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悲剧性

2013-04-29刘靖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德伯家的苔丝悲剧性哈代

刘靖

摘 要:托马斯·哈代是欧洲19世纪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虽然他生长在资本主义文明的现代环境中,但是他对资本主义的文明采取坚决否定的批判立场,在作品中他广泛使用各种表现手法来表现人物与命运抗争的无奈以及自然环境与人物性格的冲突。他认为个性的毁灭来源于性格和环境的冲突所造成。因此,他把自己的作品称为有关性格与环境的小说,这一特点集中的体现在《德伯家的苔丝》这一著名作品中,作为哈代悲剧小说中的经典典范,《德伯家的苔丝》奠定了哈代悲剧作家的地位,为哈代赢得了世界性的杰出小说家的声誉。本文主要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悲剧性特征。

关键词:哈代 德伯家的苔丝 悲剧性

中图分类号:I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a)-0094-02

托马斯·哈代是欧洲19世纪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他对资本主义的文明采取坚决否定的批判立场,在作品中他广泛使用各种表现手法来表现人物与命运抗争的无奈以及自然环境与人物性格的冲突。他认为个性的毁灭来源于性格和环境的冲突所造成。因此,他把自己的作品称为有关性格与环境的小说,这一特点集中的体现在《德伯家的苔丝》这一著名作品中,作为哈代悲剧小说中的经典典范,《德伯家的苔丝》奠定了哈代悲剧作家的地位,为哈代赢得了世界性的杰出小说家的声誉。本文主要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悲剧性特征。

1 悲剧性概述及哈代作品的悲剧性

有关悲剧性的论述,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性的特殊效果在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唯有“一个人遭遇不应该遭遇的厄运”,才能达到这种悲剧的效果;黑格尔认为悲剧的特性根源于两种对立理想和势力的冲突;是伦理的自我分裂与重新和解,伦理实体的分裂是悲剧冲突产生的根源。悲剧冲突是两种片面的伦理实体的交锋。在黑格尔看来,冲突的悲剧性在于:“这种冲突中对立的双方各有它那辩护的理由,而同时每一方拿来作为自己所坚持的那种目的和性格的真正内容却只能是把同样有辩护理由的对方否定掉或破坏掉。”恩格斯深刻指出:“历史必然的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是悲剧性的冲突;鲁迅则认为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按照哈代的看法,人类悲剧的基础与根源在于个人跟不正当的、敌对的生活环境之间的冲突,更确切一点说,是人类跟残酷无情的大自然之间的斗争和冲突,而且这种冲突无法解决,最后只能造成非常悲惨的结果。正是因为持有这种悲剧观,哈代小说中的爱情故事才常常因为个人和传统的伦理道德观相冲突,最后酿成悲剧性的结果。

2 苔丝人物形象的悲剧性透视

在《德伯家的苔丝》这部著作中,小说的女主人公苔丝·德伯是一个纯洁、美丽、善良、坚强朴质、善良而能干的小姑娘,并具有反抗精神的英国农村女性形象。她热爱劳动,没有虚荣心,从未感到自己贫苦的出身是什么耻辱,她虽然出身贫穷,但作为一个农家的孩子,她非常勤劳而且干得比别家的孩子都好。因为她是家中的长女,所以从小就挑起了家中生活的重担。可是,命运的转折却在某一天突然降临,她在深夜为酗酒的父亲赶车送蜂蜜,却不小心在困倦中与一辆邮车相撞,把家中唯一的一匹生计工具给撞死了。而在此之前,他的父亲获知苔丝家原来是名门望族德伯氏的后裔。于是异常虚荣的德伯就执意要女儿去亚历克家认亲。高洁的苔丝本来是不想去的,对攀附所谓“本家”感到厌恶。第一次去德伯家认亲,她是极不愿意的。可家里唯一的老马一死,弟妹一大群,父亲又常酗酒,生活实在艰难。正是为了一家人的生计,所以就勉强去认亲。

她容貌美丽,可从未想过把它作为达到荣华富贵的手段。她是带着胆怯和羞愧的心情去德伯家的。结果在德伯家被亚历克家的儿子玷污了。失身之后,苔丝对亚雷极其厌恶和鄙视,当她带着肉体和心灵的创伤回到父母身边想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时,却悲哀的发现自己怀孕了。婴儿生下不久后就夭折,而且她的受辱受到了社会无情的耻笑和责骂。由于没法再生活下去,痛苦不堪的苔丝就跑到南部的一家牛奶厂去做了个小工人,希望远离那个让她伤心的环境而重新开始新的生活。苔丝性格坚强,富于反抗精神。在葛露卑的农场,虽然干着力所不及的牛马劳动,也不求人可怜和施舍。

在牛奶厂工作时,她认识了26岁的克莱。克莱出身于富有的牧师家庭,却甘愿放弃上大学的机会,来这里学习养牛的本领以求独立的生活。正是在相互劳动中,苔丝和安巩认识了而且互相产生了爱慕之情。但是苔丝的思想十分矛盾,她珍视情感,看重爱情。她爱克莱,是因为他善良开明,情感高尚。她既爱克莱,却又自己觉得自己不配做他的妻子,而且自己有着那么肮脏的过去。最后,苔丝对克莱强烈的爱终于战胜了对往事的悔恨,和克莱结了婚。

新婚之夜,苔丝下定决心,因为她不想把自己的过去对克莱隐瞒。在克莱讲完他和一个不相识的女人放荡地生活的经历后,她也开始讲述她的经历,但当她一讲完自己那悲惨的过去后,克莱不仅没有原谅她,反而立刻翻脸无情,远涉重洋跑到巴西去了。

被遗弃的苔丝孤独、愤慨、绝望、悔恨。她本来想一死了之。但为了全家的生活,又只好忍受无尽的屈辱和苦难。而且在忍受屈辱的同时,她还抱着一线希望,希望丈夫能回心转意早日回到自己的身边。但是无尽的生活苦难压倒了她,住屋被房主收回,父亲的猝然去世,全家栖身无所,生活无着落。在这困难关头,亚雷乘虚而入,用金钱诱逼苔丝和他同居。她在生活的无尽混乱和悲哀的无奈中,又重回到了亚力克身边。

而克莱在巴西也历尽磨难,贫病交加。在思考了很多日子后,他开始后悔当初遗弃苔丝的鲁莽和无礼的行为,决定返回英国与苔丝言归于好。而当克莱带着一颗无限忏悔的心回来之后,却得知妻子却已作了他人的情妇。可是克莱的归来,却犹如一把利刃,把麻木浑噩的苔丝一下子给刺醒了。此时的苔丝悔恨交加,她把她一切的痛苦和不平全都倾泻给了罪恶的亚历克。在无尽的绝望中,她亲手杀死了亚历克,然后和克莱在荒漠的原野里度过了几天逃亡的欢乐生活。最后在一个静谧的黎明,苔丝被警察抓住了,最后被送上了绞刑架。而克莱遵照苔丝的遗愿,带着忏悔的心情和苔丝的妹妹开始了新的生活。

3 苔丝人物形象的悲剧性分析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作品真实地描写了一个农村姑娘短暂而悲惨的一生。在哈代的理想世界中,苔丝是美和爱的化身与象征,代表着威塞克斯人一切优秀的方面:纯洁、美丽、质朴、善良、容忍和仁爱。女性的温柔和勇敢在她身上融成了一体。她敢于自我牺牲,对生活抱有美好的愿望。同时她又具有坚强的意志、美丽的气质和热烈的感情。

3.1 时代的悲剧性特征

哈代揭示了这一形象及其悲剧原因的全部复杂性。在哈代看来,她的悲剧首先是时代造成的。亚雷·德伯是造成苔丝悲剧的最主要元凶。他的父亲是一个冠以贵族德伯的有钱的商人,亚雷·德伯仗着其父的权势、金钱称霸乡里。自从他见到苔丝后,他荒淫好色的嘴脸就暴露的一览无遗,并设下圈套,毁坏了少女的贞洁和一生的幸福。尽管后来他在老牧师克莱的帮助下做了牧师,但其实他根本没有改变他那几十年的恶习。所以后来当他再度遇见苔丝后,他又开始动坏的念头。而苔丝早就看穿了这个穿着道袍的牧师的肮脏灵魂,苔丝一针见血地拆穿了亚雷·德伯的虚伪与无耻:“像你这种人本来都是拿我们这样的人来寻开心的……而等你开够了心,作完了乐,就又说你悟了道,打算死后上天堂去享乐,天下的便宜都让你们这些恶人给占去了。”为了控制苔丝,亚雷·德伯用权势和金钱等各种武器使得苔丝的一家处于无处安身的悲惨境地。我们可以这么说,苔丝这悲惨的一生都是给亚雷·德伯所代表的暴力与强权给害了的。而且这些暴力和强权还是受社会宗教道德和强大的国家机器的保护的。

而哈代正是通过苔丝这样一个非常鲜明的人物形象对当时虚伪的道德宗教规则和强大的国家机器展开最严厉的抨击的。在那样一个维多利亚的时代,男人与女人在爱情婚姻上的地位是永远无法平等的;另外,诸如三角恋爱以及外遇、离婚之类,都被认为是非常不道德的行为,要遭到整个社会的唾弃和鄙视的。而正是这种不公平的道德观和伦理观造成了苔丝的悲剧,她的整个悲惨的一生都是在这样的强迫和暴力下生存,而公认的社会和法律都认为迫害和侮辱苔丝的行为是正当的。

社会习俗认为一个女人一时的过错那可是不可挽救的彻底的堕落的过程,而苔丝就是一个犯了严重奸淫罪的罪人。虽然她到冒牌本家亚雷德伯那儿寻求帮助时,她的目的是想通过自己的工作来解决家庭的困难。苔丝的道德是高尚的,灵魂是纯洁的,她一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就坚决离开了亚雷德伯。她没有借助婚姻来实现追求虚荣的愿望,而是立足于自己的自尊去追求自身的自由。但是在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面前,她却被奉为淫荡警戒的榜样,看成是伤风败俗的典型,是侵犯了清白领域的“罪恶代表”。正是在这样的时代道德和宗教背景里,我们才更能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在作品中,哈代严厉批评了克莱代表的资产阶级的伦理观和道德价值,指出它早已经成为人们精神上的枷锁。

然而正是这种民族风俗具有神圣的性质,是不成文的法律,它被认作是永远正确的东西。而苔丝就是这种习惯伦理道德和世俗谬见的牺牲品。

3.2 个性的悲剧性特征

如果说,以亚雷为代表的恶势力及其强大后盾国家机器和宗教道德是造成苔丝悲剧的直接原因的话,那么,克莱身上的传统道德观念对苔丝则是一种更可怕的无形的精神摧残。在作品里,克莱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艺术形象。在他身上,既保留着传统的道德束缚,也有着开明的思想。他虽出身富有的牧师家庭,却厌弃都市繁华生活,不愿为上帝服务去当牧师,而是愿意去农村务农,到农村和农民一样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力图掌握各种门类的农业技术来自食其力。他喜欢在大自然中和天真无邪的农家少女相处,因为这使他感到乡村生活的清新和纯朴。他的这些思想和特点说明他是一个具有自由思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但是当苔丝向他坦白了她过去所经历过的悲剧和屈辱,他身上那保守的道德观念就无情的扼杀了他心中真实的感情,他觉得自己受到了命运“残酷”的嘲弄。他不肯饶恕苔丝。尽管他自己曾经也有过放荡的行为。这说明他心灵深处的传统道德观念根深蒂固,他的传统的贞操观给了苔丝以毁灭性的打击。

亚雷强暴了苔丝,这件事情给苔丝带来了深沉的痛苦,但却未能泯灭她对生活的未来希望,克莱对她的抛弃则摧毁了她的精神支柱。还有克莱最终的归来使她更感受到自身的屈辱。最终导致了苔丝杀了亚雷的悲惨结局。由此可以说,正是克莱身上的传统道德观和以亚雷为代表的恶势力这两者共同将苔丝推向了悲剧的深渊。

3.3 自身的悲剧性特征

最后,苔丝性格中也有一些弱点。在小说中,苔丝虽然敢于大力反抗这个不公正的社会,但最终却不能摆脱道德对自身的束缚。在受到乡人非议的时候,她也认为自己是“有罪”的。“老是把自己看作一个罪恶的化身,侵犯了清白的领地”。“根据陈腐的习俗,布置了不同情自己的形体和声音” 用“一堆使自己无故害怕的道德精灵”来恐吓自己,在别人用传统的社会暴力和伦理道德来攻击和嘲笑她时,她似乎比别人更不能忘记她自身所带的“耻辱”。

这可以从她最后远离故乡和亲人来到塔布篱的事情可以看出,因为她这样做的目地就是为了忘记自己悲惨的过去。她始终无法卸掉自己背上那沉重的十字架。虽然和克莱的相爱使她感到无比的幸福,可是她的内心更多的却是痛苦的折磨,而最后当苔丝被克莱无情的抛弃后,他仍然认为是自己犯下的罪过,而毫无怨言的默默忍受悲惨的命运和命运加诸在她身上的一切。正是从上面的描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写出了更深层次的传统道德观念对苔丝精神上的严重毒害。这种毒害很完美的展现了苔丝性格中的复杂的矛盾性和悲剧性特征,而正是这种复杂的矛盾性和悲剧性特征使得作品的批判力量更猛烈,以及让苔丝的悲剧命运更加震撼人心,引起我们深深的思索。

3.4 命运的悲剧性特征

最后,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苔丝的悲剧命运有着非常多的神秘莫测的因素。在哈代的笔下,苔丝的一生充满着命定的偶然性色彩。在强大的宇宙威力的莫测命运面前,人是如此的渺小和不堪一击。老马的死、与克莱结婚前夕给他的信被插入地毯下面、违心去亚雷家认本家并遭奸污、去爱姆寺访老克莱未遇而在归途中偶遇亚雷、令人恐惧的十字手路标、德伯家神秘的马车等等这一切都暗示着苔丝和环境冲突的软弱无力,命运的支配在她的生命中不停的出现。从而一步步地将她推向悲剧的结局。

总之,著名作家哈代通过一个著名的人物形象苔丝的悲剧性命运向我们无情的揭示出那个时代的伪善的伦理道德,把它的残酷和迷惑表现了出来。他对资本主义的文明采取坚决否定的批判立场,在作品中他广泛使用各种表现手法来表现人物与命运抗争的无奈以及自然环境与人物性格的冲突。他认为个性的毁灭来源于性格和环境的冲突所造成。这一特点集中的体现在《德伯家的苔丝》这一著名作品中,作为哈代悲剧小说中的经典典范,《德伯家的苔丝》奠定了哈代悲剧作家的地位,为哈代赢得了世界性的杰出小说家的声誉。

参考文献

[1] 张玲.德伯家的苔丝[M].2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 张中载.托马斯·哈代—— 思想和创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

[3] 英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4] 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M].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5] 卢那察尔斯基.论文学[M].蒋路,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6] (古希腊)亚理斯多德.诗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7] 邱紫华.悲剧精神与民族意识[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 黑格尔.美学[M].商务印书馆,1979.

[9] 曾庆元.悲剧论[M].华岳文艺出版社,1987.

[10] 哈代创作论集[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德伯家的苔丝悲剧性哈代
哈代诗歌的民谣艺术
女性视阈下宿命论的悲剧性
从“淳安女童失联案”看新媒体的悲剧性事件报道
《德伯家的苔丝》中情与景的巧妙融合
《德伯家的苔丝》中希腊神话原型理论分析
从《德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宿命论思想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成因分析
An General Analysis on Thomas Hardy’s Pessimism in Wessex Novels
中学语文悲剧性作品的教学探讨
The Tragical Causes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