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学生为何缺少感恩的心
2013-04-29吴承机
吴承机
摘 要:滴水之恩,当当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报我以桃,报之以李;知恩不报非君子……绵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语,都告诉大家要懂得感恩。感恩,是一种健康积极的心态,更是一种高尚的人格境界,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起码的修养,是一种处世的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也是人之常情。
关键词:感恩的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氛围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一曲《感恩的心》唱红了大江南北,唱出了亿万人民的心声,唱出了我们共同的心愿。那么当代的学生为什么缺少感恩的心呢?我认为大体上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家庭教育的缺少
1.父母缺少以身作则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对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其他环境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学生最初教育者的家长们,没有以身作则,让学生懂得父母的辛劳,没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因此让孩子懂得父母的辛劳,树立感恩父母之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2.父母太过于溺爱
父母太过溺爱,特别是爷爷奶奶的溺爱,滋长了学生们的自我意识,一切活动都以自我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在学校则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
3.父母无条件给予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漠视父母亲情,对别人为自己的付出认为理所当然,缺乏感恩之心。
二、学校教育的缺位
1.学校德育重智轻德,忽视感恩教育
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我国教育体制中长期存在着“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问题,因此学校和家长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是否成才、是否是好学生的标准,忽视了德育的培养,感恩教育更是流于形式,德育教育不能深入学生心中,致使学生自私自利、缺乏修养、情感冷漠。
2.学校缺少感恩的文化氛围
感恩教育是德育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可现今的学校教育只注重升学教育,在感恩教育方面注重极少。
3.教师缺少言传身教
要想学生们懂得感恩,教师的言传身教也很重要。当前教师面临着任务重、课时少、时间紧、效果差的实际问题,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尽量完成教学任务,根本没有多余时间在课堂上穿插相关的感恩教育的片段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三、社会氛围的影响
感恩教育仅凭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是不够的,学生除了是家庭和学校的一员,更是社会的一分子。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现今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偏离,如出现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现在社会上又宣传“做生意就不要动感情”“动什么别动感情”“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些观念都影响着感恩心的形成。
总之,人生的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支点是感恩,只有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感恩既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又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教学内容。我们要在抓学生学习的同时,努力使学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乐生活之源,使感恩之行成为自然之举。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新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