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策略下牛津英语的阅读理解
2013-04-29陈涯
陈涯
摘 要: 牛津初中英语考试阅读理解所占分值大,学生失分率高。本文初步探讨牛津初中英语的阅读理解的解题能力训练,阐述阅读理解的解答技巧和注意点,以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 中考英语 阅读解题 心态 速度 能力
阅读理解是最重要的言语思维活动,大量的阅读不仅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语感,而且可增强学生理解能力。如何让“阅读”变成“悦读”,让学生的内心变得丰富,思想变得灵动是教育工作者的永恒追求。在仰望星空的同时,我们要脚踏实地,围绕新课改,探索研究性阅读,以学生为核心建构阅读理解新支点。
分析近两年一些区域的牛津英语中考试卷,阅读理解是中考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它具有题量大、题材广、体裁多、注重现实生活等特点,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特别是学生运用阅读策略获取信息及推理判断概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调整正确的阅读心态
阅读时,要心无杂念,精力集中,形成一种惬意的顺向心理。一些考生潜意识里认定阅读理解是难度很大的题目,整个这一大项是自己的薄弱环节,答题时一看到阅读理解就莫名地紧张起来。其实,过于紧张的情绪会形成一种消极因素,抑制大脑的正常思维功能,给阅读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原本一遍就能理解大意的短文,读了三五遍还不知所以然;原本看得懂的,一紧张都变成了一堆乱字符;于是越看不懂越紧张,越紧张越看不懂,结果可想而知。此时,考生应镇定一点:阅读理解并不都难,就算有一定难度,只要平时训练到位,积累厚实,耐心读,多读几遍,就一定能迎刃而解。如果确实情绪紧张,则可先不急于阅读,闭上眼睛,深呼吸一两分钟,呼吸平缓,自然心情放松。心情放松,自然阅读轻松。
客观来讲,语段中总有几个生词难句。这种情况下,切不可心烦意乱,情绪波动,甚至失去自控能力。应克服急躁心理,稳定情绪,多读两三遍,或许就能理解;也可采用跳读的方式,联系上下文,就能揣测出它们的大概意思。就算不能理解,也不可怕,说不定这一两个生词对全文的理解帮助不大,或许文下的几道题并未考查到这几个生词。所以,答题过程中要始终做到从容不迫,心无旁骛。要有这样的定力,关键在平时,引导学生掌握以短语或句子等意群为单位进行阅读的方法。语言学家Harris(1966)指出:“语言并不存在一连串的单词或句子中,而是存在于联系着的语篇中。”阅读过程能否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一个意群的理解。此外,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式”阅读,通过对典型句型的剖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作为基础中的基础,阅读是前提,广泛而大量的阅读拓宽了知识面,激发了学习兴趣,也必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结合当前社会各界对英语教育的反思,如果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适度增加一些中国特色、地域特色的文化与文学的内容,甚至与语文教学相融合,则可能会产生革命性的变革。新课改强调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基于学生的直接体验,面向学生自身的生活和火热的社会生活实践,强调运用学生已有知识。这必将成为英语中考改革的趋势。
二、提高视读与阅读的速度
阅读理解的考查,从某一方面来说,考的是速度。题量大、题型新、范围广、难度深,这是近几年中考英语阅读理解的特点,没有较快的阅读速度,是很难高质量地完成试题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阅读时,眼球总是不断地移动—停顿—移动,理解是在“眼停”的瞬间进行的。要想理解透彻,就必须相对增加“眼停”的时间和次数。这就要求考生尽量扩大视读的广度,把逐词逐句的点式阅读变成一次扫描一句的线式阅读。要有这种阅读习惯,在平常就要有意识地训练。扫描完一句,立即捕捉有效信息,提炼知识点,并且迅速报告给大脑,在大脑中综合处理有关信息,构成知识网络,形成眼脑较快的直映能力。良好的阅读习惯,较强的理解能力,是提高阅读理解速度的根本方法。
平常,我们要求学生大声说、大声读、大声背,但这并不代表在做阅读时要读出来,否则阅读速度相对默读要慢得多,阅读效率也要低。因此老师要时不时地提醒学生在做阅读题时要养成默读习惯;另外,反复回读也会浪费一定时间,一词一顿影响整体文章的把握与中心思想的理解,不利于英语整体思维的培养,而且阅读速度与效率较低,阅读兴趣会随之降低。在平时,老师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短文与一些句子,有助于培养英语语感、英式思维与效率;重视提问、互答,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只有平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真正达到考场时间紧迫的要求。客观地讲,中考不同于日常的考试或者毕业考试,它是一种选拔赛,既是日常学习的检验,又是一种能力的试金石。同样,新课改强调学生观、发展观与课程观。因此,我们在阅读理解训练中,要重视对学生独特经验的挖掘,努力从学生的立场出发,给予肯定与鼓励。
三、培养学生概括及分析的阅读能力
在笔者看来,不管什么题材的阅读理解,通常有以下几种题型:细节题、判断题、主旨题、猜词题等。
每篇文章的五道题中往往有两三题为细节题。这类题目通过阅读短文,是可以直接从阅读材料中找到问题的答案的。这要养成学生细心从阅读材料中找原句的习惯,保证此类题不失误。在解答每篇阅读理解前,可先浏览一下文章后面的题目,找出细节题,用笔圈上题号。然后带着第一条细节题的题目,开始阅读文章寻找相应的原句找到后画出原句,提高阅读速度和解题的正确性。第一条细节题解完后,读第二条细节题目,依次解决细节题。一般来讲,问题的设计者是根据文章内容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出题的。在这一步骤中,我们可以把表层或中层难度的理解题很快解决。这样文章读完细节题也完全解决,同时了解文章大意。对于接下来解决文章深层次理解题——判断题、主旨题等,有很大帮助。
文章读完一遍后,要回味一番,对文章的段落结构、中心思想、人物事件、论点论据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再看几次。要留心关键词句,注意弦外之音。对文章的评价分析,一定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理解文章作者的原意,不能按你自己的意愿想当然。对于判断题,有些题一时难以从文中直接找出答案,这时就需要进行分析、推理或归纳,但绝不能离开文章而乱猜臆断,还有些试题会涉及日常生活或其他学科知识,这时就要注意推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找准被判断的段落或句子,认真阅读并加以判断。主旨题要求学生在理解全文后归纳短文大意,概括中心思想或选择短文标题。命题方式常为:Find out the main point/main idea/best title.等。这些问题的答案大都隐含在文章中。不少文章一开头便点出文章的主题,这一段往往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在文章的段落中则往往由开头的一句充当中心句,概括该段的中心思想。但不少文章或段落中,中心思想贯穿在全文中。考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归纳整合段意以概括出文章大意的能力,才能选对答案。猜词题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构词法等猜测某个生词的词义或者对某个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进行猜测。
现在很多考题都是第一段描述一种社会景象、事件,然后展开对这一现象的进一步表述或思考原因或追究根源,此类题材的文章要求学生了解出题人的意图,抓住文章的主题句。阅读的全过程是紧张、高效的全过程,每“分”必争,分秒必争。要学会合理、科学地安排时间,循序渐进,不留遗憾。
既然阅读是中考试题中的重头戏,那么除要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外,平时还要多注意收集不同题材、不同形式的阅读材料,以增加阅读量。阅读材料的选择应兼顾书面语与生活语,注意语言的真实、地道。同时,还要收集一些体现时代特点的新闻报道、科普小品、人物传记、社会读物,尽可能地包括描写文、记叙文、说明文、小品文、议论文等文体。遇有不懂,能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进行学习。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增强,阅读理解水平才能从长远上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海峰.《牛津初中英语》阅读培养策略.陕西教育[教学],2012.11.
[2]潘丽君.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课堂研究.豆丁网,2011.8.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