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预混人胰岛素出现餐后低血糖调整治疗案例分析
2013-04-29谭普力
谭普力
摘要目的:研究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预混人胰岛素后,在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基本达标时出现餐后低血糖,调整不同治疗方案,以寻求临床安全有效的解决途径。方法:选择89例应用预混人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且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基本达标,但在进餐后3~5小时均出现低血糖情况,将其分成4组,即A组19例,给予低血糖对症治疗而未调整治疗方案;B组24例,加用拜唐平;C组25例,将混人胰岛素调整为诺和锐30;D组21例,采用分餐方法。观察各组在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无明显改变的情况下,应用CGMS对其进行72小时血糖监测,其间监测指端血糖谱并输入CGMS以校正,根据血糖监测图谱观察各组空腹及餐后2小时、4小时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次数、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日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结果:各组的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无显著差异;B组、C组及D组的进餐4小时血糖均较A组有所上升,低血糖发生次数则显著下降(P<0.05),B在及C组间无差异,和D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日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B组、C组及D组较A组有所下降,B组下降较为显著(P<0.05)。結论:知道患者加餐、加用拜唐平及调整剂型为诺和锐30,对纠正其餐后低血糖均有较好的疗效,加用拜唐平或调整剂型为诺和锐30的方法效果更佳。而应用拜唐平还可以有效地减少血糖波动,平稳控制血糖。
关键词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2型糖尿病人胰岛素
为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预混人胰岛素后,在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基本达标时出现餐后低血糖[1],调整不同治疗方案,以寻求临床安全有效的解决途径。对89例应用预混人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6月~2012年11月应用预混人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89例,男59例,女30例,年龄41~81岁,平均62.3岁。
方法:均符合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且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基本达标,但在进餐后3~5小时均出现低血糖情况,将其分成4组,即A组19例,给予低血糖对症治疗而未调整治疗方案;B组24例,加用拜唐平;C组25例,将混人胰岛素调整为诺和锐30;D组21例,采用分餐方法。观察各组在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无明显改变的情况下,应用CGMS对其进行72小时血糖监测,其间监测指端血糖谱并输入CGMS以校正,根据血糖监测图谱观察各组空腹及餐后2小时、4小时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次数、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日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
结果
各组的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无显著差异;B组、C组及D组的进餐4小时血糖均较A组有所上升,低血糖发生次数则显著下降(P<0.05),B在及C组间无差异,和D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日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B组、C组及D组较A组有所下降,B组下降较为显著(P<0.05)。
讨论
预混人胰岛素30R中的短效人胰岛素在高浓度时聚合成六聚体,皮下注射后要经过解离成单体才容易通过毛细血管吸收入血,随着用量增加而六聚体解离吸收所需时间也增加,结果造成胰岛素作用高峰延迟,使得相当数量的患者出现餐后高血糖和下一餐前的低血糖。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生表现,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进食后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餐后3~5小时血浆胰岛素水平不适当地升高,患者表现为餐后两小时血糖偏高,随后血糖值直线下降。而同时预混人胰岛素中低精蛋白锌胰岛素的达峰时间约4~6小时,出现内源和外源胰岛素高峰叠加的情况,导致低血糖的发生。知道患者加餐、加用拜唐平及调整剂型为诺和锐30,对纠正其餐后低血糖均有较好的疗效,加用拜唐平或调整剂型为诺和锐30的方法效果更佳。而应用拜唐平还可以有效地减少血糖波动,平稳控制血糖。
参考文献
1胡予.2型糖尿病治疗的新理念—基础加餐时治疗[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122(8).
总之,随着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进和仪器的飞速发展,白内障手术已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为大量的患者带来了复明的希望。然而白内障手术并不能使所有患者摆脱低视力,主要与基础眼病有关。因此,术前要认真作详细的眼部检查,充分地估计到手术的困难,对术后效果作科学的评估,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让患者充分理解接受,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参考文献
1徐广第.眼科屈光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8:269.
2余涵,刘海风.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术后黄斑改变的临床观察[J].眼科研究,2005,23(3):303-304.
3徐乃华,程远.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89例临床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06,14(5):449-450.
4国家“九五”攻关计划DM研究协作组.中国12个地区中老年人DM患病率调查[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2,18(4):280-284.
5袁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其早期检测[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7,2l(4):219-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