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导入环节
2013-04-29郭建莲
郭建莲
摘 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开始的导入环节如果设计安排得体,就能使学生对即将所学的内容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使之处于待命状态,收到先声夺人的奇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不例外。
关键词:数学教学;导入环节;做法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的课堂要想方设法在一开始就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学中的导入环节就显得很重要。在开课时使所有的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思想和精力,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好的导入更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用“情感”的钥匙开启他们认知结构的大门,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借鉴同仁的教学方法,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导入环节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一、设疑导入法
通过展示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矛盾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怀疑,唤起学生求知的迫切性,从而导入新课。“学贵有疑”,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乃能骤进。”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若能通过诱导因素,引发认知冲突,造成欲罢不能,非要知其所以然的态势,就可以实现“设疑—问题—解疑”的活动过程,学生在问题情景中,思维机制得到启发,甚至情感因素也得到激发,从而转化为积极的思考活动。
二、情境导入法
使用该导入法时,利用教具、模型及多媒体等手段,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共鸣,尽快进入问题情境的角色之中,引发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与面临情境之间的冲突或矛盾,引起学生的注意、关心和探索行为。
三、悬念导入法
设计一种使学生急于知道谜底,但运用已有数学知识方法又无法解决的问题,形成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悬念,引入新课。
四、实例导入法
数学源于现实世界,如果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问题导入,
不仅能使学生感知书本知识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而且还能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过程中的乐趣,在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五、问题导入法
这种方法首先要结合教学内容提出思考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把对问题的直观、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分析,使学生处于一种迫切寻求答案的“愤”“悱”状态。
六、类比导入法
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导入新课,是教师常用的手法之一。
导入的方法很多,不管用哪一种方法导入,都必须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思维的启发,离不开情感的支撑,只有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才愿意把问题内化,驱使自己去思考、去探索,教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好奇的、熟悉的、产生审美感的问题和现象开始,发掘导入的素材,寻求导入的方法。
参考文献:
戴佩红.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环节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8).
(作者单位 山西省交城县新建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