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2013-04-29项巍
项巍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结合访谈法,对廊坊师范学院的学生事务管理者和大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学生事务管理环境闭塞、泛政治化倾向、缺乏专业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凸显,这6个问题是当前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生事务管理;问题;调查研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高校本身的改革等变化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涉及学生发展的课外具体事务逐渐增多,于是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方面的效率和效益的需求,所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方法逐渐得到高校的关注。如何让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解决问题、积极应对,真正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成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必须思考的一个时代课题。这就要求我们对当前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有全面、系统的认识。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从观念到具体措施,全面、系统、科学地梳理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改进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提供有力的依据。
一、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的界定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术语,在我国与之相对应的术语是学生管理或学生工作。美国学者米勒认为:“学生事务是用来描述校园内负责学生课外教育,有时也包括课堂教育在内的组织结构或单位。”目前,国内学者对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界定尚未统一,主要有以下四个代表性的定义:一是将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基本定义界定为高等学校通过非学术性事务和课外活动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以规范、指导和服务学生,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组织活动。[1]二是把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界定为学生非学术性活动和课外活动的组织、指导和管理,涉及学生社团、各种课外活动、文体活动、经费资助、学生心理卫生、纪律和法律、健康医疗、就业指导和学术支持等多个领域。[2]三是指高校的专门组织和学生事务管理者依据国家的法律、政策和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学生事务管理价值观指导下,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合理配置资源,提供为促进学生发展所必需的学生事务的组织活动过程。[3]四是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等教育研究所的研究成果。他们认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包括以下四个要素:学生、专业人员、具体事务和学生事务专业,这四大要素是一个紧密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系统。
在前三个定义中,有的未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区别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和学生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有的强调了具体事务,但忽视了其专业性的特点的描述,所以本研究主要采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等教育研究所的观点。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四个要素中,学生和专业人员是学生事务的两大主体,也是学生事务基本的人员要素。具体事务是学生和专业人员交往活动的载体,学生和专业人员通过具体事务进行交往。具体事务中包含着教育客体,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教育客体;包含财物要素但又不完全等同于财务要素,然而具体事务所发挥的中介作用与教育客体和财务要素是一致的,因此,更为确切地说,具体事务是学生事务这一教育活动发生的领域和载体。学生事务专业是专业人员和学生在具体事务的活动过程中,不断提升而形成的一个组织体系和知识系统,它包括学生事务这个行业在自身专业发展过程中所建立的哲学基础、专业标准以及专业组织等等。[4]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四个要素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他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具有内在运行逻辑的系统。学生和专业人员共同作用于具体事务,在具体事务中产生交往关系。在这一交往过程中,学生和专业人员为更好地达成具体事务的目的,在具体事务中不断反思和汲取有用的信息,逐步形成了一套专门的知识体系和组织系统,即学生事务专业,而专业的形成和完善又会反过来作用于具体事务功效的发挥。由此可见,学生事务就是一个不断循环、不断完善的系统。
二、问卷调查
根据以上对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四大要素的研究,我们将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分为两大领域:一是具体事务领域,二是专业领域。具体事务领域是大学生和高校教师都有可能涉及的领域,而专业领域主要是高校教师涉及的领域。根据这两个领域,我们设计了两个题项,第一个题项主要涉及的是大学生事务管理的工作领域。该题项要求调查对象从以下学生事务的工作领域中选取3个存在问题最多的领域,并按程度依次赋值为:3分、2分、1分、0分。
A注册与入学 B餐饮服务 C住宿管理 D心理健康问题 E就业服务 F泛政治化倾向
G学术指导 H助学资助 I管理环境 J学生社团活动 K其他
第二个题项主要涉及的是学生事务管理的工作体制。该题项要求调查对象从以下学生工作机制中选取3个存在问题最多的领域,并按程度依次赋值为:3分、2分、1分、0分。
调查对象:分别选取本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600名,专职辅导员20名,学生事务工作者30名。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50份,收回有效卷625份,回收率为96%。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见表1和表2。
表1
表2
三、结果与讨论
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研究、管理环境、泛政治化倾向、专业发展、心理健康这五个领域。下面就这五个领域存在的问题加以讨论。
1.基础理论研究薄弱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基础理论研究处于较低的水平,还没有确立适合我国国情和大学生思想实际的学生事务管理理念,还不能为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变革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美国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与实践走在了世界前列。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经历了三种发展模式:替代父母制、学生人事服务和学生发展理论,提炼出SLI、LR、ASHE等理念,围绕学生学习、全面学习、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不断地总结提升,形成了较为完善、目光长远的理论基础,即学生事务管理的核心价值来源于整体论(强调学生是完整的人)、人文主义(强调对人的理性的信仰,人能够完美的可能性以及人自我意识、自我理解的价值)、实用主义(强调工作的意义在于可观察到的实际结果之中)、个人主义(个人背景、能力、兴趣和目标等个体差异的认可和欣赏)。回顾近20多年来我国学者对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研究,许多学者的研究只停留在介绍美英等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理论、现状、特点及对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借鉴、启示的层面,造成了管理模式、方法手段照搬美英等国外学生事务管理理论的依附性发展的局面。虽然这些理论研究,使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在拓展国际视野、增强世界眼光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但与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盲目崇外”、“盲目借鉴”的现象。在积极吸纳国外先进管理理念的同时,我们有些学者往往未能科学地辨析国外学者思想中的得与失,没能更加深入地思考这些外域的学生事务管理理念与当代中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历史传统、本质属性及现实要求之间的距离,而简单盲目地根据这些国外管理理念中的一些观点、一些主张来评论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现状和特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在对国外相关概念、理论的简单演义中寻找解决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问题的对策与出路。[5]因此造成了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研究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
2.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环境闭塞
环境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外部条件,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然而我们客观地审视当前的学生事务管理,不难发现它相当保守和封闭。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在管理环境上往往过多地囿于校园内,我们习惯于运用制度规约、榜样力量、过多干预等措施来构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管理环境,因此,投射到学生管理中的都是积极的正面的因素,而真实的不断开放的生活图景却被忽视。这种管理环境割裂了校园环境与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的联系,企图在一种经过刻意净化了的“花盆”环境中硬性实施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学生事务管理,这样,在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出现了信息不能与外界进行合理交流,文化氛围和管理理念凝滞的一种文化的自我封闭现象,忽视了校外学生管理环境的价值,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合力,于是造成了学生事务管理系统的断裂。
3.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泛政治化倾向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一直沿用着类似于美国“替代父母制”的经典模式,它突出的特点是管理者作为教育者自上而下绝对权威的思想说教和理论灌输的管理方法,过分强调社会本位、国家意识和集体意识的价值取向,忽视了个体价值,抑制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挥。学生事务管理多从社会需要和国家本位出发,对个体人的本位价值缺乏应有的关注,其结果导致在学生事务管理的价值取向上,把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人为地对立起来,并过分注重学生事务管理适应社会发展的价值而忽视其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回顾以往,我们在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主要基于教育和管理两个方面来开展工作。学校和管理者往往自觉不自觉地置身于教育和管理的主体地位,习惯于把学生看作教育和管理的客体,教育主体是教育信息的发布者,掌握着更多的教育管理内容,可以全方面控制学生的思想发展。学生是被教育者和被管理者,是教育管理信息的接受者,没有或很少掌握教育管理的内容,可以完全实现教育主体对自己的塑造。学生事务评价的标准是从教育管理客体的理论水平和行为表现来判断他们对于相关教育管理的接受程度和教育管理效果。当教育管理的效果不明显或不达标时,通常判定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或是学习态度不端正,从而进一步通过相关理论的灌输或讲解期望达到良好的教育管理效果。可以看出,传统的学生事务管理过多地强调工具理性,以社会政治需求来取代人性的一切需求。学生事务管理的泛政治化倾向,使其以意识形态的立场规范大学生的思想、知识、价值观、世界观以及道德标准和日常生活行为,以达到一致性和同一性,把大学生规约在有利于社会政治秩序的范围内,这样势必造成主客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加剧,从而产生危机。
4.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缺乏专业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经济成分日益多样化,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收费制度、就业制度的改革,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方面的问题日益增多。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不仅仅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团建设,其领域已经拓展为学生心理教育、贫困生资助、勤工助学、奖励与处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网络管理、健康服务、校园文化活动等一系列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非学术事务内容。教育结构的分化使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从教学中分离出来,促进了学生工作的相对独立性,从而也就促进了学生工作的专业化。学生工作的专业化是现代社会分工更加精细化和专业化的产物,是高等教育本身发展的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按照社会通行的专业化标准来衡量,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专业化程度是比较低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缺乏专业化发展是指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在专业意识精神、专业知识能力、专业理论等方面的发展有明显的欠缺,具体表现为:(1)专业意识精神是在专业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包括崇高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及对工作价值的认同、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全身心的投入等。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很不稳定,专业思想淡薄,许多人只是将学生工作作为今后进入行政部门、评职称、当专业教师的一种经历,而不是一种职业,因而缺乏责任意识和长期承担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系统而科学的专业知识能力结构是专业化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不仅要求学生事务管理者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和理论水平,同时还应当具有广博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学术视野;不仅通晓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还应当了解掌握管理学、行政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此外,还需要对学生工作的专门规律、高等教育管理的规律有一定的把握和研究,具备心理辅导技能、科研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等专业知识能力。而我们的学生事务管理队伍来源五花八门,选拔培训缺乏规范,人员素质高低不齐,专业知识结构不健全,不能快速应对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变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学历层次过低,经验阅历少,知识结构不合理。(3)缺乏专业理论指导直接影响着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实践。虽然一直以来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受到许多部门的关注,但因为没有准确定位和理论支撑,造成了学生事务管理多经验、少理论;重思辨、轻实证;多宏观政策宣传、少微观心理探究;随意性大、而稳定的专业研究甚少的局面。我们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不论是工作方法、工作内容还是管理队伍建设,都缺乏广泛而深入的理论研究,更多的是经验性的交流,没有提升到专业理论的层面,致使学生事务管理被直接或间接地贴上了“经验型”、“应急型”和“操作型”的角色标签,因而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专业发展。
5.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凸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使人们日益面临着因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价值重构所带来的生命、生存与生活的变化、冲突和困惑。社会经济财富的增长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剧了社会的竞争力度,造成了现代人的紧张、焦虑、郁闷和失落。这势必给高等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就业和生活等重重压力,特别是在就业难、就好业更难的困境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未来充满了迷茫,不断暴露出“生命困惑”、“生存弱化”和“生活茫然”等问题,于是高校出现了经济困难群体、学习困难群体、心理障碍群体、上网成瘾群体、情感问题群体、就业困难群体等。由于学生事务管理者对学生缺乏与时俱进地引导和疏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由此引发的恶性事件也时有发生,而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能有效地遏制这些现象的发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开发、人格的完善、心理疾病的预防和积极向上心理的培养等等。而我们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过分强调单一化,过分注重校内环境,过分依赖心理健康教师,过分注重理论而轻视实践,从而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形式化,致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出现了各种偏差。
参考文献:
[1] 蔡国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的界定[J].扬州大学学
报(高教研究版),2000,(2):56,58.
[2] 漆小萍,唐燕.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前沿)[M].广州:中
山大学出版社,2005:13.
[3] 储祖旺,蒋洪池.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的演变与本土
化[J].高等教育研究,2009,(2),90.
[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教研究所.大学生发展与学生
事务专业化[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123-
125.
[5] 沈状海.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范式与新形态[J].思
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