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切除术治疗产科出血28例临床分析
2013-04-29于桂清
于桂清
【摘要】 目的 对利用子宫切除术治疗产科出血28例临床分析。方法 从我院分娩者中选取28例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研究,详细分析她们产后出血的原因,对采取子宫切除治疗过程做出讨论。结果 28例患者在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其中25例患者进行了子宫次全切除手术,有3例患者进行了子宫全切除手术。28例患者经过子宫切除术后止血成功,治疗效果总体良好。结论 子宫切除术术后产妇生命体征稳定,在治疗产科出血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产后出血;分娩;保守治疗
产妇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做好止血工作能有效降低产妇死亡率。子宫切除术作为最有效的产后出血治疗措施对于挽救产妇的生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子宫切除术的实施会造成患者身心两方面的伤害。所以在实施子宫切除术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病情,尽量采用保守方法治疗,减小患者伤痛。本文对我院采用子宫切除手术治疗产后出血的28例患者资料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1——2012年我院收治的所有分娩者中选取28例产后出血病例,患者年龄在25-37岁,平均年龄为29岁;初产妇18例,经产妇10例;导致产妇出血的原因有:胎盘残留14例,产后宫缩乏力11例,子宫破裂1例,羊水栓塞2例;经过阴道分娩产妇为20例,经过剖腹分娩产妇为8例;产后出血量为2100-3900ml,平均出血量为2700ml。
1.2 治疗方法 对产妇首先进行止血,针对不同的出血原因采取合适的措施,例如清除胎盘组织、加强子宫收缩、宫腔填纱、子宫动脉血栓等方法止血,同时给予患者静脉输液和快速输血。在以上措施无明显效果之后,根据患者出血原因的不同采用子宫全切除和子宫次全切除手术进行产后止血。
2 结 果
通过检查和治疗,影响产妇产后出血的最主要因素依次为:胎盘早剥、子宫收缩无力、凝血功能不佳、软产道存在问题等。28例患者产后出血的治疗中有25例患者进行了子宫次全切除手术,有3例患者进行了子宫全切除手术。28例患者在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术后患者总出血量最大的为3900ml,1例患者术后输尿管出现损伤,后期经过修补痊愈。所有患者术后治疗时间在7-14d,平均为9d。
3 讨 论
3.1 产科出血应采取的措施 产妇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病症,对产妇的生命安全有严重的威胁,目前产后出血的平均发生概率在0.02%-0.3%之间。为了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产后一旦发现出血应该立即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给产妇吸氧,调整产妇姿势,使其保证仰卧位,注意产妇保暖等等。但是因为不同产妇的出血的原因不同,所以可以针对个体采取一些不同的止血方法:例如,对宫缩乏力的患者可以采取按摩子宫的方法,对胎盘残留的患者可以进行剥离胎盘。这些都是前期的方式,如果这些保守治疗没有效果的话,那么就需要选择进行子宫切除手术治疗。
3.2 子宫切除手术的应用 子宫切除手术是产后出血不能采用保守治疗进行时采用的方法,其止血效果非常好,对于减少产妇死亡率有较大的帮助。但是作为一种极端的治疗手段,子宫切除术给患者带来的后期创伤也是比较大的,因为子宫切除后,患者以后不仅没有月经来潮,失去生育能力,而且患者正常的生理活动也受到影响,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所以在进行子宫切除手术之前,尽可能采用保守治疗手段止血,当保守治疗手段没有作用的时候才选择子宫切除手术。
3.3 子宫切除手术的优点 针对患者产后出血情况的不同,子宫切除手术的方法有子宫全切除手术和子宫次全切除手术。相比较而言,子宫次全切除手术是一般患者的首选,它的手术时间较短,手术中的出血量较少,手术费用较低,在手术中不会将子宫颈和子宫血管切除,而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而进行子宫全切除手术的时间较长,手术中的操作难度较大,出血量较大,更重要的是在手术中将患者的子宫(包括子宫颈、子宫血管)等全部切除,导致患者子宫部分的雌激素受体消失的,对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有非常大的影响。
3.4 降低产后子宫切除概率 实施子宫切除术能在产后大出血中有效止血,但是子宫切除术无论在身体上或者是心理上对患者都会产生非常大的伤害,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要降低子宫切除术的使用,而降低子宫切除术最根本的就是要减少产后出血现象,所以在产妇围生期做好保健工作:对妊娠并发症正确处理、减少人工催产、正确使用各类药物,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减少妇女人流次数。
参考文献
[1] 蒋小芒,任婉婷.子宫切除治疗产后出血48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0,33(33):7285-7286.
[2] 常开艳.产后出血急诊行子宫切除28例临床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2,32(3):215-216.
[3] 林佳媚.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术40例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134-135.
[4] 丛雪梅.产后出血子宫切除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4):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