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的人情研究

2013-04-29高茵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人情

高茵

摘 要:人情这一现象是普遍存在于中国社会交往中,它是中国特殊文化的直接产物,是通俗化了的流行观念。本文通过对人情的含义、产生根源、运行法则以及文化评析进行探讨,使我们更好的理解了这一中国本土现象,了解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

关键词:人情 运行法则 文化评析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a)-0238-02

1 人情的含义

“人情”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礼运》中,孔子描述的一段话:“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非学而能”。在我国古代典籍中,“人情”一词经常出现,归纳起来大约有三种含义:一是指人的欲望和情感;二是指人心、局势、世情;三是指人们用来表示情感所交换的资源。[1]

胡先缙将人情的概念定义为:一种存在于人与人之间较弱的情感,这些人之间的关系是基于互相回报和友好交换的。她将中国人的情感分为两种:人情和真情。在和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既有出于人情交换的,又有出于真正情感交流的,无论出于那种目的,和真情相比,人情在程度上是相对较弱的。

翟学伟从人际关系的基础出发,对人情的定义为:人情是中国人际交往中包含血缘和伦理的交换行为,是传统中国社会强调家族制度的直接体现。[2]他把人际关系的基本模式分为人缘、人情和人伦三类,而人情是核心。

黄光国认为,人情在中国文化中,有三种不同的含义:第一,人情是指个人遭遇到各种不同生活困境时,可能产生的情绪反应。第二,人情是指人与人进行社会交易时,可以用来馈赠对方的一种资源。第三,人情是指中国社会中人与人应该如何相处的社会规范。这种社会规范包含两类社会行为:一类是馈赠礼物、互相问候等;另一类是在别人有难是同情他、帮助他等等。[3]

朱瑞玲对人情的结构化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她将人情的性质用两个维度来看:一是情感的强度;二是角色义务的清晰度。前者所指的情感类似于胡先缙的“真正的情感”,后者所指的角色义务相当于胡先缙的“既定的情感”。亲情是一种正向感情性强,角色义务清楚的情;友情是一种正向感情性强,角色义务比较不清楚的情感;共事之情是中等感情强度,角色义务模糊的情。

国内还有一些学者对人情的含义进行阐述。冯友兰认为,中国人的人情和《论语》中的“忠恕”有直接关系,并把人情看做是一种社会交换。[4]贺培育,黄海认为人情是人们在交往中结下的一种私人感情,其中包括亲情、友情、熟人之情、礼尚往来之情等。[5]李伟民认为,人情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社会互动和交往时与对方进行交换的资源,是人与人交往相处所应遵守的规范准则。[6]

2 人情行为的产生根源

2.1 中国农业文明的生活方式

农业生产是中国传统的和主导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他是一种借助单薄的体力进行繁重的手工劳作的活动。这种成活方式的成败与否,既依赖于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也依赖于一定的生产手段和技术;但是,更依赖于进行劳作的人们之间的相互组合和群聚。农业生活中的土地不能移,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聚落而居,乡村生活中的聚族而居和家庭生活中的血缘亲情等都导致了中国人的生活中需要以长期、稳定和和谐为要旨,为实现这些目标,中国人在为人处事中家中了情的成分。所以,人情是传统中国社会强调家族制度的直接体现。[7]正如梁漱溟说过:“中国人的生活,既一向倚重于家庭亲族之间,到最近开始趋于超大家庭的大集团,因亲及亲,因友及友,其路乃熟,遇事总喜欢托人情。”[8]所以,中国人际关系的基本样式就是人情。也就是血缘关系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带有社会交换性的社会行为。费孝通先生在其著作《乡土中国》中说道:“中国乡土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而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差序格局。即人与人之间的情义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呈现出亲疏远近。”[9]

2.2 儒家文化的决定

儒家文化的宗旨是建立一种和谐的社会秩序,这种秩序的基本核心就是伦理。“来而不往,非礼也。”儒家文化对“关系”的重视,也就是对“交换”的重视。其中,“礼”指的就是儒家文化中人际交往的“交换”之道,合不合理,就在于合不合乎人情和面子。人情通达即为礼,不通人情即为非礼。因此,儒家文化作为一种建立在日常生活经验之上的社会理论,数千年来对中国人人情观的形成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5]

3 人情的运行法则

人们在人情往来时所遵循的“游戏规则”被形象的称之为人情的运动。他是一种公认的复杂而微妙的社会技巧,人们不但要熟知这些“游戏规则”,还要一次来表达自己的生活目的。[10]

黄光国从权利支配的角度提出了人情与面子模型。该模型的分析重点是中国人的关系权衡及社会互动相关法则的运用。其中,工具性关系的交往一般运用公平法则,混合性关系的交往一般运用人情法则,而情感性关系的交往运用需求法则。他认为人情法则的含义之一是:由于关系网内的人彼此都会预期将来他们还会继续交往,而且因为不管在任何文化中,以均等法则分配资源,一向都是避免人际冲突的重要方法。[3]

李伟民认为,亲情法则和公平法则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时所遵循的最基本的两种运行法则。在与有一定血缘关系的家人亲戚交往时,人们通常会根据双方的血缘联系遵循亲情法则表现出奉献行为,在与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交往时,人们通常会根据个人需求和利益得失遵循公平法则。在与西方的人际交往进行对比后,他提出了人们在社会性交往活动中人情实际运用和操作的三种具体法则:(1)特殊无限法则;(2)对等互往原则;(3)互利互惠原则。[6]

高伟、陈俊与李伟民观点相同,也认为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遵循亲情法则和公平法则。他们又进一步把人际交往分为陌生人之间的交往、熟人之间的交往和亲友之间的交往。[7]陌生人之间交往的感情成分很少,个人以公平法则和他人交往时能客观的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决策。在与熟人交往时一般遵循不均等的交换原则和均等法则。这是为了某种人情关系进一步维持下去而采取的一种回报方式。亲友间的交往通常是一种长久而稳定的社会关系。因此,情感成分大于工具成分。

杨中芳认为人情的运行法则包括四点:(1)在一般社交场合人情不可不给;(2)对方的人情不可不受;(3)对方要求的人情不可不允;(4)对方给的(或是向对方求得的)人情不可不回报。[10]她还参考Roloff对回报的研究,认为比较详尽的人情法则可以由以下几方面的具体行为考量:(1)施予之人情本身的质与量;(2)回报与原施予之人情的共质性;(3)回报于原施予之人情的等量性;(4)施予之人情与回报之间的关联性;(5)拖欠(人情)债多寡之容忍度;(6)拖欠(人情)债时间之容忍度;(7)互不欠(人情)债时间之容忍度;(8)人情转让(予第三者)之可能性。[10]

阎云翔在对黑龙江村民的送礼行为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后,总结了村民在馈赠礼物这种人情往来中的四个原则:(1)互惠原则;(2)无论是在亲属意义上还是在社会意义上,随礼不能打破现存的社会地位等级体系。对什么人,送什么礼;(3)根据以往的相互关系来置办礼品;(4)略增回礼的价值,一面礼物交换被认为是还债。

4 人情的文化评析

4.1 人情的两面性

人情的两面性是指中国人的人情作为群体、组织或社会网络中的连结方式,具有正功能和反功能。所谓正功能是中国人依照礼俗在一定的情境下的互惠或施暴行为,反应出中国人对人际交往和道德的重视以促进社会网络的凝聚稳定。比如,人情交往所强调的以心换心、推己及人的处世方式,以及在一定限度内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怀、相互照应所体现出来的正面效应,均为日常生活领域增添了人之为人本应具有的温情。[12]而反功能并不是指不通人情或破坏约定俗称的人情,而是指人们在运用中国人情的过程中出现的极端化、虚伪化和世故化的倾向。[11]这些倾向对正常社会交换具有反向作用。例如,《中国老年报》曾经有这样一份报道:杨某家境贫寒,但是兄弟姐妹众多,近年来不是嫁女就是娶媳,还不断有丧事,都得花钱送礼,给他家的日子雪上加霜,一次好不容易借了20元去送礼,结果同辈账上都写40元,其他亲属都对她冷嘲热讽,她和丈夫不敢见人,想到日后还有很多送礼的事情,实在负担不起,便投河自尽。中国人的人情并不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而是由关系产生出的情面,因此,交往双方只关心礼俗该不该送,送多少。这种关系上的牵制和期待对双方的心理都产生压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正确的看待人情的两面性问题。首先,应该了解人情的两面性存在,这样我们才能保持良好心态,否则只能看到人情的冷容易悲观失望。若指看到人情美好的一面,也容易放松警惕心,一旦接触人情冷的一面,失去心理承受能力。其次,要信任别人,多与人为善。在与人交往时有一颗真诚的心,多学一些与人交往的技巧,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4.2 人情与面子

人情是传统中国社会家族制度的一种体现。无论光宗耀祖、共财同居、家庭等级、伦理道德还是君子做人,都必须围绕着怎样保证人际关系的长期、稳定与和谐。面子是有这一目标产生出来的社会心理(或文化心理),而人情就是这一心理产生的重要功能之一,其作用是把面子心理及行为的运行转化为一套行为交换系统,以保证个人通过自己的脸面资源来达到互惠的作用。因此,可以说,脸面的人情功能,实际上就是脸面的互惠功能。[11]例如,甲和乙建立了人情关系,这是乙可以对甲说:“看在我的面子上。”也可以说:“看在我们的情分上。”乙和丙也建立了人情关系,那么事实上甲和丙也存在着一定的人情关系,因为面子在中间起了连接的作用。

总之,人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直接产物,我们必须重视它的文化普遍性以及特殊的社会互动形态。我们也要正视人情的两面性,不光考虑简单而具有“普遍性的人际交往法则”,而应当更多的考虑它在我国特殊文化背景下日常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冯必扬.人情社会与契约社会——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J].社会科学,2011(9):69-77.

[2] 翟学伟.中国人际关系特质—— 本土概念及其模式[J].社会科学研究,1993(4):77-86.

[3] 黄光国.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63,87.

[4]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401.

[5] 贺培育,黄海.“人情面子”下的权力寻租及其矫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3):58-61,77.

[6] 李伟民.论人情—— 关于中国人社会交往的分析和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1996(2):57-64.

[7] 高伟,陈俊.中国人的“人情法则”及其运行模式[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7):69-73.

[8]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三卷)[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63.

[9] 费孝通.乡土中国[M].三联书店,1985:75.

[10] 杨中芳.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情感与信任:一个人际交往的观点[M].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1.

[11] 翟学伟.中国人的脸面观:形式主义的心理动因与社会表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2] 陈红,杨威.简论人情世界的独特价值[J].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2):48-49.

猜你喜欢

人情
好诗不过近人情
永远不要透支人情
欠人情
倍er好用
不近人情是近人情
人情
不要透支人情
人情之美
剧场 世相与人情之味
人情练达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