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课堂上学生产生消极情绪的分析与对策
2013-04-29孙海彦
【摘 要】体育课堂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同一个教学目标而共同参与的特殊课堂,在课堂的过程中离不开学生积极情绪的配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情绪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情绪淡然、过度紧张、萎靡等消极情绪,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完成的效果,也容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所以解决学生消极情绪应该引起体育教师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体育课堂;消极情绪;分析对策
随着科技与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体育事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国家进一步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激发学生健身的兴趣,但是在我们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如学生对待体育课的兴趣不高,情绪低落,厌倦体育课堂等问题,导致在教学中表现出一些非常消极的行为,对于学生健康体质的形成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也阻碍了学校体育课正常进行,因此对于高中体育课堂中学生产生消极情绪的分析与对策有着很重要的研究价值,对于健康体质的提高,素质教育的推广,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有着很高的实际意义。
一、高中体育课堂中学生消极情绪的体现
1.害怕困难,畏惧挑战的情绪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躲避困难,这样会失去体育本质的意义,体育锻炼本来就是与克服困难紧密联系,利用自身的体质来克服体育项目带来的阻碍,学生产生害怕困难,畏惧挑战情绪的原因主要应该从以下两方面来分析:首先为教师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中的表现给学生造成情绪低落,教师教学方法不当,授课时语言的亲和力不够,教学过程安排不合理,以及自身的业务素质低下等都成为学生产生消极情绪的原因;再次,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中自身的因素;某些体育项目给学生造成情绪不高,如跳山羊就会给个子不高的同学造成心理害怕或者恐惧,肥胖的同学就会对跑步、跳高等项目产生恐惧,身材瘦小的同学则在对抗性项目上显得无可奈何。
2.过度紧张,心态凝重的情绪
在高中体育课上难免会出现有同学过度的紧张和心情非常沉重的情况,学生的情绪变化超过了体育运动所需要的程度。在体育锻炼和体育课堂中适当的紧张是和体育自身是相符合的,也是有必要的。而学生产生心情凝重,过度紧张不但不会对课堂教学产生有利因素,反而容易导致运动损伤和事故的发生,这是由于学生自身的运动水平较低,在学习较难的运动项目时候心理产生畏惧所造成的,这种情绪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体育能力的发挥。
3.惧怕,惊恐的情绪
学生出现惧怕、惊恐的情绪也会给学生带来消极的情绪,造成学生接受课堂能力下降,惧怕和惊恐的心理远远超过了体育锻炼所应有的程度,这样的心理会给学生带来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参与体育学习时情绪淡然,低落。如让一个从来没跑过越野赛的学生去跑越野赛,结果就会出现学生心率加快、手脚发软、四肢无力、甚至大量出冷汗。造成学生惧怕和惊恐的情绪原因还有项目本身的特殊性,如体操项目中的高度、宽度、长度以及动作难度等特点。
4.意志薄弱,行为胆怯的情绪
体育学习胆怯的主要特征是对某个动作容易产生害怕,练习动作时畏首畏尾感到紧张。这类学生自我感觉在学习某个动作不如别人,往往感到力不从心、信心不足、错误的夸大难度,他们在体育学习时,练习动作生怕别人看见耻笑,每次练习要老师或同学保护、帮助,如果每次练习顺利完成了动作,也不感高兴,教师对于此类学生的帮助少,有些时候方法不当,更容易导致学生信心不足,使胆怯状态成为其体育学习困难的主导因素。
5.思想扭曲,情绪对立
当代高中生个性化明显突出,想法独特,在对待老师的指点容易想偏,容易与老师思想上和言语上产生对抗,有些教师教学方法不当,教学指导不到位,教学语言不合理,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都有一个特有的思想定势,表现越好的学生越喜欢,这样就对学生产生感觉对自己不公平的想法,造成学生对立情绪严重;另一方面学生对于教师的指点和批评过于敏感,容易把老师的好意想歪,不但不虚心接受教师的指点,更是产生对教师的强烈不满。
二、对策与措施
1.提升高中生对健身的认识,培养体育意识。高中学生在观察力和记忆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多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体育课堂及社会所学知识中,能够判断运动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也能够从所学的体育运动知识中明白体育对增强体质的科学依据。在素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增强学生体质显得尤为重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意识,使当代高中生能够从本质意义上认识体育锻炼,进一步重视体育健身,力争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有一个良好的教学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2.提高运动技能,增强审美观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某些因素与之相抵触,如教学内容的单调,教学方法的死板,教学过程的混乱不合理,以及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的低下,都会成为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重要原因,导致学生运动技能无法提高,因此,学校及体育教师要从各个方面进行补救和完善,提高学生运动技能。体育运动的各个项目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如跳马、吊环优美的腾空翻越动作,铅球、铁饼等项目气势磅礴的用力,足球、篮球等项目快速的过人及传球,都给观看者一种美得享受。
3.搞好“硬件设施”—场地、器材。硬件设施决定了体育运动开展的程度,也决定了体育运动发展的方向,如果学校有一个标准的田径场而没有篮球场,显然教师选择田径类项目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几率就会大一些,硬件设施也是学生运动思想依赖的条件,缺乏体育场地与器材也成为影响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新建或补充更多体育活动场地、器材等,满足广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要求。
4.抓好“软件培训”—体育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决定了教师特殊的身份和责任,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得到了自己需要的能力,教师业务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业务素质的高低,语言组织的亲和力,课堂的组织能力,遇到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等一些列相应素质水平的高低,最终影响的还是学生接受体育健身知识的效果。提高教师业务的全面性,让每一位体育教师在各个项目上都能够胜任传授知识的职责。加强教师的本身素质的提高,是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关键。
三、建议
(1)在教学中,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个性差异,进行情感教育。
(2)加强学生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教育,以促进学生良好的体育心理形成与发展。
(3)加强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尤其是根据个体差异,安排有效的身体练习,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信心。
(4)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方法要科学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增强其学习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5)教师要用自己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学生,以消除他们的消极情绪,以增加他们“愉快”、“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减少消极情绪的产生。
【参考文献】
[1]体育心理学教材编写组.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2]卢家楣.情绪发生机制及其对教育的启发[J].教育研究,1995(02).
[3]陈大为.体育活动对情绪健康的影响[J].体育与科学,2002(02).
[4]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J].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孙海彦(1976.05—),男,陕西子长人,任职于子长县职教中心,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