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评析
2013-04-29胡怀东
胡怀东
当今社会,学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面对父母期望的压力、面对纷繁复杂的考试压力、面对今后就业的压力……这些压力迫切需要得到减轻或者消除。因此,体育课便成了中小学生特别钟爱的一门课程。但是,学生往往在课外活动中表现得生龙活虎,但在体育课中却死气沉沉,甚至会出现许多学生请假或逃课的现象。仅仅运用教育升学的压力来解释这种现象显然没有说服力,教师必须从体育教学的本身来寻找原因。
一、体育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有些学生把体育课当作玩乐课。事实上,体育课是一门课程、一门学科,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1.填鸭式的教学
体育是一个教育过程,在“为什么教”“教什么”“谁来教”“在哪教”等方面都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但目前我们的体育教师只知道教学中一味地向学生灌输,不管学生能否接受、理解、消化,极力地抹杀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感觉到体育教学的强制性。
2.目标问题
我国现行的体育教学大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在体育教学中,重生理、轻心理,重整体性教育、轻个性培养,忽视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现象比比皆是;教学目标设置得太空泛、太笼统,目标的衔接没有体现层层递进的原则;在目标的设立中,各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基本相似、内容重复、无侧重点,而且目标只重视学生目前的发展,忽视学生未来的发展。这些问题都会使教师失去明确的教学目标,会使学生从心理上远离体育教学。
3.内容竞技化
在我国现行编写的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太多,且大多数内容都是按照竞技化标准来要求教学的,这就导致大部分学生完不成规定的要求,大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多教一些有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内容,适当地讲授一些体育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引入一些趣味游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娱乐中得到锻炼。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将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4.终结性、绝对性的考核标准
《体育合格标准》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对体育教师来说并不陌生,无论教师教什么内容,学生的能力如何,最后都要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测验,并且测试成绩在体育课的评分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种评价标准容易使教师和学生都带着功利性思想上体育课,难以实现评价的目的,而且严重挫伤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不利于改进教学,也不利于激励和监督学生进一步学习。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考核的良性反馈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在体育考核中一些学生尽管刻苦锻炼,却难以获得较好成绩,而有些学生单凭先天身体优势就可以取得优异成绩的不合理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应从教育评价出发,不但要看学生的考核成绩,更要重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进步幅度和努力求知程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切合实际的评价,都能从评价中发现新的目标、产生新的动机。
二、建议
改变原有的体育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运动中真正体验到运动和学习的乐趣,笔者认为,当前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在观念上,应该向“健康第一”转变,向终身学习转变,向主动学习转变,向思辨创新性学习转变;②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要把人文性与科学性有机结合起来;③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关注学生的运动习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④课程管理体系应从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课程管理体制;⑤教师应重视评价体系的科学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方法的人性化;⑥优化师生关系。如果能做到这几个方面,教师将会逐渐形成“体育课是协助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课程”的观念。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