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多媒体教学和课件制作的误区
2013-04-29李起东
李起东
摘 要: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走进课堂。它集图像、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以其直观、生动、高效的特点,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情绪和注意力,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新课程改革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凡事有利必有弊,多媒体的作用也不是万能的,它并不能包办代替一切教学手段。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忽视其“辅助性”,使用不当,反而会有损于教学。结合这几年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经验,作者对多媒体辅助教学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课件制作 因课制宜 教学规律 创造能力
在教学中多媒体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然而它存在许多不足,这让我们在运用这种先进的教学媒体时有了一些思考。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这种教学媒体,有些知识可以直接利用身边的简单工具,如小黑板、录音机、挂图等,而他们总是喜欢“舍轻挑重”,即使有现成的教具也不用,非得用课件授课。这种只注重教学手段的运用,却忽略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往往事倍功半。同时,大家总是在上课的时候,借机炫耀自己的计算机水平有多高:一会儿是别开生面的彩色图画,一会儿是动听的优美音乐,一会儿是动感十足的FLASH动画。好好的一堂课,结果成了一个杂耍的天堂。由于学生过于沉溺于老师为他们设计的课件,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在上课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根据各门学科自身的特点,因科因课制宜,不求大求全。
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有很多优点,如多媒体教学,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手段等,但它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不能取代教师。因而教师一定不要只为了表现自己使用多媒体的能力,而不顾教学内容。现在所用的大部分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再配上动画、音乐等。这样学生在上课时好像是很有兴趣,但热闹过后,似乎什么也没有记住,什么也没有学到。甚至有的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上课时仅顾摆弄课件,操作键盘和鼠标,既不深入讲解,又没有重点难点,更没有板书,从而造成“只见机器不见人,只见画面不见文”,让人眼花缭乱。这是一种繁琐的单调,是由过去教师一根粉笔传统的单调,走向新运用现代化设备的单调,导致事倍功半。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教师都是课堂的主导,所以老师不能等同于放映员,多媒体教学也不能华而不实。
二、要符合各门学科自身的教学规律。
文科教学要注重对教学情境的设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理科教学则在于引导学生的思维。所以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不能只是为了追求动态效果、直观性、演示性,不顾学生切实的感受,不顾学生是否真正学到知识,而是要符合各门学科自身教学规律,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优势,让学生在现代化的教学中既体会到多媒体的利用价值又学到知识,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从而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三、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学生的创造能力。
学生是认知发展的主体,是具有独立地位、具有极大的认识潜能的实践者。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更是至关重要的。叶圣陶强调:“教师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多媒体教学就是把教师的思路、学生的思路和作者的思路融为一体,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这样才能获得教学的成功。因此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时,除了服务于教学外,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既有知识的传授、反馈、扩展,又有感情的交流,尤其语文教学更是教师以情感、人格魅力等感召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现在的多媒体教学缺乏“人”与“机”的交流,缺乏能动的感情交流,学生听的是音响里的声音,看的是荧屏上的图像,导致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发挥不出来。这样的课堂完全失去了师生双边活动的及时性、时效性,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根本得不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世界的熏陶,不能促使个体情感得到健康的发展。所以教师要灵活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在其中展现自身才能,发挥自身优势,充分体现自身个性和聪明才智。
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在充分享受某种新生事物带来好处,同时要承受它带给我们的诸多不足。金无赤金,只要我们合理地利用好多媒体,它的功必大于过。
多媒体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多媒体只是优化教学过程的一种手段,不能让它代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导和组织地位。课件的制作,除了追求直观、声音、动画,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的主动发展,适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多媒体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教学实践中已显示出它的优势。但使用多媒体时,必须找准最佳时机,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的功能,才能让学生更有效地体验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