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类院校在校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的特点及其原因的研究
2013-04-29郭素萍
郭素萍
摘 要: 本研究以量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同时对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为促进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关键词: 高职类院校 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 特点 原因
我国高职教育从建立到现今,对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起到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的技术性的应用人才。其办学、管理、培养人才的特色,决定了高职在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殊性。研究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形成原因,是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也是做好学生素质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一、高职在校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的特点分析
(一)调查资料分析
本研究以山西某两所高职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以2011年、2012年两年的心理健康普查结果为依据,通过调查数据的分析得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2011年共收回有效问卷2394份,2012年收回有效问卷2554份。
(二)调查问卷
本研究运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自制问卷对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的统计,每份调查问卷都统一编号,结果用SPSS11.5进行统计。
(三)调查结果分析
1.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2011年、2012年需要做心理复核的人数分别是622人、883人。依据问卷反映问题并对学生进行15分钟心理访谈,问卷结合访谈结果基本显示出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心理状况。见下表:
注:Ⅲ类为心理状况良好;Ⅱ类为应该引起心理关注的;Ⅰ类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需要做心理辅导与干预。
2011年心理状况良好的学生占调查总数的74%,需动态心理关注和心理干预的学生人数为622人,占人口总数的36%。2012年心理状况良好的学生仅占65%,这样的调查数据说明高职院校存在令人担忧的心理健康问题。
2.高职院校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2011年和2012年分别有20名、29名学生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其他学生都属于一般心理问题,问题表现如下表:
调查数据显示,高职院校中有超过30%的学生存在自我认知的问题。经历了高考的失利,使得他们对自我有一个极不客观的评价。他们大部分都对自己自暴自弃、极不自信,看不到自己的特长和潜能;高职学生的人际交往是调查中发现的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第二大问题,学生渴望交往但是存在缺乏正确交往的健康心理和技巧;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能,还有更多的学生对专业不感兴趣,但又不知道如何调整心理状态,因而产生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使得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有所提升。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受市场限制,削减了企业的产出,这就影响到了对人员的要求,造成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缺口。
二、高职院校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个人原因
高职大学生具备一般大学生的心理共性特点,但是由于其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入学条件、管理方式的特殊性,又造成了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殊性。他们渴望被认同、被接受,但又缺乏学习和交往的能力,自我评价低,自卑感强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但是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动机,这就造成了重社交轻学习的状况,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为就业提供的专业知识基础薄弱;高职学生意志力薄弱,缺乏职业、人生规划的意识,经常是为自己设立了目标,但难于坚持。
(二)家庭原因
高职院校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大部分为农业家庭,且家庭子女多,家庭的经济负担比较重。许多家庭的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由年迈的老人负责照顾孩子,老人能够照顾孩子的衣食,但是对孩子习惯养成、学习兴趣、性格塑造等方面无所涉及,这就可能影响到孩子以后心理的发展和成熟。家庭贫困的学生多存在自卑、恐惧交往、孤僻等心理问题。
(三)学校方面的原因
职业院校以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更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学生素质的提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重视不足。学生有了心理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有时找辅导员,但是很多辅导员缺乏心理健康知识,只能简单地说教,有时更是常用生硬的方法处理,这样就更加剧了学生的心理问题。虽然有些高校为学生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但是课程形式单一,内容滞后,学生在课堂上根本无法掌握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调节心理问题的技能。
(四)社会方面的原因
目前,虽然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和重视逐步加大,但是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还存在问题。有些人认为“上了职业院校啥也学不到,就是混张文凭”,更有甚者认为“职业院校出来都是工人,社会地位太低”,“读高职丢人”,社会错误认知也影响了家长的选择,好多学生是挤着上三本,实在没有办法才选择上高职。这样的社会认可度,也影响了高职学生的自我认知,逐步产生了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更影响了学生在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活状态。
参考文献:
[1]刘羽林.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J].中国高教研究,2001(4).
[2]张大均.大学生心理的发展[M].重庆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