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代文艺》与郭沫若的戏联

2013-04-29林夏

河南教育·高教 2013年7期
关键词:革命战争周扬茅盾

林夏

1936年7月20日,在上海出了一本《今代文艺》,月刊,十六开本。侯枫、王萍草、金容编辑,今代文艺社出版,今代书店发行。共出三期。

侯枫(1909—1981),原名侯传稷,字升廉。笔名尚有廉生、倩红等。广东澄海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秋到上海,改换名字考入暨南大学文学系,并做地下工作。1930年组织暨南剧社,同年加入左翼戏剧家联盟。1934年赴日本学习,次年冬天回国。曾创办联合出版社,先后编辑《东方文艺》《今代文艺》《战时戏剧》《戏剧前线》等刊物,从事进步文艺活动。抗战期间,致力于戏剧工作。1949年后,先后在新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国戏剧家协会广西分会、广东分会任职。

《今代文艺》的作者、译者以左翼为主,但较为宽泛,有郑伯奇、许幸之、林林、梅雨、番草、覃子豪、杨骚、臧克家、金丁、柳倩、舒群、张春桥、郑振铎、芦焚、赵景深、列躬射、韩侍桁、缪崇群、路易士、杜衡等。刊发的文艺作品大都以抗战为题材,揭露敌人的侵略罪行,表现民众的英勇斗争。第一期出版时值高尔基逝世,组织了“特辑”纪念,第三期又有“‘九一八纪念特辑”。编者说:要“用一支笔杆,写出我们所要说的话,藉以唤起尚未心死的同胞,团结起来作争求中华民族生存的斗争”。(《编者的话》)

1936年上海左翼作家鲁迅“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和周扬(周起应)“国防文学”两个口号的论争激烈,影响很大。这年9月出版的《今代文艺》第三期封面要目中,彩色大字格外突出的是两个标题:郭沫若的《戏论鲁迅茅盾》和徐懋庸的《还答鲁迅先生》。

《戏论鲁迅茅盾》不是一篇文章,只是郭沫若手书的一副联语:

鲁迅将徐懋庸格杀勿论 弄得怨声载道

茅盾向周起应请求自由 未免呼吁失门

沫若戏拟 一九三六年九月夜

联语的内容有关两个口号的论争。1936年2月,周扬等人正式把“国防文学”作为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口号提出。之后,有人赞同,有人反对。5月,胡风发表的文章中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从而引起周扬、徐懋庸等“国防文学”论者的反对,论争由此而起。7月,第一卷第二号《文学界》刊登了鲁迅《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鲁迅说:“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发展,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在现在时候的真实的更广大的内容。”“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正如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口号一样,大概是一个总的口号罢。在总口号之下,再提些随时应变的具体的口号,例如,‘国防文学‘救国文学‘抗日文艺……等等,我以为是无碍的。不但没有碍,并且是有益的,需要的。”同期,茅盾的《关于〈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支持鲁迅对“二口号之非对立而为相辅,对‘国防文学一口号之正确认识”。《文学界》在刊载鲁迅、茅盾的文章时,却加了一个《附记》,强调“国防文学”已被全中国的文学界“正确地接受,热烈地拥护”,“成了现阶段的中国民族革命战争文学的中心口号”,指责“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理论基础显然犯了错误,又“大背‘统一战线的原则”。《文学界》的主编是周扬,《附记》所言应是周扬的意见。8月,第一卷第三号《文学界》又组织了个“国防文学”的特辑,刊发的17篇文章中有16篇赞成“国防文学”的口号,只有茅盾的《关于引起纠纷的两个口号》一篇肯定两个口号可以同时存在,希望“即速停止文艺界的‘内战,并且放弃那种争文艺‘正统,以及以一个口号去规约别人,和自以为是天生的领导者要去领导别人的那种过于天真的意念”。即使如此,周扬还在同期发表了《与茅盾先生论国防文学的口号》,予以反驳,明确表示:“‘国防文学是文学上的统一战线的口号”,“我们不必在‘国防文学的口号之外另提别的口号,自外于文学上的统一战线的运动”。8月1日,徐懋庸给鲁迅写信,攻击鲁迅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措辞激烈,口气狂妄。鲁迅抱病写了《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刊载于8月15日出版的《作家》,全面地批驳了徐懋庸的种种非难。他指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比“国防文学”口号“意义更明确,更深刻,更有内容”。两个口号虽然有差别,但是可以并存。论争大体在9月基本结束。

郭沫若时在日本,他是反对“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支持“国防文学”的。联语虽然是戏谑揶揄的口气,但反映了他的基本态度。

《今代文艺》刊出联语时是单页插入,联语的背面为金祖同写的“后识”:“(九月)二日午后,沫若先生到我寓里来,天气很热,喝着冰,谈起最近国内文坛的纠纷,他说:‘我虽处身海外,倒也看得清楚。我问他:‘清楚得如何?他就提起笔来,戏拟了一联:‘鲁迅将徐懋庸格杀勿论,弄得怨声载道;茅盾向周起应请求自由,未免呼吁失门。写完了,就向我说道:‘这就是我的观点。等不及我再问,他就掷笔打着哈哈去了。我觉得这虽是沫若先生的戏作,倒也很有意思,所以赶紧偷偷的寄给《今代文艺》发表,因为我们在国外的人,也是常常惴惴的妨有文坛的吴三桂出现呢,不知沫若先生见到,亦将恼我多事,发表他随便写的游戏之作否?好在沫若先生的《消灭口号战争》和《蒐苗的检阅》两文,都已寄到国内,如无意外的阻碍,大家不久总可看到,就拿此联作个调剂严肃空气的插曲吧。”文章至此似已做完,不料结尾却笔锋一转,把茅盾当作了“靶子”:“茅盾先生最近写了一封长信给沫若先生,我在他寓里看到,大致是劝他对此番论争,不要发表意见,以免为‘仇者所快,似乎是动以大义。不知茅盾先生连续发表的反周起应先生的论著,就不是‘为仇者所快吗?国亡无日,再没有比团结起来救国更重要的事,我看这些不必要的手段,还是赶快的停止了吧!”

金祖同(1912—1955),笔名有金且同、殷尘、疾雨等。浙江嘉兴人。这时与郭沫若同在日本千叶,过从甚密。一年后郭沫若秘密回国,他全程陪同,出力不小。1941年曾有《鼎堂归国实录》(后改书名《郭沫若回国秘记》)出版。抗战胜利后,金曾在台湾大学、浙江大学任教。

金文中说的《蒐苗的检阅》,郭沫若“1936年8月30日打着赤膊费了一日之力草成”,9月10日出版的第一卷第四号《文学界》就刊出了。郭在文中重申“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个口号的提出,“手续上说既有点不备”,“意识上也有些朦胧”,“不大妥当而且没有必要”,“最好是撤回”。10月10日,茅盾在《大公报》发表了《谈最近的文坛现象》,回答了郭沫若的《蒐苗的检阅》和金祖同的诘问。

徐懋庸的《还答鲁迅先生》,是对鲁迅《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的回应。沙汀在《一个左联盟员的回忆琐记》中记述:“徐懋庸在他给鲁迅写信之后,就回浙江老家去了。而在读了鲁迅先生那封回答他的公开信后,他又立刻回转上海。不久,他去环龙路看我,说他读了那封公开信后痛哭了两三场。当他叙述这一切时,我记得,他的眼睑红润,泪光闪烁。这也说明,尽管做了糊涂事情,他是热爱鲁迅、尊敬鲁迅的。但是,叫我吃惊的是,他不只是向我诉苦、解释,还带来一封回答鲁迅公开信的《公开信》!那时《文学界》已经停刊,他希望能在《光明》发表。我立即加以劝阻,也不看他的信;但他力言他很痛苦,他的《公开信》非发表不可,他可以另找刊物发表。最后,我提出要他找周扬同志谈一次话,再作决定。他同意了。谈话的地点也是在环龙路我家里。我这么做,因为我知道周扬必不会同意他的做法,而且周扬的意见、劝阻,会比我的有效得多。当我向周扬反映徐懋庸同我谈话的经过时,他很吃惊,也有些生气,因此如约到我家里去了。徐懋庸更是按时到达,但他显然没有料到周扬同志的劝阻比我坚决。其间的细节已经模糊,而结果却记忆犹新:彼此不欢而散。徐懋庸揣好他的《公开信》先走了。”“恰好女子书店搞了个《今代文学》,主编人刚从日本回国,正在四处拉稿。于是徐懋庸那封回答鲁迅的公开信就在这个刊物的创刊号发表了,引起文学界很大震动、不满。”这里,《今代文艺》错为《今代文学》;徐文刊在第三期,而不是创刊号。

与徐懋庸谈话的人,还有夏衍。晚年的夏衍回忆:“我和他在一家咖啡馆谈了两小时,我批评他不顾大局,个人行动,使刚要成立的中国文艺家协会陷于被动,还以强硬的口气不准他再写答复鲁迅的文章;但是他不仅不听,反而反唇相讥,说八月一日给鲁迅的信是他个人写的,但讲的内容却是‘左联同人的意见(他当时用的是‘左联同人这个词,在他后来写的‘回忆录中则成了‘周扬他们)。我不能说服他,争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但也还在临别时为了争付茶钱而破颜一笑。这件事我记得很清楚,我对于他的鲠直、不讲假话,还是有好感的。”徐懋庸的《还答鲁迅先生》发表后,夏衍说:“我看了这篇文章,担心会引起更大的风波,就给冯雪峰写了一封信(托内山完造转交),说明徐懋庸给鲁迅的信,和登在《今代文艺》上的文章,完全是他的个人行动,我们劝阻无效,希望他能把这点意思转告鲁迅先生。我写这封信也没有和周扬商量,也可以说是个人行动。过了几天,我又见到内山,知道这封信第二天就交给了雪峰,但是一直没有得到他的回信。《今代文艺》是一份不太为人注意的杂志,因此我们也希望鲁迅不会看到。”(《两个口号的论争》)

徐懋庸的说法是:“本来觉得也可以默尔而息。但又觉得这一回鲁迅先生实在是‘信口胡说,含血喷人,横暴恣肆,达于极点。倘不辩明几句,倒显得我是‘唾面自干了。”(《还答鲁迅先生》)“这个公开信的稿子,我曾经给周扬他们看过。他们不让我发表,怕惹出更大的乱子,我一定要发表。后来,我找了一个叫《今代文艺》的刊物发表了。鲁迅却没有再理会。”(《徐懋庸回忆录》)

两个口号的论争已成为历史。捡拾这些今人知之不多的细节,将有助于还原论争的历史场景。

责编:思 源

猜你喜欢

革命战争周扬茅盾
Parity–time symmetric acoustic system constructed by piezoelectric composite plates with active external circuits
茅盾的较真
茅盾不怕被骗
革命战争年代的清华地下党员名单
追忆“文革”中的周扬
茅盾手稿管窥
缅怀革命战争时期我的几位好领导
茅盾文革期间撰写回忆录
Generalized ionospheric dispersion simulation method for wideband satellite-ground-link radio systems
爱情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