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梦,高等教育任重道远
2013-04-29任义
任义
2012年11月29日,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由此,关于实现中国梦成了近期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我国自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历程,就是国人不断追求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不懈努力,实现中国梦已展现出光明的前景。但是,长风破浪,任重道远,正如习近平同志讲的,实现中国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高等教育领域也是如此。从最初“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目的出发,兴办“西学”“洋学堂”,到民国初年的《壬子学制》,后来的《大学组织法》《大学规程》的颁布,再到1952年的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经过“文革”后高等教育的恢复,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直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实现,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一直在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与此同时,“钱学森之问”又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刻反思:要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冒”出更多杰出人才,对人类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要发展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高校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笔者认为,实现中国梦,高等教育领域最重要的是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重点在提高师资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做出切实的努力。
一、构建教师成长的平台,提高师资水平
梅贻琦先生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西南联大在昆明办学的8年中,条件异常艰苦,然而正因为聘请有300多位声名显赫的大师孜孜不倦地坚持教学,才培养出了像杨振宁、李政道和100多位“两院”院士这样的杰出人才。可以肯定地说,是教师的水平决定了学校教育的整体水平。我们国家现在经济条件更好了,校园建设得更漂亮了,而总体师资水平还不太高,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努力提高高校总体师资水平。
1.培养专业精神,提高学术水平。专业精神是在专业技术基础上的一种对工作极其热爱和投入的品质,具有专业精神的人对工作有一种近乎疯狂的热爱,在工作的时候能够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往往也体现为一种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奉献精神。大学教师不仅要教好一门课,还要在某一学科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并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属于专业技术人才;而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因此,在大学里追求学术卓越是大学教师的首要任务,也应当是大学教师毕生的爱好和追求。现在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功利主义思想已渗透到高校各领域,不少教师投入很大的精力搞科研,目的是晋升职称、提高待遇、彰显个人业绩等,往往缺少对本专业学术的浓厚兴趣,也就很难取得原创性的成果。有鉴于此,高校要不断探索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方式,引导教师从关注数量改为更加注重学术质量,鼓励教师产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要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营造宽容失败的学术气氛,给教师成长留足发展空间;建立提高教师待遇和改善教师科研条件的工作机制,在全校形成尊重教师、尊重学术的良好环境。唯有如此,广大教师才能潜心学术、钻研专业,不断提高学术水平。
2.建设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提高教学能力。2012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推动高校普遍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等,提升中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这是针对我国高校部分教师教学水平不足采取的有效措施,目前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等已经建成了国家级的教学发展中心,取得了较好的经验,值得在全国高校中推广。由于近年新进的高校教师大多是博士,科研水平较高,但缺乏必要的教学能力训练,教学效果较差,对教学质量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各高校应尽早建设教师发展中心,努力提高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3.落实教授治学,维护师道尊严。近年,对于大学管理体制的探讨一直在持续,在高校“去行政化”议题的背景下,多数是支持“党委领导、校长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总体架构,但实行起来还有较多问题。目前,很多高校还都是行政管理处于主体地位,行政权侵占学术管理和教学过程管理的较多,具体的学术事务以及教学事务都在某种程度上让位于行政管理,教授在教学和学术方面的决定权相对较弱。所以,落实教授治学还需要各方做出巨大努力:首先,教育行政部门要尽量减少对高校的管控,以第三方评价的方式对高校的办学行为进行监督,避免对高校内部事务的干扰。其次,学校决策层和行政管理部门要尽快建立服务型的管理体系,管理人员逐步退出各级学术组织,把学术事务的决定权让给学术委员会或各级教授委员会,在职称评审、教师聘任、课程组织、学术水平评价、教学改革等方面由教授委员会行使决定权。再次,大学教授要增强学术自信,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科学研究的规律,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勇于担当责任、敢于决策管理、确立学术权威,树立一身正气,维护师道尊严。
二、切实开展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我国目前基本上还是延续工业化时代的高等教育模式,按照国家各个行业建设发展的需要,为行业培养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毕业生也是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到各相应行业就业。这种培养方式在较短时间内为行业发展积累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曾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种专业技术人才很难满足工业化不断成熟对人才的需要,因为它培养出来的是具有一定技能的“机器人”,而不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创造才能的“健康人”。在人才培养方式上,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专业教育轻素质培养,重灌输轻启发,重共性培养轻个性发展,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要求的人才观远未形成。因此,高等教育要回归对人的教育,关注人的个性发展,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方式,实施全方位的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培育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近年,大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人数呈不断上升趋势,像感情受挫、学业问题等,这些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却导致他们选择以跳楼、割腕等残忍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有人分析,大学生的自杀行为与其在中学时代的生活密切相关,和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有关,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直背负着竞争性考试的巨大压力,“学知识——参加考试”成了生活的全部,缺少对心理健康成长的关照,违背了教育发展的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大学里要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让大学生学会与别人和谐相处,除与老师和同学相处之外,特别是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友好交往并建立友谊,在主动的自我完善过程中增强对挫折的应对与处理,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2.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现在思想品德教育被异化了,被当作一门课程知识化了,变成了一个可以测量的考试内容。而实际上,思想品德应该是养成教育,是在不断的“认知——体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自己的品德观念,进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的形成也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不断强化的修养过程。因此,高校要主动加强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性活动,开设志愿者服务活动,参与社会、服务社会,激励学生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帮助弱者,在不断付出的过程中塑造自己高尚的道德品格,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水平。
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20世纪末以来,联合国在谈到高等教育的时候,官方的提法是higher learning,而我国一直用的是higher education,我们是把学生当作受教育者,把学生认定为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人才培养方式也比较单一,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方法,注重的是课堂教学和基本知识的灌输,用的是指定的教材,测试的是老师讲授的内容,考察的是对已有知识掌握的程度,学生缺少对课程相关知识的了解,缺少师生互动。长此以往,学生缺少对新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思路越来越禁锢,思维越来越保守,这种情况亟须改变。高校要在教学管理、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方式上进行大的变革,在开设课程方面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更多地采用启发式教学、小班化教学,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方式,在课堂上鼓励师生互动,鼓励就课程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研讨,课业成绩也要探索多元的评价机制。大学期间,学生要学会“学习”,掌握挖掘新知识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活到老、学到老”。
4.努力提高创新能力。中国学生应试能力较强,但动手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学生相比存在明显差距。提高创新能力是我国从小学到大学整个教育系统的难题,需要全社会的认真反思和教育界的统一行动。培养创新能力主要是注重人的个性化发展。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没有创造。针对现实情况,我国高等教育首先要从教育理念上进行改革,一是遵循个性化原则,鼓励冒尖,不求全才,允许偏才、奇才、怪才的存在。二是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勤思考,多讨论。三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独立人格和批判精神。四是建设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努力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形成一种宽松、包容、自由、民主的良好氛围。要实现这些变革,高校管理者和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提高能力,完善自我,主动适应。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人才,创新人才是实现中国梦最主要的因素,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整个社会人才建设的最重要内容,人才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社会各界特别是高等教育界同人同心同德,为“冒”出更多创新型人才做出切实的努力。
(作者系郑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责编:晓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