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郁达夫“自叙传”文学创作思想对其小说的影响

2013-04-29黄顺文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3年7期
关键词:郁达夫

黄顺文

摘要:郁达夫是一位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的作家,其“自叙传”文学创作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奠定了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成为了中国后来现代小说的重要源头。“自叙传” 创作理论总括起来有三点,一是作品应有作家的自我体验;二是艺术的美源于情感的真;三是文学作品的结构须由情感统帅。“自叙传”理论是郁达夫文学创作的依据,也是我们正确、深刻理解其小说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的依据。

关键词:郁达夫“自叙传” 文学创作思想 小说影响

郁达夫是一位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的作家,其“自叙传”文学创作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奠定了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成为了中国后来现代小说的重要源头。

关于“自叙传”创作理论,郁达夫虽曾在他的多篇文章中提及,但一直都未有完整的阐述。我们通过对郁达夫有关文学的评论文章的研究以及对作品的分析,试着将“自叙传”理论总括为以下三点:

一是强调作品应有作家的自我体验,这是文学创作的真实性原则。二是强调艺术的美源于情感的真,这是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郁达夫认为文学作品的写实是情的写实,而非外部世界的写实。文学作品应注重表现情感与情绪的“真”与“美”。因此,郁达夫的小说都是凸现主人公“自我”对社会、生活的感受、体验。三是强调文学作品的结构须由情感统帅,这是现代抒情小说的结构特点。

下面我们依据“自叙传”创作理论观点,分析其对郁达夫文学创作的影响,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其作品呈现出的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

一、小说中以 “自我”形式来塑造的人物形象,体现了文学“真”的价值

郁达夫大部分小说的人物形象,直接取材于他自己的身世与经历,写自己的遭遇和见闻,是其自我生活的写照,如《沉沦》、《茫茫夜》、《茑萝行》《采石矶》、《过去》、《迷羊》等作品中的“我”,“他”、于质夫、黄仲则、文朴等,这些人物都是作者自己的化身。

(一)在身体外貌上,郁达夫小说中的主人公都与郁达夫本人非常地相似。他们都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颊上有一层红潮,同蔷薇似的罩在那里。眼睛里红红泛着的,不知是眼泪呢还是醉意,总之他的眉间,仔细看起来,却有些隐忧含着——他的面貌无俗气,但也无特别可取的地方,在一副平整的面上,加上一双比较细小的眼睛,和一个粗大的鼻子,他们大多身体瘦弱,胃肠不好,甚至有些还得了当时难以治愈的肺结核。”

(二)在社会地位上,他们都是现实生活的零余者。郁达夫小说中的人物,主人公大多是下层的知识分子,是被挤出社会的小人物,有才能却没有生活,有理想却得不到实现,是与社会尖锐对立的孤独者,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多余人,一群总找不到生活主流的人,自我感觉被生活边缘化的人。他们代表着“五四”后不满现实压迫又没有反抗能力甚至彷徨颓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如同郁达夫自己,多年的异国生活,饱受屈辱和歧视,回国后靠教书、卖文为生,生活窘迫,颇不得志。

(三)性格上都具有自卑、抑郁的特征。郭沫若在《再谈郁达夫》一文中认为:“鲁迅的韧,闻一多的刚,郁达夫的卑己自牧,我以为是文坛三绝。”“卑己”的郁达夫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与自己一样的人物形象,他们情感的纤细、柔弱、敏感,在生活面前时时感到悲观失望,就连外界的风吹草动、琐事杂谈也会引起强烈的情感波动和内心冲突。他们时而狂热、时而痛苦、时而激动、时而不安。他们不是被自卑感压迫,而是拖着这个沉重的十字架,在痛苦中挣扎、呻吟、宣泄。如他在《忏余集》代序中谈《沉沦》的创作经过时说:“我的这抒情时代,是在那荒淫惨酷,军阀专权的岛国里过的。眼看到的故国的陆沉,深受到的异乡的屈辱,与夫所感所思,所经历的一切,剔括起来没有一点不是失望,没有一处不是忧伤,同初丧了夫主的少妇一般,毫无气力,毫无勇气,哀哀切切悲鸣出来的。”

因此,郁达夫小说塑造的“自我”形象,再现的是人情绪情感的心路历程,这是“自叙传”理论影响的结果。

二、 小说中浓重的感伤情绪,是郁达夫独特的审美趣味体现

郁达夫是一位有“悲苦”情结的人,在《茑萝集自序》中说:“人生终究是悲苦的结晶,我不信世界上有快乐的两字。”在对感伤主义创作中的作用评价时说:“如果把古今的艺术总体积加起来,从中间删弃了感伤主义,那么所余的还有一点什么?莎士比亚的剧本,英国十八世纪的小说,浪漫运动中的各诗人的作品,又哪一篇完全脱离感伤之域?我想感伤主义是并无害于文学的,不过须有一个相当的限度,我们要不流于浅薄、不使人感到肉麻,那么这感伤主义,就是文学的酵素了。”(《敝帚集·序孙译〈出家及其弟子〉》)他认为只有这种感伤的情感才能震撼心灵,是深入到内心深处的真实的情感。可见郁达夫是一位将悲观、忧郁、感伤视为艺术美的作家。

由于郁达夫“自叙传”理论强调“作家的个性,是无论如何,总须在他的作品里头保留着的”,因而郁达夫这种审美偏好也就影响到其作品都有着浓重的感伤调子,如《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怀乡病者》、《风铃》等的主人公,他们都意识到社会的黑暗和丑恶,想要奋起抗争,向时代、向社会进行控诉,表达愤懑,但他们采用的都是消极抵抗的方式,把对现实的不满发泄在自己身上:要么想用死来解脱;要么沉湎于酒色,用放浪形骸来自我麻醉,甚至自戕;要么像行尸走肉一样活在世上,被恶势力所吞没。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幕幕悲剧,一个个被摧毁的年轻的灵魂。在郁达夫的作品中,我们听到的不是郭沫若的强者般的怒吼,不是鲁迅“狂人”般的呐喊,而是不甘沉沦却又无力挣扎者发出的悲鸣,是穷愁潦倒、孤独愤世者的呜咽、啜泣,但这种用毁灭的方式来表达的愤怒,谁说不震撼人心呢?因而郁达夫的感伤不是用来表达“颓废”的,它借“悲”生“愤”,从而撼动人心。事实证明,郁达夫的小说震撼过旧中国成千上万青年人的心。

这种非常独特的、别具一格的感伤情调,正是郁达夫小说的魅人之处。

三、作品中有关性的苦闷与变态的描写,是郁达夫表达率真、自然的情感的独特角度

郁达夫的“自叙传”创作理论认为文学的“真”就是“自我”情感的真。而“自我”的情绪在“性欲与死”这“人生的两大根本问题”面前(郁达夫在《文艺鉴赏上之偏爱价值》),表现得最率真与自然,人们灵魂中的种种私念、卑鄙,甚至一些难于言表的污秽、丑恶,都会被无情地揭示出来,放在了光天化日之下。因此在郁达夫的小说创作中,“性”与“死”的内容几乎弥漫了他的全部篇章。

郁达夫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创作思想,采用这样的创作角度来描写人物呢?我认为他是受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的影响。弗洛伊德认为,人身上的性欲“力比多”有两个去向,第一是发泄于正当的异性对象;第二是受到道德观念或社会环境的强制压抑,在潜意识中形成“情结”,如果把人的精神比作烟囱的话,那么情结就相当于烟囱中的烟灰。烟囱被烟灰阻塞就会生出毛病,人的潜意识中形成“情结”,就会产生歇斯底里或性欲错乱,要在通常是性对象的人或物中求得变态的满足。

如《沉沦》中“他”,由于身处异国,饱受歧视,他想爱而不敢去爱,只能在淫荡的想象以及手淫中得到满足。他去偷看老板女儿洗澡,去偷听一对男女的偷情,从而得到满足。又如《秋柳》中的于质夫对军阀镇压学潮非常不满,“只觉得一种悲愤,无处可以发泄”,主人公在“无聊之极”中,便去寻找妓女海棠。

同时我们也看到“他”和“于质夫”的内心充满了灵与肉的冲突,一边这样做,一边痛骂自己,“你去死吧”、“我是违反道德的叛逆者,我是戴假面的知识阶级,我是着衣冠的禽兽!”这种畸形心理的描写,真实地刻画出一个个被压抑、被摧残得无处安放的灵魂,读来令人窒息。

率真、大胆的抒发情感的方式,构成了郁达夫小说的创作特色,也是“自叙传”理论的真诗性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

四、小说的结构以情感与情绪为统帅,无需完整的故事情节,构建了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

郁达夫认为文学作品的“真”与“美”,实质就在于情感、情绪之中的“自叙传”理论,同样也影响到他小说的结构。郁达夫认为创作小说无论采用哪种结构,都应放在情感的统率下考虑、运作,不能因结构而影响了情感内容的抒写,他在《小说论》中说:“我们若不想研究(小说技巧)则以,若一定要研究的时候,可先从研究人的心理入手。情感的成长变迁,意识的成立轻重,感觉的粗细迟敏,以及其他一切人的行动的根本动机等,就是我们研究的目标。”因此,在郁达夫“自叙传”小说中,我们没有看到作者采用了什么重大的题材,也看不到惊险传奇的情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冲突以及巧妙周致的构思。只要情绪能得到自由酣畅的抒发,郁达夫并不太在意如何剪裁和布局。

如《怀乡病者》这篇小说,几乎没有情节,也很少描写人物的行动,始终被一种消沉、忧郁、颓唐、感伤的情绪所笼罩,作品集中表现了主人公在黄昏时刻的一种情绪——那一腔身处异国的“怀乡”之情。回忆与现实的交织,作品中所描写的四个散乱而又跳跃的事件,随着于质夫情感流动的轨迹,连缀到了一起,时空变换相当自由,整篇小说显得丰富而不呆板。

郁达夫以情绪取代情节来支撑小说的节奏和结构的创作形式,开创了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成为了中国后来现代小说的重要源头,郁达夫的艺术才能在这里得到了突出的表现。

猜你喜欢

郁达夫
郁达夫的“公共棉衣”
郁达夫在汉寿撰写抗战檄文
贵人
郁达夫:热烈的爱倩,却不能相守一生
从《故都的秋》看郁达夫与北京的关系
《郁达夫手稿:〈她是一个弱女子〉》
郁达夫一语成谶
论郁达夫小说《沉沦》的艺术特色
个体欲望表述中的国家意识——论郁达夫小说《沉沦》
抗战中的爱情:李小瑛与郁达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