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亲密接触”

2013-04-29缪红军

知识窗·教师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莫高窟敦煌工具

缪红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是要求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工具、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后而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下面笔者以《莫高窟》为例,谈一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创设情境,建立感知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敦煌是一个未知的世界,如果光凭课本上的文字描述,学生很难对敦煌建立起感性的认识。因此,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图,使学生了解到在我国西北部有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城市。接着,笔者再播放音乐,让学生们一边聆听带有异域风情的音乐,一边朗读课文,然后再欣赏敦煌莫高窟的辉煌历史。信息技术与教材内容的整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与敦煌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

二、多元品读,交流感悟

阅读是学生个人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体验。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阅读教学,笔者通过多种形式和不同层次的阅读,让学生读出情、读出神、读出味、读出个性,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把课文内容、课文中的情感和价值观进行内化,从而使学生产生了独特的情感体验。

“细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敦煌莫高窟的辉煌吗?”笔者以此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谈认识。在学生阅读和思考之后,笔者先要求学生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收获,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这样把整体优化的教学内容运用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维互动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情感,而且通过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通过纵情的朗读,逐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三、拓宽视野,发展能力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查找和搜索敦煌的相关资料,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培养了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另外,讲完课文之后,笔者又组织学生举行了一次“模拟参观莫高窟”的活动,要求学生用胶泥、粘土或其他材料制作彩塑,绘制壁画;或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已制成的展品,把课文内容改写成导游词;或布置好展品,让一位学生当导游,其他学生当游客。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和提高。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是推动语文课程改革的有利工具。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与语文教学进行整合,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1.改变了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很小,课堂也缺乏活力。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如何适应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成为新时代的主人呢?因此,有意识地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探究,使语文知识向课外延伸,通过协作和对话等形式让学生学会、会学、乐学,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掌握了学习工具

通过整合,把语文与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认知工具,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这一现代化的学习工具,这对学生主动学习、终生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培养了自主能力

教师要敢于和善于给学生必要的、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只有拥有了充分的时间,学生才能产生奇思妙想,才能让创新意识有萌芽的机会。在网络环境下,发挥多媒体及网络交互性强、资源丰富的优势,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自主建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泰山小学)

猜你喜欢

莫高窟敦煌工具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亮丽的敦煌
绝世敦煌
莫高窟,走过千年
莫高窟第245窟主尊定名考
“巧用”工具
莫高窟第445窟的造像组合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