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无轻唇音”音理在对日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3-04-29仲瑶

青年文学家 2013年8期
关键词:教学难点

摘 要:现代日语中保留了大量古代汉语的读音规律,“古无轻唇音”音理作为唇音中最常见、最重要的语音现象,在对日汉语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地位。本文简单地介绍了“古无轻唇音”的音理,提出了教学难点并作了教学设计。

关键词:“古无轻唇音”;对日汉语;教学难点

作者简介:仲瑶(1990-),女,江苏沭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8--02

一、“古无轻唇音”音理介绍

古代汉语的语法、词汇和现代汉语有许多不同,古代汉语的语音和现代也有明显的差别。语音的系统性很强。汉语一个音节的书写形式就是一个汉字。每个字音都是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的。古代语音和现代语音的差别也表现在声、韵、调三个方面。

古代有所谓三十六字母。字母就是声母的代表字。这三十六字母就是:帮滂並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来,知徹澄娘,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日,见溪群疑,晓匣影喻。音韵学上按照三十六字母的发音部位的不同分为唇、舌、齿、牙、喉五类,叫做“五音”。

唇音是人类的原始音。是口腔最外面发的音,是最容易发的音。上古唇音,是帮、滂、並、明四个声母,都是重唇音。到中古分化出非、敷、奉、微四个轻唇音声母(如表1)。

从上表看出,中古以后才有的非、敷、奉、微是从上古帮、滂、並、明分化而来的。中古以后的f、v轻唇音,在上古是没有的,要读成b、p、m。这叫“古无轻唇音”。

二、“古无轻唇音”规律在对日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 汉、日语中汉字唇音读音的对应关系

汉语和日语分属两种完全不同的语系,有自己独特的语音系统。虽然在书写上都用同样的罗马字母来表示,但有些音素在音质上并不完全相同,这使得日本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时,很容易受到母语的影响,形成负迁移,说话时带着“洋腔洋调”。人们常说,语言教学“始于语音,终于语音”。所以,我们应该充分重视汉语语音教学。王力先生曾经明确指出:“对外汉语教学,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中外语言的比较教学”。[1]

现代汉语共有二十二个辅音音位,其中[?]只能做韵尾,[n]即能做声母也能做韵尾,其余的只能做声母。现代日语的辅音音位有共有十二个,所有的辅音都只能出现在音节开始部位,除了一个特殊的拨音假名“ん”,它是一个可以自成音节的辅音。汉语和日语中都没有复辅音。

然而,日语的汉字源于汉语的汉字,其读音不论音读还是训读,自然与汉语的汉字读音之间存在着一些规律的。

汉语中汉字的读音,声母为“b”、“p”、“f”者,一般在日语汉字中起音读“は(ば)”行音,见表2。

因此,对比分析汉、日这两种语言的语音,辨清异同,对帮助日本学生自觉建立正确的语音学习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二) 对日汉语唇音词汇难点教学

日语的语音,特别是日语汉字的“音读”发音,曾受到古代汉语语音的影响,由于这种历史渊源,导致日本学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用自己母语的相似音去代替目的语的发音。还有日本国内一些教材的不规范,都造成了日本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走上了弯路。

(1) 声母b、p发音难点教学

我们了解到,汉语拼音声母的送气音p和不送气音b,是日本学生发音的难点之一。这导致他们常常把“不送气音”读成“送气音”。比如,把“爸爸(bà·ba)”读成“pà·pa”;针对这种偏误,首先有必要向学生讲清日语的送气音和不送气音同属一个音位,而汉语的送气音和不送气音则是不同的音位,两种读法不能混淆,提醒他们有意识地摆脱母语的“负迁移”干扰,然后,再按照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发音原理,反复训练,做大量的辨音练习。克服困难的关键在于训练学生听辨出送气不送气的不同,如今比较流行的做法是将一张小纸片置于口前,体会纸片摆动的幅度,一般情况下发送气音时纸片的摆动幅度明显比不送气音强烈。这样经过反复训练,学生一般都能体会到其中的差异。之后,在听辨的基础上再训练学生做发音练习,此时,教师需要时刻提醒学生不要发出浊塞音来,这类音在汉语中是不存在的。日本学生即使是在体会到送气不送气的差异后,在发送气音时往往还是存在送气程度不够的缺点,教师应该及时提醒并鼓励学生大胆地增大送气气流,一般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听读练习(见表4):

(注意与ぼ、ぽ的区别)

(2) 声母f、h发音难点教学

h、f和ふ的辅音[Φ]是有明显区别的三个音,但是,初学汉语的日本人却常常把他们混为一谈。在这里,日本学生的学习难点有两个,一个是倾向于用双唇清擦音[Φ]代替唇齿清擦音[f]。 比如,把“方法”读成[Φa·Φa];一个是无法区分唇齿音[f]和舌根音[x]。教学过程中,第一个难点是较容易解决的。[Φ]的发音是比较简单的。人们形容它的发音如同吹火柴一样。它是气流通过自然开启的双唇缝时摩擦成的声音。教师只需演示“ふ”和“夫”的发音并提请学生注意唇部动作,一般都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而h[x]则不同,它是舌根隆起,接触软腭,使气流摩擦成声。这种舌根摩擦音比较难发。所以,一般日本人就发成他们习惯的、与[x]有点相似的[Φ]。[f]是个上齿接触下齿而摩擦成的声音。由于日语中没有这样的唇齿音,因此也就无意地发成发音方法一样的[Φ]了。这样一来,日本人在读声母h或f的字时,就没有了区别,一律把他们读成[Φ]。例如把“喜欢(xihuan)读成しふあん。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演示“ふ”和“呼”发音,在发“呼”时,用手指指在自己的咽和下颚交界处,提示发音部位,这样经过反复的发音和纠音训练,学生才能掌握“呼”的正确发音。

听读练习(见表5):

双唇前鼻音[m],不仅发音部位同日语相同,连在音节中的分布也完全相同,即:只出现在音节开头,不出现在音节结尾。因此,日本学生非常容易掌握,不存在教学困难。

三、结语

第二语言教学中,学生受母语根深蒂固的影响,通常会在开始阶段用母语中的某个发音替代目的语中的发音,之后,学生会逐渐体会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不断纠正偏误,慢慢完成从中介语到目的语的过渡,这个纠偏的过程会持续较长时间,对学生自身能力要求也很高,如果教学中从开始阶段就采用母语和目的语对比的方法,可以很容易地引导学生发现差异,在第一时间就避免偏误发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力.在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上的讲话[J].对外汉语教学,1985,(3):23

2、晋学新.论古汉语音韵对日语的影响[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6,(3).

3、朱声琦.古代汉语实用教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4、张明修.古无轻唇音及其训诂应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3,(1).

5、索玉琳.声母为b、p、m、f的汉字的汉语读音与日语读音[J].考试周刊,2012,(14).

6、李存锋.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看中日辅音对比[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28(4).

7、李宗惠.新编日语汉字读音规律辞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王志芳.日本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语音问题[J].汉语学习,1999,(2).

9、何晓毅.汉、日发音比较及日本人汉语发音错误之分析[J].外语教学,1987,(2).

10、王迈.汉日语音对比研究—兼谈对日汉语语音教学[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猜你喜欢

教学难点
“建筑施工图设计”教学中的教学设计
依“情”而入,在思考辨析中深度体悟
汽车维修专业中多媒体教学应用分析
见微知著,从难点到亮点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内容
有效突破物理教学难点的几点尝试
关于食品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难点与突破路径的研究
遵循认知规律,让学生茁壮成长
巧借信息技术 优化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