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2013-04-29全宏艳肖菊香蒋艳华刘世瑞
全宏艳 肖菊香 蒋艳华 刘世瑞
摘 要: 作者旨在探讨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关系,具体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350名湖南省衡阳地区包括南华大学、衡阳师范学院在内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习倦怠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学习倦怠总分及各维度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学习倦怠总分、“情绪低落”、“成就感低”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可见学习倦怠总分、“情绪低落”、“成就感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的水平。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倦怠 主观幸福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对学习倦怠问题的研究[1]。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是指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习产生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反映了大学生消极的学习心理[2]。有研究表明,存在学习倦怠的大学生比例较大,现实状况不容乐观;学习压力与学习倦怠相关显著,并对学习倦怠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而作为人生意义实现时所体验到的积极的心理感受、主观幸福感是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自身生活质量的一个整体的评价[4],越来越为学术界关注。鉴于国内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实证研究较少,对学习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尚缺乏系统研究,且研究的结论存在分歧和矛盾之处,我们认为十分有必要对大学生的学习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有进一步的探讨。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抽取衡阳地区南华大学和衡阳师范学院在校大一至大四年级350学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经整理获得有效问卷350份。
1.2研究工具
1.2.1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5]
福建师范大学连榕教授2006年编制。该量表包括20个项目,分为情绪低落(8个题目)、行为不当(6个题目)和成就感低(6个题目)三个因子。α系数为0.865,各维度的α系数:情绪低落0.812,行为不当0.704,成就感低0.731,证明该量表结构效度良好,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该量表采用5级评分制,从完全不符合(记1分)到完全符合(记5分)。故取中值3为参照值,总分60为中等水平,其中1、3、6、8、11、13、15、18为反向题反向计分,被试得分越高,表明学习倦怠程度越高。本研究考察了该量表的一致性信度,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的α系数分别为:0.81、0.70、0.73。
1.2.2主观幸福感量表[6]
段建华1996年修订。该量表包括18个项目,分为对生活的满足(1个题目)、对健康的担心(2个题目)、精力(4个题目)、忧郁或愉快的心境(4个题目)、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3个题目)、松弛和紧张(4个题目)6个因子。单个项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在0.48~0.78之间,分量表与总表的相关为0.56和0.88之间,内部一致性系数男性为0.91、女性为0.95。此量表全国常模得分男性为75分,女性为71分。该量表采用从0~10累积加分,反向题1、3、6、7、9、11、13、15、16反向计分。得分越高,主观幸福感越强烈。本研究考察了该量表的一致性信度,对生活的满足、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和紧张的α系数分别为0.48、0.55、0.59、0.63、0.67、0.78。
1.3研究程序
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由我担任主试,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进行施测。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测验无时间限制,一般在15分钟以内完成,当场回收问卷。
所有数据由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合数据的性质分别采用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包括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
2.研究结果
2.1大学生学习倦怠和主观幸福感的描述性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平均分为54.56,标准差为9.361。说明所调查的大学生群体中学习倦怠总体上处于中等(60)偏下水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平均分为76.52。说明所调查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总分及各维度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主观幸福感描述统计结果和皮尔逊积差相关矩阵(N=350)
注:**p<0.01?摇 *p<0.05?摇 ***p<0.001。
由表1可知,学习倦怠总分、“情绪低落”维度、“行为不当”维度、“成就感低”维度和主观幸福感总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1),说明在“情绪低落”维度、“行为不当”维度、“成就感低”这三个维度上得分越高,所体验到的主观幸福感就越低。
2.2学习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为了解释学习倦怠对主观幸福感的解释能力是否存在不同,分别以主观幸福感得分为因变量,以学习倦怠及各维度得分为自变量,采用多元回归分析(enter)法分别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学习倦怠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其解释率为23.9%。学习倦怠的“情绪低落”、“成就感低”维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
表2 学习倦怠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
注:**p<0.01?摇 *p<0.05?摇 ***p<0.001。
3.讨论
3.1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本研究表明,所调查的大学生群体学习倦怠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即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这与朱林仙(2007)[7]的研究结果一致,但国内也有研究认为大学生具有较高水平的学习倦怠[1]。所调查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男女大学生的得分高于全国常模,说明大学生具备较高的主观幸福感。这与现有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6]。学习倦怠总分及其三个维度包括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都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这与现有研究结果是一致的[6]。这说明具备较高水平的学习倦怠的大学生体验到较低水平的主观幸福感,反之,具备较低水平的学习倦怠水平的学生体验到较高的主观幸福感。这正好验证了本研究的假设。对于这种相关性可以这样解释:当个体存在学习倦怠的现象时,会表现出情绪上的低落,在个体情绪低落时,学习上就会缺少动力、兴趣,以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学习,进而出现某些不恰当的行为,如早退、迟到、旷课等,严重的甚至出现辍学等现象。这些不当行为使个体连续的体验到学习上的挫败,导致个体难以体验到成就感或所体验到的成就感较低,这样个体所体验到的主观幸福感也就相对较低了,而当个体不存在学习倦怠现象时,情绪比较稳定,能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让其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在学业上体验到更多的成就感,那么个体就能体验到更多的主观幸福感。学习倦怠与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因此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会受学习倦怠水平的影响。学习倦怠现象不容忽视,因为它影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由研究结果可知,所调查的大学生群体具有较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我们根据学习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可以得出:总体上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处于较低水平,这反映出大学生具备较好的学习心态。但這一研究结果并不代表在所调查的学生群体中不存在学习倦怠现象,这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3.2大学生学习倦怠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
本研究以主观幸福感作为因变量,学习倦怠及各维度为自变量对主观幸福感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排除了不相关变量的影响之后,学习倦怠总分、“情绪低落”、“成就感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预测主观幸福感的程度,其解释率为23.9%。这与单超等(2010)的情绪耗竭和乏个性化可大致预测主观幸福感的水平的研究结果不一致[6]。根据本研究的结果,“行为不当”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不明显。我们认为,虽然大学生出现了早退、迟到、旷课等不恰当的行为,但是当大学生用这些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时,其体验到的主观幸福感仍然是高的,其次,大学生尚存在叛逆的心理,在日常的学习中可能会表现出早退、迟到等不适当的行为,但这并不会导致大学生个体所体验到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很低。所以从这两个角度来说,“行为不当”对主观幸福感不存在预测作用。而“情绪低落”、“成就感低”反应的是个体的心理上的感受,当个体情绪低落、体验不到成就感时,其体验到的主观幸福感也较低,相反,当個体情绪比较平稳,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较高的成就时,所体验到的主观幸福感自然是高的。因此“情绪低落”、“成就感低”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主观幸福感的程度。
参考文献:
[1]任春华.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综述[J].黄山学院学报,2010,12(4):78-80.
[2]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2006,29(1):47-51.
[3]李西营,宋娴娴,郭春涛.大学生社会支持、控制点及学习压力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杂志,2009,17(3):287-289.
[4]杨慧.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2009,25(10):182-183.
[5]杨滨妮,余思海,曾欣虹,陈妮娅.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探讨[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11,7(1):137-139.
[6]单超,王岩,刘兴华.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杂志,2010,18(8):951-954.
[7]朱林仙.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及其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81.
[8]薛薇.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9]张厚粲,徐建平.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衡阳师范学院院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名称:基于研究性学习理念的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批准号:Jykt201042,项目主持人:全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