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切忌“为情造情”
2013-04-29周慧娟
周慧娟
我们知道,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总是离不开情感,因为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是语文教学的精髓。因此,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师都重视在课堂上“以情唤情”“读中悟情”“以情感人”。然而,由于一些教师认识上的偏差与教法上的简单粗糙,导致课堂教学陷入了“造情”的误区,难以收到感人的效果。以下教学现象就很值得我们去反思。
一、设境造情——“情”“境”分离两张皮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不同,人的心境也就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大多会精心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以激起学生真切的体验,引发他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促其更加投入地朗读、读通、读懂、读出情感。创设情境最重要的一点是“情”与“境”的有机融合,即言、形、情要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融情入境,触景生情。可有些教师由于未能深挖教材,没能很好把握文本的情感脉络,也未能准确抓住情感的切入点、勾连点、升华点,因此在创设情境时,就出现了“情”“境”分离的现象。
如老舍先生的《草原》一文,结尾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收笔,意境优美、情意绵绵的诗句,给人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某位教师在此设计了一个表演环节:十几个学生分为两组,分别扮演主人和客人。设计目的是通过学生表演再现当时蒙汉两族人民亲如一家、情同手足的情形。只见课堂上参与表演的十多名学生面对面站成两排,有的相互拘谨地握手,有的频频挥手,有的反复说着“再见”,还有的嬉笑着拥抱在一起……下面的同学自然是笑成一片。
表演是创设情境的途径之一,但并不是所有文本中的情境都可以再现出来。即使是可以呈现的也要考虑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和途径,否则,学生难以“入境”,更难以“生情”。以上案例中采用表演再现情境的方法就不够恰当。这两句诗情景交融、诗中有画、意境优美,仅凭学生简单的表演根本无法再现当时的情境,使“情”和“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也就无法引发学生“触景生情”。而如果借助图画或图像再现情境,再加上音乐渲染气氛,让学生边看边展开想象,继而畅谈感受,可能效果要好得多。
情境创设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主体阅读意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丰富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使语文学习的过程始终趣味盎然。综观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创设情境的途径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联系生活展现情境、运用实物演示情境、借助图画或图像再现情境、播放音乐渲染情境、角色表演体会情境、运用语言描绘情境、设置问题拓展情境。在实际教学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并选择什么时机呈现,则要求教师根据具体的课文内容、语言环境、情感基调而定。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研透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找好教材和学生生活经验、社会体验、情感世界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在读中明理悟情。
二、为情造情——误将感情当技巧
真实是课堂的生命,情感的魅力也在于它的真实性。但是一些教师为了以情感人,在语文课上忙于煽情、造势,误把感情当技巧,忽略了学生的真情实感,忽略了学情,其结果自然会是无病呻吟或自作多情。比如有的教师在讲授描写春天的文章时,特意穿上纱裙扮作春姑娘,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载歌载舞,演奏乐器,语文课俨然变成了教师的才艺展示。
教学是一门艺术,应该是一种无痕的教育。那种机械照搬、过分追求教学形式和技巧、刻意营造虚情假意“情感围场”的教学,都是我们应该摒弃的。对此,窦桂梅老师曾经鲜明地指出:语文课堂情感的大敌便是“为情造情”的“矫情”之举。有时,教师为造情而“秀一把”,其效果远不如让学生老老实实地去接触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自然地“感于内而形于外”来得好。那种置文本于不顾,一味借助外在的煽情来调动学生情感因素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最基本的教学手段就是让学生直接接触文章,诵读文本,感悟文本,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实践活动把握文体言语的内在精神。因为思想感情是贯穿在语言文字之中的,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必须带领学生经历语言文字学习的全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当然,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文章,为了以情激情、以情唤情,适当选用一些煽情之举也未尝不可,但一定要把握时机和火候,讲究方式和手段。如果教师的烘托与激情演说过多,反而会挤占学生潜心品文的时间,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真切感悟。
(责 编 木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