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语感训练实践分析

2013-04-29徐可高薛金霞

课程教育研究 2013年7期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训练语感

徐可高 薛金霞

【摘要】良好的语感,不仅可以使人更加深刻地体会语言的精妙、把握其中的意趣,还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有极大的辅助作用。但是,作为一种对语言的直觉感受,语感看不见,摸不着,又是极难掌握的。因此,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语感的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对提高小学生理解和运用文字和语言有着莫大的功效。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 语感 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71-01

语感,可以说是一种文学修养,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语言文字的敏锐而又正确的直觉性感觉。良好的语感,不仅可以使人更加深刻地体会语言的精妙、把握其中的意趣,还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有极大的辅助作用。但是,正如郭沫若先生曾说过的:“语感这种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1】。作为一种对语言的直觉感受,语感看不见,摸不着,又是极难掌握的。因此,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语感的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对提高小学生理解和运用文字和语言有着莫大的功效。本文即从平日训练小学生语感的教学实践中,剥茧抽丝,总结出一些培养小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以兹大家参考。

一、从读入手,于体悟中培养语感

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讲到:“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2】95这里所说的“读”,并不是广泛意义上的读,而是指声情并茂的朗读。而入选小学语文课本的文章,也基本都是辞采华美、意蕴悠长又颇有韵律的,十分适合做小学生语感训练的素材。在教学实践中,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作者语言的变化,品味文本的内容,最终领会其中的心绪流动。而在这一诵读过程中,小学生的语感也在潜移默化中缓缓地滋生。譬如,在《金色的鱼钩》一文中,写到老班长教育小战士时,有这样的一段话语:“怎么了,吃不下? 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先是关心地问询,接着是爱怜地说理,继而是革命的指令,最后是严肃的批评,仅仅四句话,老班长的语气就一直在变化中,既有着长者般的关怀,又有着前辈般的教诲。在小学生的朗读过程中,教师应逐步引导学生注意到班长说话的语境及语调的变化,在不断地读中,不仅体会了其中寓含的深意,更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语感。

古人常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淋漓尽致地用声音来表达语言中包涵的意和情的努力中,小学生品味着文本中的意蕴,感悟着语言中的哲理和情绪,于语言的音韵变化中渐渐生成语感。并且随着阅读地不断进行,这种语感越来越强烈,进而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加深,甚至体会到作者的弦外之音。语感,是一种直觉性的感悟,是不断累积经验的结果。因此,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要多给小学生读的机会,让他们调动眼耳口鼻等多种感官去感受言语,逐步内化形成自身的语感图式。此外,教师还可以多为学生创造一些说的机会,如课堂上的讨论、争辩等等。譬如,《穷人》的结尾,当渔夫看到了邻居的两个孩子时,会有什么反应,之后的生活又会有什么变化?这些,都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并于无形中增强语感。

二、揣摩词语,于深思中锤炼语感

语感,其关键点在“感”上。在实际阅读中,只有当读者头脑中有着丰富的意象群体及生动的联想能力时,才能对文本中的言语有所触动,并结合自己的体悟自觉生成新的意象。而对小学生而言,有限的生活经历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想象力的有效作用,不只给他们意象的再生成增添了阻碍,更是影响了学生语感能力的发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引领小学生把握文本的过程中,还应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唤醒他们的相似经验,在对课文中语言的细细琢磨中,加深语感的锤炼。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时常会发现文本中用的最为传神、让人耳目一新的词语,往往并不那么的深奥难懂,表层意思也非常好理解。针对这些词语,教师的任务是,引领小学生结合已有的经验,运用想象与联想的能力,细细揣摩,品味词语的隐含意蕴,在比较中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深厚功力及独特魅力,并于潜意识中锤炼了小学生的语感。譬如,《燕子》一文中,有这样的语言:“蓝蓝的天空,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此句中,“痕”字用的就极其精妙。试着让学生将“痕”字换为“根”,在比较中,不仅让小学生体会“痕”字表现那远处电线模糊可见特点的贴切感,更要引导他们感知作者通过“痕”字想要的那种隐约朦胧的美感。在揣摩“痕”字的过程中,学生不只获得了美的享受,更在深思熟虑中锤炼了语感。

三、联系生活,于体验中升华语感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 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3】,而且“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和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1】。简言之,就是语感的敏锐度是建立在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深刻的个人体验之上的。因此,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语言时,巧妙点拨,联系日常生活将隐藏在学生潜意识中的体验引出,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也进一步升华语感。如,课文《珍珠泉》中,在“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 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一句中,用了“筛下”这个词语,多数学生表示了困惑。此处,教师应让学生回想生活中见过的筛子筛东西的场景,自然就会很容易的了解到这里的“筛下”想要表达的那种场景:树叶很是茂盛,太阳光只能透过层层树叶的密密缝隙中一缕缕地射下,波光粼粼地映照在泉水面上。由此可见,联系生活经验,使得学生更为敏锐地理解了词语,语感亦进入了更高的层次。

总而言之,作为一种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性感悟,语感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不仅需要学生日积月累的积淀,更需要教师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训练强化。

参考文献:

[1]黄唤英.浅谈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J].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6)

[2]张翠田.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感[J].教育科学,2011(5)

[3]桑红兵.浅析小学阅读教學中的语感训练[J].科教文汇,2007(9)

猜你喜欢

小学阅读教学训练语感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阅读教学提问存在问题及策略研究
试论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
浅谈高校体育运动爆发力训练策略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