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3-04-29李涛李萍萍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改革效果

李涛 李萍萍

摘 要:本文在对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改革效果满意度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改革的方法、效果及不足,并提出了以学生为本,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各方面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 工学结合模式 改革 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a)-0221-02

工学结合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从2004年设立,由最初的两年制的“1.5+0.5”模式,发展到后来的三年制的“2+1”模式,到现在的“1+0.5 +1+0.5”模式,期间进行了许多次工学结合模式的改革,这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反馈和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了解毕业生的工作状况,及时发现酒店管理专业在工学结合、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对现行工学结合模式进行改进,2011年下半年我院对2004级到2008级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了跟踪调查。

1 工学结合效果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截至2012年1月底,共回收2004到2008级毕业生满意度调查问卷142份,其中有效问卷131份。本文在综合参考文献、咨询专家和对学生访谈的基础上,从学生满意度分析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两个方面选取17个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1.1 学生满意度分析

我院在问卷中着重对就业对口情况、就业稳定性、工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发展前景、单位管理机制和母校教育和管理中各种因素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同时对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认可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就业对口情况满意度:60%的学生选择了与酒店专业无关或只有部分关联的行业,选择与酒店工作的同学只有40%;就业稳定性满意度: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跳槽现象比较频繁,毕业生中有66%的毕业生有过跳槽经历;工资、福利待遇满意度:对工资福利待遇感到满意的仅有28.42%,感到一般的占52.63%,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占28.95%;工作环境满意度:43.6%多的学生对工作环境满意,51.28%认为一般,只有5.13%的学生对工作环境不满;工作单位人际关系满意度:60.25%的学生对工作单位的人际关系满意,31.58%的学生认为一般,7.89%的学生认为不满意;发展前景满意度:39.47%的学生对所从事工作的发展前景满意,44.74%认为一般,只有15.79%的学生不满意;母校教育和管理中各种因素满意度:思想教育方面满意度为44.21%,课程设置满意度28.95%,师资水平满意度39.47%, 生活环境满意度60.53%,学生管理满意度28.95%,后勤服务满意度21.05%,就业指导满意度44.74%。

1.2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用人单位对2004级到2008级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总体评价是工作态度端正,具有较强的吃苦耐劳、勤奋务实的精神;知识面宽,上手快。对思想道德表现、敬业精神和协作精神都有较高的满意度,“非常满意”的均达到51%以上,而对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工作业绩满意度相对较低,“非常满意”的只有19%左右。

2 我院酒店管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以及相关的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在课程设置上、教学内容上还是在工学结合的教学组织上都存在不足。

2.1 学院及教师对技能型人才的理解存在误区

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目前无论是学院还是教师对于“技能型”人才的理解仍存在一些误区,把技能狭义理解为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尤其酒店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片面注重培养学生酒店餐饮、客房等部门的操作技能,忽视了对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心智技能的培养。

2.2 课程设置与工学结合实践环节结合不紧密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活动的基本依据,而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这是一个专业的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目前国内多数院校酒店专业的课程设置还是按照“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的模式。这种课程设置在逻辑上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种设置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日新月异的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在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只有28.95%。虽然我院在教学改革的几年中对课程设置进行了较大的变化,但课程与实践真正的进行结合的课程相对较少,导致许多学生进入酒店之后需再进行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2.3 课程体系的构建及课程内容的选择科学性不够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强调“学习的内容是工作”,在教学内容上,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课程内容的选择不是基于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而是基于工作任务的知识和技能集合。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从理论知识中寻找和挖掘职业技能点,然后进行技能方面的培养,这是按照培养本科生的理性知识-感性认识的认知路线。而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工作内容和学习内容的同步,强调实践教学,因此,较为合理的认知路线应是感性认识-理性知识-感性认识。

2.4 院校与企业合作机制不完善

工学结合模式下,教育理念的贯彻、教学内容的优化及实践教学模式的形成,都需要院校与企业密切合作才能完成,在成熟的工学结合模式中,人才培养已不是院校的唯一主题,另一方面,企业不再是单纯的用人单位,而是一个对高技能人才培养起重要作用的教育主体,具有与院校互补的人才培养功能,而目前我院的酒店管理专业与企业的合作模式还是传统的“院校培养-企业实习-院校培养-企业实习”的模式,院校与企业还未能有机结合起来。

3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3.1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心智技能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要准确理解“高技能”的内涵,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操作技能主要通过“工作项目”课程进行培养,“工作项目”课程应该是根据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对职业技能进行分解,根据技能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心智技能则通过“综合素质”课程进行培养,主要包括文化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体育课及相应的选修课程。

3.2 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理念的关键载体。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应学习国外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以技能培养的实践活动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真实的酒店为学习环境,学习工作项目和过程,使得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改变传统的由理性知识到感性知识的转变,真正实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过程。

3.3 完善实践教学的流程,使用科学实践教学方法

在教师及学生地位的认识上,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进行讲授的教学组织模式,学生应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师傅”,只有在学生学习中出现问题或错误的情况下才进行指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酒店工作的项目技能和心智技能。在教学情境的设计上,应以酒店的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的实际工作过程作为教学组织的核心,以酒店工作任务作为选择、组织课程内容的依据,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学中由学生以小组形式或独立完成从信息采集、计划制定、任务实施、成果评价等完整的工作过程。

3.4 以学生为本,建立科学的校企合作模式

目前我院校内酒店使用实习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约成本,没有很好的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目的,这使得多数学生对实习的效果并不满意,从学习效果来说也不尽如人意,甚至一些学生因为长时间的机械劳动而对酒店工作产生了抵触情绪,毕业后改行从事其他工作。酒店与院校的合作可按照新加坡教学工厂的模式,第一种是学院独资设立酒店,酒店按照企业模式运作,把学生实训与企业生产结合起来,把实训安排作为主要工作,能够保持自身财务平衡。此方式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上文提到的基础技能的培养。第二种方式是传统的与校外酒店合作的方式,此方式可用于第六学期的实习学生。但此种方式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防止酒店把实习生作为苦力使用的情况;其次,应把学生在酒店实习的内容与课堂教学中学习的内容结合起来;再次,让学生能够在酒店各部门进行轮岗;最后,要适当培养学生的实际管理能力。

4 结语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在工学结合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开拓思路、大胆创新,加强学生的心智能力的培养,不断完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进一步完善酒店与院校的合作机制,不断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紧跟世界职业教育的步伐,办出一个具有特色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

参考文献

[1] 王淑芳,孙怡,谷慧敏.旅游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旅游学刊,2005(S1):164-169.

[2] 邓晓春.顺应经济全球化进程,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2(2):35-37.

[3] 单强.“教学工厂”的人才培养模式:S学院案例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09(2):22-28.

[4] 罗清德,蔡平.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93-95.

猜你喜欢

改革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改革之路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改革创新(二)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