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
2013-04-29李霞
【摘要】大学生廉政教育对于中国优秀廉政文化的传承、对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廉政教育。本文从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基本内涵入手,指出进行大学生廉政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的现状,探讨关于加强大学生廉政教育的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 廉政教育 内涵 意义 思路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60-02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于2005年12月14日正式生效,公约里有一个要求,即开展有助于不容忍腐败的公众宣传活动,以及包括中小学和大学课程在内的公共教育方案。在我国,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明确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共青团组织要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1]为了更好的落实《实施纲要》的要求,履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规定的义务,中央又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政教育的意见》,规定从2007年起,在全国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政教育。这就要求肩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的高校将大学生廉政教育置于重要的位置,并采取多种教育形式,促使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取得实质性效果。
一、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基本内涵
“廉政”一词由来已久,中国古时廉政主要指清廉公正的政治,在《周礼》中“廉”分为六个方面: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并以此作为官员考核的标准;关于“政”,可从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得出,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2],即政治的根本要义是公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廉政一词有了新的内涵。我国学者指出:“所谓廉政,就是公正廉明的政局、政制、政策、政德的良性结合与辨证统一。”[3]而要实现廉政,廉政教育必不可少。廉政教育是以促进廉洁从政为目的的多形式感化、教化活动,是惩治、预防腐败的首要环节,也是形成良好行政氛围的重要环节,传统上的主要教育对象是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党员等,忽视了对大学生的廉政教育。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他们进行具有前瞻性、预防性的廉政教育将能有效地抵制和遏制腐败思想的传播及蔓延。当代大学生的廉政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下,开展关于法制、诚信、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组织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引导大学生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等。
二、大学生廉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世界各个国家都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也在廉政教育方面积累了不同的经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十分重视对青少年的廉政教育。这对我国廉政建设有很大的启发意义,现在我国各高校几乎都在进行大学生廉政教育,这一举措究竟有何意义?
(一)有利于传承中国优秀的廉政文化
廉政文化具有一般文化所共有的一个特点:延续性。在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遗产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廉政文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建设具有当今时代特征的廉政文化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我们应当对其充分挖掘、继承和创新。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体现中国优秀廉政文化的人物、事迹不胜枚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铁面无私的包拯、“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的海瑞、少数民族的清官代表耶律楚材、“天下第一清官”张伯行、拒贿的林则徐、“余固尽瘁国家,不治家产”的孙中山,后来的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战争时期的廉政传统,再到建国后的焦裕禄、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等等。他们的高风亮节为后人称颂,在人民和青年学生中广为流传,并且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号召力。大学生在创造、继承与传播先进文化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大学生进行廉政教育,对传承中国优秀的廉政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目前我国处于转型期,一些体制、制度的不完善,就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腐败问题提供了温床。这些不良的行为、现象不仅会直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社会的公正公平,挫伤广大人民建成小康社会的积极性,引起各种社会问题,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十八大中明确提出了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各级官员在社会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广大青年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高层次党政人才和干部的储备军,大学生的廉政意识和理念如何,将对党和国家建设直接具有深远影响。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先生曾经说过,中国在21世纪的发展变化取决于三个条件,其中之一就是中国的下一代能否实现廉政。因此要抓住大学教育这个关键时期,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廉政教育,使得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责任感的新人,为大学生毕业后社会行为的规范化提供思想、理论的支撑。
(三)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非大楼之高,而是大师之大和毕业生之优”[4],“大学的主旋律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级器材”[5]。因此高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可是“象牙塔”中却出现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考试作弊、作业抄袭、为拿奖、助学金伪造家庭信息、个人主义及拜金主义滋长、责任感缺失等。大学生正处于趋向成熟期,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关心国家政治生活,思想敏锐,固化思维模式较少,具有很强的塑造性。鉴于以上特点,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针对各种问题,对大学生进行廉政教育,可以增强他们辨别是非曲直、正确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形成诚信、廉洁的价值理念,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以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当前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的现状
在中央文件的指导下,高校均在学生中进行廉政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教育的广度、深度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高校对学生进行的廉政教育和我国廉政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大学生廉政教育的领导制度不健全
领导机制的建设在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保障性的作用。从目前情况来看,各个高校党委虽然可以根据对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功能统一领导,但是还没有建立与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相衔接,与学校中心工作相一致,与大学生成长相适应的制度。且由于部分高校不重视大学生的廉政教育,仍认为廉政教育是针对社会上的公职人员、领导干部,关于高校的廉政教育应该是以校领导干部和教师为主,与学生关系不大,甚至还认为即使进行了廉政教育,随着以后学生身份和环境的改变,腐败问题还有可能不可避免,因而大学里的廉政教育是几乎是做无用功。这些不准确的定位,会影响领导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也会使对大学生的廉政教育缺乏应有的组织、宣传、投入、管理和保障,这就可能带来大学生廉政教育被搁置或走形式无实效的后果。因此完善大学生廉政教育领导制度迫在眉睫。
(二)大学生廉政教育之真理性与艺术性结合欠佳
在中央文件的指导下,高校都在进行大学生廉政教育,现在对大学生廉政教育的方法多是讲授法,其中以灌输为主,此方法具有系统性强,知识容量大等特点,有利于学生系统全面地把握基础知识。但是部分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没有很好的做到真理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即真理性足矣,艺术性不足。其中真理性,指授课内容有内在的逻辑性、科学性,可以以给学生以良好思想、行为指引;艺术性,指教学方法的技巧性。技巧性缺少会使得整个授课过程气氛沉闷,缺乏新鲜感、真实感、时代感,内容上简单枯燥,不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忽视了教师与大学生间的思想碰撞与观点的协商,未能激发大部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学生的廉政基础知识匮乏,影响大学生廉政教育的效果。
(三)部分大学生的廉政意识比较淡薄
即使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了廉政教育,由于受应试教育、家庭、就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评价一项教育内容是否有用通常从是否与学专业有关、是否有利于自己更好就业及前途当作衡量标准,因此认为廉政教育对提高自己的社会竞争力无关,如此功利的思想就导致廉政教育就被置于次要的或者几乎被忽视的位置。青年学生十分关心时事,对各种腐败现象深恶痛绝。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到了多元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影响,部分学生却对发生在自己身边或身上的不良现象反而呈现出见怪不怪的接受状,有些学生甚至随波逐流,一些不好的社会风气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为入党、为考试、为评优评先等,请客吃饭、“托关系,走后门”。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反腐败不会取得最终胜利,就直接漠视此类现象。此等淡薄的廉政意识为学生能始终坚持廉洁自律的优秀品质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四)社会上消极腐败现象的负面影响
党和国家一直在严厉整治、打击各种腐败活动,可是各种类型的腐败现象仍然一直存在,如权色交易、集体腐败、隐性灰色、卖官鬻爵、执法犯法等,有些腐败事件牵扯的人数、金钱数额之多之大,性质恶劣之程度令人瞠目结舌。腐败事件中体现的思想不端正、组织涣散、形式和官僚主义等不良现象无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形象,也对大学生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增加了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难度。
四、加强大学生廉政教育的思路
若要改善当前大学生廉政教育的现状,提高大学生廉政教育效果,要结合学校、教师、学生的具体情况,理论联系实际,及时发现、解决问题。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加强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实际效果。
(一)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廉政教育的领导制度
邓小平曾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因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6]高校进行廉政教育,领导制度的问题同样十分重要不容忽视。高校应转变理念,按照相关文件的精神,积极完善廉政建设领导制度,加强领导、协调力度,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处、教务处、校团委等各部门各负其责、学生积极参与的领导有力、上下齐心的大学生廉政建设总格局,为大学生廉政教育保驾护航。
(二) 进一步创新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形式
灌输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真理性与艺术性则是实现有效灌输的两翼,任何一方出现偏差,都会影响灌输的效果。高校教师在对大学生廉政教育时应坚持两者的结合。而针对部分教师廉政教育形式单一、守旧的现状,要求授课者创新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形式,注重教育过程的艺术性。第一,在语言表述上,形成自己特有风格,或精致或风趣或朴实;第二,在思路设计上,可以结合适当的内容给学生以“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让学生怀揣悬念去思考、交流、学习;第三,内容讲述上,避免照本宣科,结合学生的特点可增加授课内容的人文内涵如以电影、小说、故事、典故等为载体,也可以融入最新、最热点反腐廉政的文件、实例,点燃学生热情,与学生进行对话式互动交流,活跃氛围,提高教学效果。如此一来,必将为大学生廉政教育取得成功增添动力。
(三)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廉政意识
针对目前部分学生廉政意识淡薄的现状高校要予以充分重视并着实解决。第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大学生心理、知识背景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目的明确、内容丰富的廉政教育。在十八大思想的影响下,坚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渠道,以党课、选修课为“第二阵地”,结合当时的时事热点、学生日后的职业、人生道路的选择,增加、增强关于廉政建设、政策等内容的讲解与分析,要求学生认真听讲,牢固廉政知识,使学生意识到问题所在及廉政思想的意义与重要性,引导其将廉政思想真正内化为自己价值观的重要部分;第二,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古语云:“师者,人之模范也”、“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大学生虽是廉政教育的主体,但是关于教师作用,胡锦涛同志曾指出过,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因而要提高学生廉政意识,就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廉政教育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这就要求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教师,不仅要充实自己的廉政知识素养,以更好传授学生廉政知识,更要以身作则真正做到“学识、德性和践履”三者的有机结合,依靠人格魅力树立起榜样来影响学生,以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使得廉政思想真正地深入到学生灵魂成为其信念的一部分,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廉政意识。
(四)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校园廉政文化氛围
大学生廉政教育是长期性、连续性的活动,对大学生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大学生廉政教育,不仅需要明确的引导,还要有一个更加良好的氛围,要以各种文化、活动载体为支撑。所以可以将廉政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充分发挥朋辈教育的功能如典型示范和自省的功能,使大学生在学习优秀模范、“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过程中共同学习进步。即可以在学校党委、团委、学生会、社团的组织下,在广大师生的直接参与下开展演讲比赛、小品相声比赛、图片展览会、社会实践等主题鲜明、寓意深刻的校园、班级活动。此外还要紧跟潮流,建立专门的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网上“阵地”共建良好校园氛围,以引导学生形成冷静、客觀对待各种事件的能力。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必会切实了解廉政教育的意义,自觉抵制腐败思想,塑造健康、良好的人格。
综上所述,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十八大不断加强廉政建设的大背景下,高校应举全校之力,高度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廉政教育,完善领导制度,革新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的廉政意识,在浓厚的校园廉政文化氛围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教育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努力为党和国家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曾洁华,杨艳.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廉政教育[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
[2]唐自政,何抒然.对当代大学生廉政教育的现状和路径的思考[J].皖西学院学报
作者简介:
李霞(1989-),女,河南省南阳市人,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