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报纸副刊创新途径刍议
2013-04-29周俊芳
摘要 副刊是现代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吸引和培养固定读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与普及,报纸副刊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巨大冲击。网络时代报纸副刊的创新之路,首先是要改变副刊定位,其次是版面设定不能为文学而文学,第三是编辑策划丰富多彩的副刊内容,第四是要有针对性地向读者提供副刊资讯。同时,要努力挖掘“草根文学”,使其成为副刊的重要补充。
关键词 网络 副刊 创新 文学
周俊芳,三晋都市报副刊部主任。
“新闻招客,副刊留客”,这是英国报界的一句名言。报纸副刊作为传统文学的重要平台和基地,曾经承载作家及文学爱好者的莫大希望,也曾是培养读者对报纸持久兴趣的重要阵地。但是,随着数字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体这种新兴的大众传媒,目前已成为人们获取与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这样,依附于报纸副刊而红极一时的“副刊文学” 日渐式微,互联网承载着草根推崇的“网络文学”日渐兴起。面对新媒体的一再冲击,四面楚歌的报纸副刊该如何寻求创新发展的途径呢?
一、报纸副刊的蜕变之路
作为传统的报纸副刊,如何在网络及其网络文学的强大冲击中立足,是报业人的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这个问题要从几个方面来解决。
首先,要改变报纸副刊的定位。从过去简单约稿,刊发征稿启事,到与重点作者建立联系,通过报纸网站、博客、微博、微信等载体,向读者广泛征集线索,掌握各种作者的信息,分门别类,在整理的情形下,突出时代的特点,了解并紧跟时代的脉搏,不能沉溺于原先的模式,以不变应万变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其次,在版面设定上,不能为文学而文学。我们有很多人狭义地认为,副刊就是为文学服务的,其实不然,副刊是为报纸大众服务的,这个目标和宗旨定下来,那么发什么文章就很明了了,报纸副刊如同报纸的定位一样,是为读者大众服务,他们所要的文学形态是有益的,可以感动、感染人的,是为生活服务的。
第三,编辑策划丰富多彩的副刊内容。如何在有限的版面上开阔视野,在有限的土地上种出丰富的、有营养价值的庄稼?作为编辑,不仅是文字的整理和编辑者,更应该是传播者和宣讲者。在一块块方寸之地上,种植着各式各样、符合不同人群口味的庄稼,有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有麦黍,可以饱饥腹;有鲜花,可以愉悦身心;有高大的树木,能遮风避雨,迎接和抵挡生活的痛。间或,还要有溪水潺潺,有小鱼游戏期间,有清风一缕,有阳光满满,有云淡风轻的惬意,有忙忙碌碌的成就,更有朝霞夕阳的希望和未来……
第四,要有针对性地向读者提供副刊资讯。针对不同职业、年龄人群,筹划不同的版面,提供不同的资讯。报纸的定位人群是最应当考虑的,即便如此,还需要在副刊上选择性地安排资讯,设定受众人群的需求,这样才能有的放矢。[1]这些都考验着副刊编辑的能力,更是报纸副刊的发展方向。
二、草根文学成为重要补充
文学对报纸副刊的远离,与网络文学的冲击有很大的关系,但网络文学的兴起,也给报纸副刊注入了新鲜血液——草根文学。
博客、微博、轻博,包括微信、短信等的出现和发展,使普通人有了文学创作的园地和可能,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兴盛再次出现。新世纪以来的十多年中,文学因为网络写手和博客等传播平台而兴盛和繁荣。普通大众也加入到文学创作的行列,有的人在经济等条件的允许下,还将自己在博客和微博上的文字出版发行,实现了出书和成名的梦想。出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在书写的快乐和自由中,草根的诉求得到极大的满足,这是新媒体给大众提供的重要阵地和领空。文学,已与大众亲密无间。报刊上的文字对大众的吸引力已没有当年大了,印刷后的油墨清香与手机、汽车一样走近寻常百姓。
报纸副刊以为普通大众服务为宗旨,吸引了大量草根撰写自己的生活故事和人生感悟,通过报端发表自己对生活的眷恋和其中的喜怒哀乐,普通人不仅可以在报纸上找到适合的新闻,学习到有益的知识,更可以在报纸上获得和争取自己的话语权。[2]表达和讲述成为读者的心声和需求,报纸副刊给予读者这样的平台和宽容,这份宽容显然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成果。
报纸副刊不再是文学的自留地,不再是文字工作者的演练场,而成为读者大众的心灵家园和情感寄托。[3]
草根文学不仅在网络上意气风发,占据一席之地,甚至有的人在这条道路上脱颖而出,《盗墓笔记》作者南派三叔就被誉为“中国最会讲故事”的《超好看》杂志主编。
草根文学虽然人员复杂,作品良莠不齐,但毕竟队伍庞大,作品可谓“汗牛充栋”,发展前景喜人,就连高高在上的作协,也为网络写手和文学爱好者打开了大门,此举虽有争议,但被大众认可的脚步无法阻挡。
三、报纸副刊稿费应适当提高
报纸副刊的稿费也是制约副刊发展的一个因素。毕竟作家也要养家糊口,稿费低便成为一些人逃离报纸副刊阵地的一个原因。说到此,关于网络作家的收入,获得茅盾文学奖提名的网络小说《盗墓笔记》的作者南派三叔透露,网络作家年收入过百万已是“小意思”,有的已达千万,“当然,这是位于金字塔顶的少数”。
2012年年末,第七届“网络作家富豪榜”公布,该榜单首次将中国网络作家的生存状态和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脉络完整而清晰地呈现出来。网络作家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天蚕土豆分别以3300万元、2100万元、180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网络作家富豪榜”前三甲。20名上榜的网络作家在文学网站行情是以1000字1.4分钱起步,在短短5年内敲出1.77亿元的个人财富!
但大多数草根写手则处于温饱水平。某网站曾公布过这样一组数据,在拥有的8万名原创写手中,月收入过万元的作者逾70位。网络写手总体收入不算高:“高收入的不多,大多数在温饱以下。8万多写手,才1000多个签约的,签约才有收入,月收入过万的也就那么几位,大多数都是一个月几百元钱。”
20世纪初,我国稿酬制度有三种基本形式:1. 稿费,又称为“润笔之资”“润笔费”;2. 版税,又称为“提成费”“版费”;3. 买断版权,又称为“作价购稿”。当时稿酬标准不一。在官办的北京报纸杂志和学术期刊上,稿酬可达每千字4元~5元。而上海的报刊大多是民办的,一般稿酬为每千字1元~3元。鲁迅文章一般稿酬是千字3元,有时千字5元,《二心集》的稿酬为千字6元,这在上海就是比较高的了。这样的稿酬标准从五四时期到20世纪30年代,甚至至今都没有很大变化。
而目前国内知名报纸杂志稿费标准却很低,据报道,《人民日报》100元/千字,《光明日报》100元/千字,《经济日报》80元/千字,《中国青年报》100元~150元/千字,《南方都市报》和《深圳特区报》最高也就150元~200元/千字。当然,一些专栏作家的稿费会高很多,评论性的稿件也相对会高。就一般报刊稿费标准而言,大约在30元~50元/千字。有人感慨“如果单靠写作,中国作家的收入甚至比不上排字工人”。
因此,为报纸副刊写作只能是一些文学爱好者的兼职,是工作之余的零敲碎打。这就让报纸副刊非常被动,很难约到知名作家和撰稿人的稿件,久而久之,文章质量下降也就在所难免。
报纸副刊稿费需要打破多年维持不变的标准,让新的写作者关注报纸,让分流的作者重回报纸阵地,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20世纪初报刊出版蓬勃发展,一枝独秀的时代已经过去;网络时代,报纸生存压力巨大,成本增加,但提高延续了多年的稿费标准势在必行。
应该说,报纸副刊、纯文学杂志等传统刊物在创新中寻找出路,给了草根文学一次蓬勃发展的契机。未来,多媒体的发展势不可挡,传统媒体转型迫在眉睫,报纸副刊无疑也需要借助多媒体的手段,在求变中寻求生存和发展。
副刊无法肩负文学的使命,文学也无法决定副刊的未来。网络新时代,文学应有新的形式和群体,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而副刊则需要顺应读者口味,做出符合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菜系花样、色香味俱全的大餐。
参考文献:
[1] 杨利英. 以网络为媒,取长补短——网络时代报纸副刊生存之道[J]. 新闻知识,2012(5).
[2] 丁燕. 副刊在报纸创新中的华丽转身[J]. 新闻战线,2007(6).
[3] 高文举,赵存吉,崔淑静. 报纸副刊:内涵扩张与突破创新[J]. 青年记者,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