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评价方式挖掘学生语文潜能
2013-04-29轩明
轩明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甄别、选拔、激励和发展等多种功能,正确的评价能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况,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学业水平与发展需求。并特别提出,语文课程评价重在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热情,并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上的优势和不足。基于以上理念,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评价方式,使课程评价真正成为挖掘学生的语文潜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最有效的“助推器”。
一、语言激励
激励如同和煦的春风,往往能给学生带来慰藉,鼓舞他们继续表现。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时,要尽量多使用鼓励语言。
在指导学生诵读《杜甫诗三首》时,我点了一个平时不爱发言、成绩一般的学生刘阳。他读得很认真,嗓音也很好,但诵读技巧明显不够。他读完之后,坐了下来。我很诚恳地对全班同学说:“大家感觉到了吗?其实刘阳同学的音色非常好!”一些学生点头表示赞同,我继续说:“其实他有当播音员的天分,因为技巧可以练,但音色多半是天生的。”刘阳没想到我给了他这么高的评价,不由“哇”地叫了出来,还有学生鼓起了掌。这时候刘阳的脸上流露出欣喜而羞涩的表情。我借机说:“同学们一定要发现自己的潜力,并且相信自己,很多别人能做到的事情你们也一定能做到!”很多学生不禁暗暗点头,有的不由得把目光转向刘阳。我趁机对刘阳说:“刚才你读得不错,但技巧上还有欠缺,节奏停顿不够,杜甫的感情也还没有表达出来,能否再为大家读一遍《登高》?你要相信你的能力,我们也相信你能读得更好!”这时候已经有学生鼓起掌来,此时刘阳充满信心地站起来朗读,果真在技巧和感情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从此这个孩子就特别喜欢朗诵,成为我们班的“诵读人才”之一。
这就是激励的力量。教师发现学生的潜力,并称赞和激励他们,往往会让学生倍感欣喜,获得被肯定的快乐,充满自信。
二、评价要注重引导,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学评价的重点是过程而非结果,即使学生的回答十分精彩,我们也不能仅以一个“好”字下结论。如果学生回答不到点子上,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启发。
在学习杜甫的《登高》时,我给学生出了一道思考题:比较“渚青沙白鸟飞回”和“渚红沙黄鸟飞来”哪个句子好,为什么?一个学生站起来重点说明了“青”和“白”用得好。我说:“你说得很好,但是‘青和‘白用得好,那么‘紅和‘黄呢?”他说不好。我问原因,他思考了一下说:“颜色上不好。”我说:“为什么不好?”这时候已经有同学在小声说:“和意境不符。”他明显眼睛一亮,然后非常细致地谈到了冷色调、暖色调和整体意境的关系。
我趁机提醒学生:鉴赏诗歌时,一定要首先考虑意境、意象,而意象的色彩往往能表达出不同的感情。然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两句诗还有哪些地方不同?”这时候有学生叫道:“‘来和‘回!”我问原因,她答不上来。我问学生:“‘回为什么用得好,它在文中是何意思?”学生说是“飞回来”,我问:“鸟飞走了吗?前面哪句话告诉我们它其实很难飞走?”学生恍然大悟:“风急天高猿啸哀。”这时学生就非常轻松地想到“回”是“回旋”之意,即上上下下地飞,却很艰难吃力的样子。
这时候我总结道:“所以,同学们进行诗歌鉴赏时,首先要学会比较,考虑问题要周到;其次要学会鉴赏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最后要学会结合上下文去推敲字意。”说这一番话时,学生听得很认真,频频点头。可以说教师通过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引导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魅力和意义。
三、评价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在学习《苏武传》一课时,我曾经问过学生:“如果你是李陵,你会不会投降?”很多同学竟然异口同声地说“会”,我又问:“那你是苏武呢?”学生又回答说“会”。当我问原因时,很多学生纷纷答:“太苦了!”“皇帝太昏庸了!”“李陵没路可走了,不投降不行了!”学生的回答中透露出他们畏惧困难的心理。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说:“汉朝和匈奴的矛盾在当时是民族矛盾,也就相当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和日本的矛盾。你们能轻易地就向日本人投降吗?很轻易地就愿意做汉奸吗?”一提到抗日战争和日本人,学生马上就义愤填膺起来,纷纷喊道:“不投降!”“我们决不投降!”
接下来,我让学生分组讨论苏武不投降的原因,旨在通过对学生回答的评价,让学生发现苏武人性中的光辉,引导学生像苏武一样,坚守节操,直面困境,热爱祖国。可以说,教师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和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引导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的成长起到了指导作用。
(责 编 流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