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与外延
2013-04-29刘婷婷
刘婷婷
【摘要】本文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逻辑原点出发,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与外延作了分析,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概念作了多维视角的考察。
【关键词】内涵 外延 高等教育 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12-01
21世纪以来,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经济一体化使世界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地球村”。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斯文·格罗林(Sven Groennings,1987)把“国际化”描述为“高等教育历史上最强有力的实质性发展”。[1]1996年,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认为,国际合作应增加到大学传统职能体系中(研究、革新、教育和培训),成为第四项职能。[2]但对于什么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是反映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本质属性的总和。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一国将高等教育发展置于国际化坐标体系下,从国际视野审视高等教育的办学现状,借鉴国际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方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成果,使高等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本质是培养具有全球视野、跨文化理解和交流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高等教育国际化,既是过程,又是结果;既是理念,又是实践;既是体系,又是趋势。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种包含有多种多样国际教育活动的发展趋势,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正融入全球意识和环境中的教育体验。高等教育国际化根本任务是要培养融通东西方文化的一流人才,在经济全球化中更好地为各自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利益服务。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外延是反映高等教育国际化本质的所有相关对象,它涵盖了理念、师资、生源、教学、科研等一切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相关的因素。具体言之,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内容:
一是理念的国际化。办好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先行。教育理念是教育之本。一般而言,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结果。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离不开先进的国际化教育理念指导。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是引领当代高等教育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理念,是考察一国高等教育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才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受传统的保守因素和长期的封闭教育影响,我国的教育理念与当今西方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高等教育国际化强调高等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把国际化的意识与理念渗透到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基本活动之中,开展多层次、全方位、深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合作,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教育理念国际化就是要将本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置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从全球而非一国的视角对人才培养这一根本职能进行考察,传承本国优秀的教育传统,汲取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有机融于本国的教育理念之中,成为指导一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以此确立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路、方针、政策和举措。
二是师资的国际化。人的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要素。没有师生的国际流动,没有学习与研究的国际交流,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由于师资队伍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是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只有拥有一批国际视野、国际水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一批国际视野、国际水准的学生,才能产生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正如《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所言:“在传授人类积累的关于自身和自然的知识方面以及在开发人类创造力方面,教师将始终是主要责任者,始终起主导作用。”[3]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要求教师具有现代化的意识和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融入国际化因素,关注先进的教育思想,掌握最新的教育技术手段。只有教师成为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国际化人才。
三是生源的国际化。国际学生的数目是考量一所大学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大学国际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该所大学的整体实力与水平。纵观世界一流大学,从哈佛到耶鲁,从剑桥到牛津,无一不是国际化大学的典范。只有拥有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国际学生,大学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一起学习和生活,有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交融,从而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创新。“据统计,世界一流大学的留学生一般占学生总数的13.4%,研究生的比例更高,约29%。例如英国伦敦大学经济与政治学院每年招收的新生中50%是外国留学生,德国福莱堡大学留学生占13%。”[4]可见,一所国际化的大学其生源必定是国际化的,只有这样的大学才能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大学。
四是教学的国际化。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的国际化是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条件。教学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方法的国际化。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思想,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二是教学语言的国际化。教学过程中使用原版教材,授课使用双语教学,都是教学语言国际化的反映,这对于促进教学国际化有着重要意义。三是教学内容的国际化。教学内容的国际化是指高等教育课程内容要及时反映和吸取当今世界科学文化最新成果,其主要表现在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
五是科研的国际化。知识具有跨国性和普遍性,对知识的传播和发展、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历来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当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表明,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仅靠学者个人的单打独斗很难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只有不同文化背景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形成国际化的科研团队,才能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考量科学研究国际化的标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与学生在国际学术会议上的交流频繁;二是学术评判标准的国际化,即本国的科学研究以国际通行标准为衡量指标。
参考文献:
[1]Han de Wit..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Europe[M]. London: Greenwood Press, 2002: Introduction.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25页.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49页.
[4]张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标准与实施对策》,《继续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第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