征,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显著提高,在科学发展中实现苏中崛起。
纵观苏中板块发展变化之“形”,把握宏观环境背景变化之“势”,我们对苏中新一轮发展大致可确立“两步走”的目标:第一步,用5年左右时间整体达到省定新的全面小康指标要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赶上全省平均水平;第二步,在此基础上再经过5到10年的努力,全面融入苏南,总体上达到长三角核心区发展水平,从而在全省区域格局中更好地发挥承南启北、辐射带动的作用。
科学谋划苏中崛起的“计”与“策”
融入苏南、融入长三角核心区,是苏中未来发展的战略取向,也是促进苏中崛起的根本之计。对于苏中来讲,融合发展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关键词”。从世界区域发展的成功经验看,融合发展是规律性趋势。从确立苏中板块的战略意图看,目的就是要在南北区域之间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传导纽带,更好地带动苏北,实现省域范围内的协调发展。从苏中三市的发展实践看,融合发展已成为自觉追求。无论是谋划发展战略和思路,还是推进具体工作,苏中三市都把融合发展作为追求和指向。扬州与南京和镇江的同城化,泰州与无锡、常州的对接,南通与苏州的对接,苏中三市与上海和长三角的对接,说到底都是在推动融合发展。同时,苏中三市也都根据各自的基础和条件,注重特色发展,扬己所长、发挥优势,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竞争力。
从苏中整体上来说,推动融合着重要从“沿江、沿海、沿边”三个层面来展开:一是苏中沿江地区要成为融合发展的先行区。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层次,着力建设产业升级的创新地带和生态文明的绿色走廊,与苏南沿江地区有机融为一体。进一步加强区域间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过江通道和城际轨道交通的建设。围绕构建城际“一小时通勤圈”,最大限度释放长江两岸“同城化效应”。二是苏中沿江沿海地区要成为接受上海和长三角核心区辐射的先导区。要充分利用紧邻“大上海”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推动跨江融合、江海联动,放大沿海开发国家战略的效应,积极主动接轨上海、服务上海、融入上海,在更大范围内寻找和利用发展资源。三是苏中“沿边”地区要成为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突破区。要加大对与苏北接壤或者叫结合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多做釜底“加薪”的事,着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加快壮大县域经济,使之跟上苏中整体发展步伐。要通过“三沿”联动来做大做强“金角”、“银边”,带动苏中腹地发展,使苏中加快融入苏南、融入长三角核心区。
在苏中崛起这篇大文章中,苏中三市如何找准目标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写好自己的章节?最根本的在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向改革要“红利”、向创新要活力,增创特色发展优势。省委、省政府借鉴支持苏北发展“一市一策”的做法,对苏中三市每个市确立一项综合改革试点,作为体制机制创新的平台。南通要抓好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创建。发挥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的叠加优势,尽快融入长三角核心区第一方阵。要加强陆海统筹发展的规划和设计,处理好岸线开发与腹地开发的关系、陆域开发与海洋开发的关系,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城市布局、海洋开发以及生态建设,促进陆域经济与海洋经济良性互动。扬州要抓好跨江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主动顺应宁镇扬同城化发展的趋势,在全面对接、跨江融合上迈出更大步子。按照建设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这个目标,不断提升扬州的经济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对外吸引力。泰州要抓好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在以产业转型带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上取得重大突破,加快建设现代产业名城,尤其要把泰州中国医药城建设作为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尽快把中国医药城建设成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核心区和转型升级先导区。总之,在苏中新一轮发展中,苏中三市肩负着共同的使命和责任,具有各自的优势和条件,要各展所长、竞相发展、勇于争先,努力争当苏中崛起的“领头雁”。
全面提升苏中发展的“质”与“量”
今后一个时期,苏中发展面临着提升质量和扩大总量的双重任务,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紧扣主题主线,全面落实“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协调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着力在转型升级、彰显特色、增创优势上下功夫。
1.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抓好四个方面:一是坚持走创新驱动的路子。更加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启动建设一批与苏南合作的协同创新基地,不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更大力度推进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健全政产学研金合作机制,着力建设沿江沿海科技走廊。二是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按照错位发展、差别竞争的思路,进一步细化定位,向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有位置、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一批龙头型、旗舰型企业集团。三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互动并进、融合发展,加快发展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积极打造服务业集聚区,在促进制造业特色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服务业的特色发展。四是推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进一步创新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和机制,把“统”的优越性与“分”的积极性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现代农业科技与地方特色产业结合起来,用实践回答好“农业的出路在哪里”这个重大课题。
2.推动城镇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相同步。重点是提高中心城市的“首位度”,强化龙头带动作用。坚持产城互动,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城市发展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城市的综合承载、配套服务、产业支撑和辐射带动能力。提升城镇化质量,促进内涵式发展。坚持速度与质量相统一,速度服从质量。要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方向,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做强县域经济这个重要载体。要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抓手,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培育优势产业,推动县城扩容提质,促进中心镇差异化发展。
3.坚持扩大开放与增强内生动力两手抓。苏中发展开放型经济不能简单复制苏南以前的出口导向模式,必须探索新形势下扩大开放的新路子。坚持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加快吸纳生产要素,集聚优质发展资源。加大与苏南、上海等地合作共建园区力度,探索建立共建共享、合作开发的新模式,完善合作共建的市场化机制,吸引苏南、上海的优质产业向苏中转移。在集聚外部资源的同时,又要着力增强内生动力。迅速壮大民营经济这个“主板块”,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优化服务,改善环境,加快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龙头带动作用明显的民营大企业大集团。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热情,让更多的人实现创业梦想。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大力培养和引进高端领军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实用技能人才,以人才优势构建发展新优势。
4.把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顺应百姓期盼,既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迫切最关心的问题,又注重制度安排、形成长效机制,深入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六大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民生“五有”水平。着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做好群众工作、驾驭复杂局面“三个能力”,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程,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全省建设平安中国示范区作出积极贡献。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一个地区的未来。现在苏中正处在工业化的加速期,尤其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认真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的发展空间。沿江发展的“三带”目标中,产业带建设成效显著,城市带建设也在加快推进,但“大江风光带”建设还有很大距离。要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严守生态红线,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真正把沿江地区同时建设成“经济走廊”和“生态走廊”。当前,人民群众对环境污染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抓紧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全面加强水、空气、土壤污染治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对过去上的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小化工项目,该关的关,该转的转,同时坚持加强监督管理和推进综合利用并举,有效治理秸秆焚烧等环境污染问题。苏中村庄环境整治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深受群众欢迎。但也要看到,一些地区河网密布,有的村庄交通不便,比较偏僻,加上镇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环境综合整治的任务还比较重。要按照总体规划,扎扎实实加以推进,并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使苏中村庄面貌有一个更大的改变。
苏中的发展事关全省大局,是全省上下的共同责任。省委、省政府将专门成立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汇聚各方力量,形成推动苏中发展的强大合力。多年来,省级机关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对苏中的发展给予了有力的支持。要继续加强对苏中的政策支持、工作指导。苏中发展有今天的局面,与苏南的帮助密不可分,同时苏南也在融合发展中赢得了机遇。希望苏南继续加强与苏中的合作,在园区共建、产业转移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苏北要抓住机遇,与苏中协作互动、共享成果。实现苏中崛起,最根本的还是要靠苏中广大干部群众立足自身、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人活精气神”,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决定—个地区的发展状态。要清醒地看到发展差距和存在问题,忧思奋起、砥砺奋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破解发展难题,开创发展新局面。要大力弘扬“三创三先”精神,不比政策比工作,不比条件比干劲,不事张扬、悄然进取,努力在新一轮发展中争先进位。对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举措,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力度,要有“钉钉子”的韧劲,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要以正确的政绩观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多干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事,不搞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向上攀登。责任编辑:杭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