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利率市场化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影响
2013-04-29肖刘莉
作者简介:肖刘莉,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沙坪坝支行,硕士研究生。
摘要:随着2013年7月20日贷款利率的放开,银行间自由竞争格局将随之形成,农村商业银行该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影响?本文在对利率市场化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结合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经验,简要分析利率市场化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影响,然后结合理论与实际,提出三点应对策略。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农村商业银行;影响;策略
一、 利率市场化理论回顾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Ronald I. Mckinnon)和肖(Edward S.Shaw)从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两个不同角度,论证了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Mckinnon(1973)提出金融抑制论,指出政府对金融体系和金融活动的过多干预,抑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阻碍了经济的发展。Shaw(1973)提出金融深化理论,指出金融深化通过持续储蓄效应、投资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会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1999年,赫尔曼(Hellman)、穆尔多克(Murdock)和蒂格利茨(Stiglitz)提出金融约束理论,政府的选择性干预将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化,也是金融深化过程的“帕累托改进”。施兵超(2003)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水平由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所决定。
二、 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20世纪30年代之前,美国银行业存款自由竞争,各银行竞相提高存款利率,资本成本上升,导致20世纪30年代美国银行业大危机,三分之一的银行倒闭。于是,美国国会在1933年在银行法中提出Q条例,规定存款利率最高上限,禁止银行向活期存款支付利息。1980年,美国取消贷款(除住房贷款和汽车贷款外)利率限制。1986年4月,Q条例废除,取消存款利率限制,从而实现美国利率市场化。从美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可以看出,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贷款利率市场化,然后再逐步存款利率市场化。当前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与其具有相似之处,目前贷款利率已实现市场化,接下来可能就是存款利率的逐步市场化。
三、 利率市场化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影响
随着2013年7月20日,央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全面放开,标志着银行自由竞争局面拉开序幕。从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可以看出,利率市场化将有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但短期内,农村商业银行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更加严峻的挑战。
(一) 利率市场化迫使存贷利差收入空间变窄
2013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7.6%,较去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处于低位运行,投资、消费增速减慢,国内总需求相对不足。在我国总信贷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央行放开贷款利率管制,银行竞争加剧,将导致贷款市场利率降低,加之某些农村商业银行为吸收存款,实行一年内存款利率上浮到顶(上浮10%),吸储成本提高,存贷利差收窄趋势将不可避免。
(二) 利率市场化推动农村商业银行转型升级
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机构与客户自主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在银行供给大于客户需求的买方市场下,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客户对银行的服务水平也要求更上一层楼。日趋激烈和强化的市场竞争,将逼使农村商业银行加快网点转型升级步伐,提升服务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 利率市场化将加大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难度
利率市场化后,会出现储户、银行和贷款方力量的对比,市场的博弈。利率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决定市场利率,各银行为抢占市场份额,就可能会出现以较高的贷款利率贷给信用等级较低的主体,以及根据金融交易不同,自主决定利率。针对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尚不健全完善的定价管理机制,自主权的放开,将加大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难度。
四、 农村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
对于正处于发展阶段,金融机制尚不成熟的农村商业银行来说,利率市场化将会带来较大的冲击,为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 建立健全分类定价机制,制定差异化贷款利率。
提高科学定价能力,实现精细化定价管理,农村商业银行需对优质客户、重点产品实行差异化贷款利率,以增强市场适应性。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制度办法,明确贷款定价依据、方法以及定价流程、程序和授权事项;另一方面加强系统支撑,加快公司及个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建设,为利率定价提供数据保障。
(二) 拓展多元化收入来源,提高中间收入所占比重。
中间业务是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主要来源。我国中间业务中发展最突出的是银行卡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但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还比较低,离国际上的一般水平(50%左右)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较晚,种类较少,还需加大中间业务的开发与销售,提高中间收入所占比重,打破对传统存贷利差的依赖,拓展多元化收入来源,形成多种收益相互补充的盈利格局。
(三) 调整信贷资产结构,贷款投向向实体经济倾斜。
李克强总理再三强调“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农村商业银行应抓住契机,优化资源配置,向实体经济倾斜,调整信贷结构。一方面是贷款行业投向的“三调整”。一调严禁准入行业,对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煤化工、船舶制造、风电设备、光伏等产能过剩行业,以及房地产、工程机械等与经济周期变化密切相关的行业严禁准入;二调主动退出行业,对出现风险苗头的行业客户,如建筑、汽摩、纺织等行业的存量客户,支行积极采取主动退出策略。三调重点营销行业,对电子商务、医院、教育、餐饮、涉农等行业,加大信贷投入,积极营销新客户。另一方面是对客户结构的调整,在信贷客户选择上,向实体经济倾斜,重点发展小微企业、三农客户,以及个人消费信贷,降低贷款集中度风险。(作者单位: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沙坪坝支行)
参考文献:
[1]Edward S.Shaw,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s Development,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2]Ronald I.Mckinnon,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73。
[3]施兵超,利率理论与利率政策[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P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