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师如何注重传统文化教学

2013-04-29吴颖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谚语对联普通话

吴颖

当今社会,随着各种文化思想的涌动,不少学生淡化、漠视了我们厚重的传统文化。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自觉注重传统文化教学。

一、扩展阅读范围,诵读国学经典

新课标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诵读古代国学经典,接受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从而提高道德修养。诵读《三字经》可以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懂得感恩父母、报效祖国。学习《百家姓》,学生能够了解每一种姓氏背后精彩的故事,产生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集体自豪感。《弟子规》从饮食起居、坐卧行走、言语举止等小事入手指导,避免了空泛说教,彰显出仁、义、礼、智、信的高雅要义,引领学生趋利避害、扬善去恶、见贤思齐。

不过,国学经典中某些观点与思想难免与现代精神有冲突,这需要教师按照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二、推广使用普通话,规范学说河南话

推广和使用普通话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说好普通话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而河南话是中原方言的代表,它通俗简练、含义丰富,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是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河南话里有不少词汇将会被人们遗忘。因此,河南人在使用普通话的同时,还是要会说河南话,别让我们的河南话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学说河南话,没有规范的现成教材,主要是通过人们的口口相传。教师在规范引导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河南卫视第九频道的《说说咱嘞河南话》栏目。这个栏目是我们河南话的大舞台,专家讲解很地道,还会播出生活剧,形象生动,好学又好用。

三、加强对联教学,做好谚语传承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它声韵协调,读起来朗朗上口,是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联教学,可以按以下步骤去做:(1)联海拾贝。引导学生收集并整理经典对联,积累素材。(2)搭台交流。为学生搭建对联交流的平台,开展优秀对联评选活动,让学生将平时积累的对联进行展示和交流。(3)组织游戏。鼓励学生尝试口头吟联作对,进行友好比賽,要玩得雅致有趣。(4)应用训练。在学生熟悉对联知识和掌握大量对联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编写实用对联。如为春节编写春联,为开张、庆典、生日编写贺联,为爷爷奶奶编写寿联等,让对联成为日常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谚语是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是人民群众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可是现在不少谚语都面临着传承方面的严峻考验。所以,教师引导学生收集、整理和使用谚语就显得特别重要。

谚语的收集比较容易,可以从课内外阅读物中零星获取,也可以上网集中查阅。可是要想熟练使用谚语,还需要有一个强化学习与巩固的过程。像《九九歌》中的“三九、四九冰上走”,学生只有在经历了寒冬之后,才会有深刻体会。而像“菊花开,种小麦”,学生只有在深秋时节到田间地头去,亲眼目睹农民在野菊飘香的季节里辛勤劳作的情景,才会对冬小麦的种植时间铭刻在心,运用起谚语来才能得心应手了。

四、强化写字训练,认真写好汉字

汉字作为我们的母语符号,已经传承使用了几千年。可是不少学生书写汉字都做不到规范、端正与整洁,更不要说格调了。更有甚者,错别字连篇,某些不伦不类的网络用语高频率出现。所以,学校要强化写字训练,让学生写对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练好书写基本功。这要从三个方面来做:(1)保证写字课时间。用充足的时间辅导学生学习汉字的书写特点和规律,进行足够量的练习。(2)重视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指导学生坐姿要端正,捏笔要稳,运指要灵活,在书写过程中要聚精会神、心无旁骛。(3)教学书写毛笔字。开展毛笔字的书写教学,用毛笔书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汉字的造型美、含义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鼓励学生对名家的书法作品进行临摹,探寻书法的技巧所在,循序渐进,熟能生巧,初步形成个人的书写风格。

总之,继承祖先所创造的文明,引导学生在多元文化里走出独特的传承之路,不迷失自我,是我们语文教师所肩负的神圣使命。

(责 编 莫 荻)

猜你喜欢

谚语对联普通话
养生谚语也要“更新升级”(上)
说说谚语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17
对联知识小问答
自对在对联中的作用
我怎样教写对联
『对联』一词的出处有了新发现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