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唐太宗李世民的用人之道

2013-04-29宋秀英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李世民

宋秀英

摘 要:唐太宗李世民是唐代最有作为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创造了最辉煌业绩的君主。在他的统治下,大唐王朝出现了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贞观之治”。究其缘由,善于识人、用人的完美用人之道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他秉承“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的施政理念,在用人之道上突出了唯才是举,不拘一格;知人善任,用人不疑;崇文重教,广育贤才;治世重德,赏罚分明等特点。并以此造就出一个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民族融合,国力强盛的崭新局面。

关键词:李世民 用人之道 贞观盛世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a)-0154-01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唐太宗李世民是最有影响力的帝王之一。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融合,文化繁荣,国势空前强盛,史称“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形成既要归功于他出众的文才武略,更要归功于他总结并吸收历代特别是亡隋在用人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制定并推行了一整套颇具特色的用人之道。本文试结合相关史料,对唐太宗李世民高超的用人之道进行分析。

1 唯才是举,不拘一格

唐太宗李世民非常重视人才的价值,他认为:“虽照车十二,黄金累千,岂如多士之隆,一贤之重,此求人之贵也。”强调“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在选人用人的基本标准上,李世民坚持“唯才是举”,“不拘一格”,不论亲疏远近、门第高低,只要有真才实学,都竭力收揽到自己的身边。因此,聚集在他周围的能臣干将、治国贤才来自社会各阶层。既有关陇贵族长孙无忌、杜如晦、李靖;也有江东世族萧瑀、虞世南、褚遂良。既有出身士族地主的高士廉、李玄道、侯君集、岑文本;也有来自庶族地主的房玄龄、刘文静、程知节、王珪。更有来自草根阶层和少数民族的张亮、马周、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对于来自敌对集团的人才,李世民能够不计旧怨,以诚相待。王世充、窦建德、刘武周都曾经是李世民的死对头,但他们的部下尉迟敬德、秦叔宝、张玄素最后都成了李世民的爱将。特别是对于太子李建成的谋士魏征和部属薛万彻,魏征曾劝李建成杀掉李世民以巩固太子地位,薛万彻则在玄武门之变中力敌李世民,血战宫门。李世民却依然对魏征的经国之才和薛万彻的盖世之勇欣赏有加,给予充分的信用和重用。李世民在人才选拔上广开渠道,多次要求臣僚举荐贤才。贞观十一年,他要求“刺史朕当自简择,县令诏京官五品以上,各举一人。”贞观十八年颁布了《令天下诸州举人诏》,要求各州县荐举人才,由他面试从中挑选。为了更有效地选拔人才,李世民还建立了科举考试等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以网罗人才,扩大统治基础。

2 知人善任,用人不疑

有了人才,如何使用人才就成了决定兴衰成败的关键要素。在这方面,唐太宗李世民主张“用人如器、舍短取长”,“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为此,他对所用之人都进行深入的了解,熟知每个人的特点和专长。他对长孙无忌等八人就有如下的客观公正评价:长孙无忌—— 善避嫌疑,应物敏速,决断事理,而总兵攻战,非其所长。褚遂良—— 学问稍长,性亦坚正,每写忠诚,亲附于朕,譬如飞鸟依人。杨师道—— 性行纯和,自无愆违而情实怯懦,缓急不可得力。岑文本—— 性质敦厚,文章华赡,而持论恒据经远,自当不负于物。高士廉—— 涉猎古今,心术明达。唐俭—— 言辞辩捷,善和解人,临难不改节,当官无朋党,所乏者,骨鲠规谏耳。马周—— 见事敏速,性甚贞正,论量人物,直道而言。刘洎—— 性最坚贞,有利益;然其意尚然诺,私于朋友。从而善于将不同的人才放置在能够施展才华的位置上,最大限度的发挥着各自的优点。对于所用之人,李世民给予充分的信任。比如李建成旧属薛万彻归顺后,李世民派其带兵平定突厥、吐谷浑,有人提出“薛为建成爱将,不可将兵,恐生变故。”李世民力排众议,坚持委以重任。薛万彻深感大恩,竭心殚力,屡建奇勋。特别是在赤水源一役,独率轻骑深入敌军,大破天柱王,从根本上扭转了战场上的僵持局面。

3 崇文重教,广育贤才

在安邦治国的过程中,唐太宗李世民除了广开才路,注意广泛发现、征集、选拔人才外,还通过崇文重教,积极主动培育贤才。他说:“弘风导俗,莫尚于文;敷敷训人,莫善于学。因文而隆道,假学以光身。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不游文翰,不识智之源。……性怀辩慧,非积学不成。”武德四年,多年的战争尚未完全平息,李世民就锐意经籍,在京城设置文学馆。稍后,又在京城开办国子学(收文武三品以上子弟)、大学(收文武五品以上子弟)和四门学(收七品以上官员和普通民家聪明子弟),以及律学、书学、算学(收八品以下官家子弟和普通民家子弟),并由国子监集中领导、管理。以上六学学生初始有二千多人,最多时超过八千人。各都督府,州、县也都设地方学校,学生名额大都在百人,最少的下等县也有二十人。在李世民的大力倡导下,办学之风日盛,各地学生相率来到京师,周边的高丽、百济、新罗以及日本、高昌、吐藩等国也纷纷派遣贵族子弟前来求学。崇文重教,培育了大批贤才,确保了各个方面的人才储备,推动了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

4 治世重德,赏罚分明

唐太宗李世民在选用人才时把德行放在首位,重视人才道德素质的突出价值。贞观三年,他要求吏部尚书杜如晦在选择官员时,不能“惟取其言词刀笔,不悉其景行。”贞观六年,他在与魏征探讨用人之道时强调:“王者须为官择人,不可造次即用。……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许敬宗是李世民做秦王时的入馆之宾,才思敏捷,文采超人。但三十年不得重用,就因为许敬宗能力虽强,品德低下。对于所用之才,李世民有功必赏,有过必惩。尉迟敬德本是从刘武周那里归降的将领,但对李世民忠心耿耿,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屡建战功。由于功劳大,李世民把他排在凌烟阁功臣第七位。而李世民的堂叔李神通,首倡举兵反隋,又是他的救命恩人,由于在与刘黑达交战时望风而逃,受到贬斥。

唐太宗李世民凭借睿智的眼光和卓越的用人之道,汇集了一大批治国贤才,建立了一个比较协调、稳定的统治集团。这些人在李世民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励精图治,并最终开创出“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参考文献

[1] 孙金木.谈谈唐太宗李世民的选才用人之道[J].天津档案,2007(5):22-23.

[2] 程向辉.《贞观政要》中唐太宗治国与用人思想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2):54-56.

[3] 孙文泱.李世民的用人之道[J].山东人大工作,2010(1):65.

[4] 王冬雪,封宗华.从“贞观之治”看唐太宗的用人思想[J].华章,2011(1):9.

[5] 徐瑞卿,李泰.唐太宗用人思想与“贞观之治”的必然联系[J].魅力中国,2012(10).

猜你喜欢

李世民
李世民的苦心
妙用心机才有转机
妙用心机才有转机
三张纸条
皇帝不能玩权术
以诚相待
唐·李世民《指意》句
妙用心机的人才有转机
唐太宗为何不杀魏征
李世民用人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