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探讨

2013-04-29刘荣东

考试周刊 2013年79期
关键词:三角形数学课堂

刘荣东

课改专家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几句话就道出了课堂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其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苦了自己,累了学生”,纵观现在的初中数学课堂,在部分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不积极,厌学学生不少,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对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学习欲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因为这样,很多教育家都相当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和利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以趣引路,把数学课堂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

1.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好的开头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教师应注重新课引入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学生想听下去,急于听下去,进入最佳求知状态。如:在讲“黄金分割”时一开头就问:“在舞台上报幕员或独唱演员站在什么位置最好?在美术、摄影方面,为什么画家和摄影师都不把画的主体形象放在正中?为什么成年女士喜欢穿高跟鞋?”又如:讲授“直角三角形”这一章知识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你能否不过河就测出河宽?不上山就测出山高?不接近敌人阵地而测出敌我之间的距离?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全力以赴探究新知识,从而达到了“课伊始,情亦生”的美妙境界。

2.教学内容力求源于学生生活实际。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提出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这一章知识时,如图,某同学不小心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拿第几块去配?以生活背景为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3.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整合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利用传统的幻灯、挂图、录音等教学资源外,教师还应掌握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把深奥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浅显化,让学生感觉到知识易学,且越学越感兴趣,形成良性循环。比如,在讲解“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用电脑设计一个太阳初升的画面:用太阳“露出半边脸”说明相交,用太阳刚刚跃出地平线说明相切,用太阳已经升出地平线说明相离。教师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寓于生动鲜明的形象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不知不觉地把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4.营造课堂氛围,唤起学习欲望,使课堂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

“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知”,教师要以一种平等、宽容、引导、对话、协商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经常走到学生中间。课堂上要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允许学生自由交流、相互讨论和质疑,鼓励学生自由发表与自己不同的意见,营造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如教学“测量物体的高度”时,有一道题目我事先准备了两种解法,在我的启发下学生完成了解答,本想小结以后就继续讲解,这时,突然一名学生举手:“老师,我有不一样的解法。”我想:“让不让他说呢?还是不理他继续我的教学预设?”我决定让这名学生发言,没想到他的解法不仅正确而且更高明,出乎我的预料,我非常高兴地表扬了他。不料想这下激起了学生的强烈探究欲望,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交流讨论各自的思考、见解和认识,又形成其他几种解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这样的氛围中,课堂成了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

二、启发学生思维,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使人变聪明的特效药”。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探求新知的过程中,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1.教学要注重提问艺术,提高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口悱”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比如在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时,求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一般来说学生都是先把方程的根求出来,然后计算,而教师却能随口说出答案,学生产生疑问:“老师怎么会看出答案的,这里会不会有规律?”一些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此时,教师不失时机提出问题:“你能根据你开始的计算和老师的结论观察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吗?”学生跃跃欲试,积极投入到观察、思考、探索中。“你敢肯定你所猜测到的结论是正确的吗?”教师再一次把问题抛给学生,又一次激起学生的斗志,使他们敢于说理、敢于证明,给予他们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2.教学要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教研组活动中,同组老师经常发出这样的感慨:题目讲得不少,但学生总停留在模仿式的解题方法上,一旦条件稍微变化就不知所措,不懂得如何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究其原因就在于老师在教学中仅仅就题论题,没有让学生明白其所以然,也就是领会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如何领会数学思想方法呢?教师可以在知识发生和形成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数学思想,在思维活动开展过程中暴露数学思想,在知识总结归纳过程中概括数学思想。这样就能使学生形成特有的数学思维,当遇到问题时学生才会从数学角度思考分析,并运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以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例如:一个正方体去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很多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三个”,有的学生想了想回答“五个”,也有的学生回答“四个”。然后教师否定每一个同学的答案,同学们都感到惊讶。通过分析发现,每个同学都只答对了三分之一,于是由惊讶转为惊喜,理解了“分类讨论”的必要性。

三、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是说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数学。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各环节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难易适当且有一定梯度的问题和练习,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

如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中,把练习设计成三个层次。

一、基础题

依据下列各组条件,证明△ABC∽△A′B′C′.

(1)AB=10cm,BC=8cm,AC=16cm,A′B′=16cm,B′C′=12.8cm,A′C′=25.6cm;

(2)∠A=80°,∠C=60°,∠A′=80°,∠B′=40°;

(3)∠A=40°,AB=8,AC=15,∠A′=40°,A′B′=16,A′C′=30.

二、選择题

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为(?摇?摇 )

A.锐角三角形都相似?摇 ?摇 B.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C.等腰三角形都相似?摇?摇 D.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三、探究题

要做两个形状相同的三角形框架,其中一个三角形框架的三边的长分别为4、5、6,另一个三角形框架的边长为2,怎样选其他两边可使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答案唯一吗?

全体学生都要掌握的基础题,可要求中等以下的学生板演;以突破本节难点为目的的选择题,可请中等以上的学生回答;以升华本节课的知识为目的的探究题具有挑战性,在充分的时间思考和讨论后,让优生分析思路并加以解答。

总之,高效的数学课堂应该是“以人为本”的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重视方式,讲究效果;重视设计,讲究效率;重视内容,讲究效益。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求知,进而达到“乐学”、“善学”。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富有活力,才卓有成效。

猜你喜欢

三角形数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