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大师共舞,与心灵对话

2013-04-29木千容

世界文化 2013年8期
关键词:惠特尼伊莎贝拉艺术

木千容

西方艺术史之所以成就斐然,不仅因为有大量天才式人物的涌现,也源于有识俊杰者为天才提供财政支持甚至政治保护,让他们得以后顾无忧。这种赞助人制度渊源已久,从古罗马时期以来逐步完善,“二战”后获得了法律上的确认。赞助人中不乏不让须眉的巾帼,她们凭持自己足够的财富、权力和艺术鉴赏力同男性分庭抗礼,不仅支持着众多艺术家为艺术史增添了璀璨一笔,也圆了自己沉寂的梦想,寻求到了一处心灵的栖息徜徉之地。

抚慰寂寞的艺术赞助——文艺复兴第一女性

埃斯特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一个显赫家族,统治着费拉拉和摩德纳两个公国。和大多数名门望族一样,埃斯特家族需要艺术来为其统治锦上添花,因此世世代代都支持着一大批艺术家,比如“人文主义之父”彼得拉克就是在其赞助下写出了一部部巨著。久而久之,埃斯特足以和著名的美第奇家族相媲美。

在这个家族中,有一位女性赞助人,曾出现在众多有名诗人的诗篇中,也在达·芬奇、“西方油画之父”提香等人的笔下留下过倩影,是当时赢得主流学者首肯的少数女性之一——她就是有着“文艺复兴第一女性”之誉的伊莎贝拉·德·埃斯特。

伊莎贝拉1474年出生,自小接受良好教育,深受家族氛围熏陶,政治才能、艺术禀赋都出类拔萃,她坚信自己长大了将会有一番作为。16岁时,才貌双全的她按照贵族之间联姻的惯例,嫁给了友邻曼图瓦公国的公爵。和所有花季少女一样,她怀着绮梦和憧憬开始了在曼图瓦的新生活。然而很快她痛苦地发现,这场政治联姻并未带给她实质幸福,丈夫对她充满了隔膜与冷淡,常常外出花天酒地。心碎的同时,这个坚强智慧的女子清醒地意识到必须另外去开拓一片天地。机缘巧合,她盛年以后,丈夫因长期堕落的生活损耗了健康,卧病在床,他们的儿子又常年出门在外;曼图瓦变得群龙无首,最终女主人不得不站出来主持政务。伊莎贝拉作为执政者是成功的,她保证了公国多年正常稳定的运作,甚至还在教皇势力强势扩张时,成功坚持了曼图瓦的主权独立。

可是权力的巅峰并未能填补她的情感空洞。在冷雨敲窗的寒夜,在梦醒时分的黎明,在暮去朝来颜色故的岁月流逝中,却没有一个人能够同她并肩,抚慰她的落寞,所以即使赢了整个国家又怎样呢?孤独中,她想起了家族长久的传统——赞助艺术,或许那些缤纷的色彩、动人的语言、优美的建筑能构筑起一个让她暂忘现实烦恼的梦想世界吧。对她而言,艺术不仅是装点门楣、显示地位的工具,更多的是祛除寒冷、尽情梦幻的安慰。

她如痴如醉地投入到这片浪漫诗意的天地中,专门在宫廷里修了书斋和珍宝室,用以珍藏各类艺术品,包括:绘画、雕塑、陶瓷、玻璃器皿、珠宝首饰、贝雕奖章、经典文稿、乐谱和乐器等。而她和许多有名艺术家之间的交往,更是传为佳话。她一生中曾涉足过意大利大大小小的角落,不遗余力地网罗各式人才,在她的宫廷里,汇集了当时欧洲第一流的诗人、建筑家和画家等,如:彼得罗·本博、阿里奥斯托、伯纳多等都为她吟诗作颂;拉斐尔的学生罗马洛将她的宫廷装饰得美轮美奂、轰动一时;而她所赞助的画家包括曼坦那、提香、贝利尼、贝鲁吉诺、科内乔和达·芬奇等。

伊莎贝拉一方面慷慨大方,为被赞助人提供各种优越条件;另一方面也出于品位和责任的考虑,对艺术品要求严格。作为一名执政者,必须担起规范民众、引导价值观的责任,因此她非常强调道德劝说。比如在她向贝鲁基诺订购的《美与贞之战》中,明明足以颠倒众生的美神却没能大获全胜,相反贞洁之神向美神作出了顽强的抵抗;又如曼坦那为她绘制的《帕拉斯将恶习逐出美德乐园》里,享乐、放纵等恶习被贞洁女神驱逐出境。

当然,伊莎贝拉也鼓励创造和追求美,只要不失端庄和身份。很有代表性的就是她自己的肖像画——她光彩照人的形象被达·芬奇和提香用心摹绘、永世流传。

15世纪90年代,达·芬奇曾停留在米兰,这期间他和伊莎贝拉有过一面之缘。那时伊莎贝拉恰好前往身为米兰公爵夫人的妹妹家做客,在城堡里,偶遇了这位久仰大名的天才。她一直在寻找一位卓越的画师为自己画像,因为要求严格,迟迟没能找到满意的人选;这次遇见达·芬奇,一见如故,她即刻意识到自己想要的人终于出现了。为此,她多次诚恳邀请画家去自己的宫廷,直到临走前都执意叮嘱达·芬奇,如果今后有她能够效劳的地方,请一定告诉她。而这个机会很快到来了,1499年为了躲避战乱、被迫离开米兰时,达芬奇想到了那位贵妇人,于是投奔她而去。伊莎贝拉见到他大喜过望,竭尽所能地接纳他,给他最好的条件让他能安心创作。本应是仓惶无依的避难生活,却由于女主人的赏识和支持,变得从容安定;为报知遇之恩,达芬奇一共为女主人画了近20幅素描肖像,以这种无声胜有声的艺术表达对她的感激。不过时间仓促,两个月后达·芬奇便离开了曼图瓦去往威尼斯,来不及将素描画完,他只留下一幅,其余的都随身带走了,打算今后再细加完善;然而流传下来的却只有那幅留给伊莎贝拉的,现保存在卢浮宫里。这幅画是伊莎贝拉的侧面图,她的长发整齐披在肩上,面容精致,眼神凝视前方,唇角那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让人联想到后来令无数人为之着迷的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而她交叠在身前的双手,也和蒙娜丽莎相近,无怪乎英国艺术史学家伊芙琳·维尔奇认为《蒙娜丽莎》脱胎于此。整幅画的线条流畅简洁,色调泛黄,女主角沉静典雅的气质随着这些无声绚烂的笔墨呼之欲出,令所有人都记住了她的美丽。

而在提香1534年起、耗时3年为其创作的肖像画上,伊莎贝拉头戴华贵珠宝冠饰、身着皮裘和花纹精美的丝绸,微微侧着脸,神采奕奕的目光遥视远方,洁白的面颊上带一抹微酡的红晕,丰唇矜贵地闭着,些许上翘的唇角于坚毅中增添了几分妩媚,画中的她美如风华绝代的二十岁。而有趣的是,实际上那时的伊莎贝拉已过六十,却偏偏要求提香将自己画成从前的模样。不难想象,她既是借此来追溯逝去的良辰美景,又是希翼一种现实中得不到的抚慰。借助艺术的魔法,她对无情而强大的时间作出抵抗——她仍如5月风光一样年轻,春天的清晨一样令人迷醉。她付出了钱财,然而收获的却是慰藉空虚的良药。

因此可以说伊莎贝拉资助艺术,是为了从艺术中汲取自由和快乐,以弥补和慰藉在现实生活中她所匮乏的情感。而她对当时的艺术风潮起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引领作用。

?加冕法国文化的艺术赞助——凡尔赛宫的新晋名媛

路易十五时代的文化处于欧洲最高水平:哲学上有伏尔泰、狄德罗等,艺术上则出现了盛行的洛可可潮流——而这些,都和一名传奇女性分不开,这就是社交名媛——蓬巴杜夫人。

蓬巴杜虽出生在一个普通中产阶级家庭,可有着美艳绝伦的面孔和“缜密细腻的大脑”(伏尔泰语),十多岁时嫁给了贵族埃蒂奥斯。她很快厌倦了按部就班的婚姻,渴望更上流的生活,于是精心策划,每天乘马车等候在国王打猎必经的途中。她的粉红华袍和蓝色马车,搭配在一起是如此赏心悦目,很快就如其所愿吸引了国王的注意,她得以入住凡尔赛宫。蓬巴杜夫人如一颗最闪亮的明星,一夜之间在巴黎上空冉冉升起,在之后的二十余年里,她的智慧和能力影响到了国王的统治,原配王后几乎名存实亡,如日中天的蓬巴杜才是法国真正的“王后”。

蓬巴杜对法国艺术影响巨大,在凡尔赛宫追捧她的狂潮中,她所钟意的事物式样都直接命名为“蓬巴杜风格”。比如塞夫勒瓷器的经典粉红被称作“蓬巴杜玫瑰红色”;法国最完美建筑之一的小翠安农宫就是典型的蓬巴杜风格;甚至于“蓬巴杜发型”流传至今,并且在时尚界打破了男女界限,连魅力无穷的马龙·白兰度和詹姆斯·迪恩都梳过这种发型。

而蓬巴杜的人格魅力不仅仅在于立足时尚最前线;更在于她能达则兼济天下,对艺术家和思想家都慷慨解囊,甚至提供政治庇护,客观上为大革命之前的法国开创了一个文化思想相对宽容、自由的环境。

她是洛可可艺术的倡导者,这股以推崇轻盈、纤美、精细的艺术潮流为凡尔赛宫吹入了一阵清新之风,最先赢得了国王的好感。因为路易十五对皇宫的繁文缛节感到疲倦,倾向简单、更具亲和力的生活方式,而洛可可追求世俗、悠闲、感官愉悦的审美趣味,正好迎合了他;有了他的保驾护航,洛可可艺术所向披靡,从皇宫到整个上层社会都沉浸在它的魅力中。蓬巴杜夫人大力支持洛可可艺术,和代表人物华图、布歇和法尔康涅等结下了深厚交情。在布歇为其创作的多幅肖像作品中,我们既可以清晰了解洛可可风格,又能够体会到画家对夫人的赞美之情:画上的蓬巴杜夫人面貌精致甜美,身材纤细玲珑,斜倚的姿态尽显其娇媚,在雍容华贵的绸缎和繁复的绣花蕾丝的服饰衬托下,其活色生香的风韵栩栩如生。

而法国大革命的巨擘伏尔泰,早在蓬巴杜进宫前,就和她相识于一次沙龙聚会上。初时,伏尔泰被蓬巴杜的美貌、气质所打动,了解以后,发现她还充满了机智与情趣,更加惊喜;而蓬巴杜早就仰慕这位名流,两人互为欣赏,遂成为忘年交。飞黄腾达后,蓬巴杜始终不曾忘却这位良师益友,恳请伏尔泰为她的宫廷、政治和外交事务出谋划策。在伏尔泰的影响下,蓬巴杜迅速成长,无论是政治见解还是人生态度都上了更高的台阶,成为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名媛。为感谢、也为提升国家的思想文化,蓬巴杜为伏尔泰乃至他周边的朋友提供了尽可能的帮助和保护,伏尔泰、狄德罗和孟德斯鸠等,都是她沙龙里的座上宾。沙龙就设在凡尔赛宫中,接待的不是什么王公贵胄,而往往是这么一些自由知识分子。明明在那种地方,一帮人却高谈阔论,公开热烈地讨论着革命,反对皇权;对此,蓬巴杜向来都是悉心聆听,从不加以镇压。狄德罗主编的第一部《百科全书》,也是在她的资助下,才得以在一个君主制国家里出版。

蓬巴杜夫人的开明和气度,在一定范围内保护了先进文化思想的成长,让她赢得了艺术家和思想家们的拥护,而她也为法国文化艺术的独领风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独立标杆的艺术赞助——不拘一格的富家千金

1929年的一天,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馆的负责人接待了一位保养良好、衣饰名贵的少妇,可她同上流社会常有的狂妄自负者一样,居然要捐献500余件在负责人看来毫无价值的本土艺术品,并要求他们予以珍藏。理所当然的,她遭到了客气但坚定的拒绝。令负责人没想到的是,1931年,美国竟然建立起了第一座现代艺术美术馆;更没想到的是,后来事实证明,这对美国艺术界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因为当时美国只是一个有百余年历史的年轻国家,世界艺术的中心长期处于欧洲;可随着1931年这座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的出现,美国艺术开始被展现在聚光灯前,纽约也逐渐成了西方艺术的中心。

这位曾被人有眼不识泰山的少妇,便是格特鲁德·范德比尔特·惠特尼。

时间追溯回到1900年——那一年,惠特尼还只是美国著名的范德比尔特家族的后人、金融世家惠特尼家族的儿媳,虽然这两个金光闪闪的名头已给二十五岁的她罩上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光环;但她却不甘就范于无需争取、枯燥乏味的人生,骨子里的浪漫和激情促使她去寻找存在的意义。于是1900年,在一次欧洲之旅中,当她无意中看到现代艺术流行于巴黎时,兴奋感激活了她血液里沉睡已久的因子。一回到纽约她便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了雕塑和美术的学习中;然而几年后,当其作品在巴黎和纽约同时引起反响时,她却选择了放弃。熟悉她的人并未惊讶,因为他们认为对这个养尊处优的富家小姐而言,艺术不过是生活的调味剂,没有谁会相信她真将视之为生命的意义所在。

可事实上,惠特尼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取得的成绩给了她信心,让她敢彻底放开手去追求自己真正的梦想——令美国的现代艺术发扬光大。这时的她,财才双全,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做足准备的她决心大干一场。通过各种途径,她活跃在纽约的艺术圈内,专门结识年轻、有想法、前卫的艺术家,有目的、成系统地收集他们的作品;对于其中特别有潜质的年轻人,她还主动赞助他们去欧洲留学,学习那边的先锋艺术。迈出长征的第一步后,在1913年,她又出资赞助了纽约“军械库展览”,第一次向国人大规模地介绍美国和欧洲的现代艺术;接下来她相继创办了惠特尼艺术工作室和惠特尼画室俱乐部。惠特尼这一系列有规划的举动,为众多热爱艺术但一贫如洗的年轻人提供了一条实现梦想的途径,让艺术梦不再躲在困窘的现实背后瑟瑟发抖、日益苍白。

然而在1929年发生了上述的那一幕后,惠特尼备感羞辱恼怒,也被激起了斗志。她深信自己所看好的一批年轻人是多么才华横溢,也深知自己的努力对他们而言是多么重要,因为这不仅是让他们、更是让美国本土艺术走向世界的关键,她决不能就此放弃、功亏一篑!因此惠特尼决意不再借他人之力,而由自己亲自来完成这一重任。这时,她于1918年开办的惠特尼画室俱乐部经过十年发展,已羽翼渐丰,吸引了800多名年轻艺术家的加入,她打算好好利用这个平台。经过两年的卧薪尝胆,1931年,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正式在曼哈顿上东区开幕,这最终成为了艺术史上标志性的事件。

在此之前,美国主流艺术都相当保守,只崇尚欧洲的艺术;而惠特尼的博物馆却逆其道而行之,专门收藏展出本土艺术品。在以惠特尼为首的大批年轻艺术家的努力下,美国现代艺术终见天日,开始蓬勃发展,逐渐取代了巴黎的艺术中心地位。其中大部分艺术品都是美国现代艺术的代表作,比如爱德华·霍普、贾斯铂·约翰斯和安迪·沃霍尔等著名艺术家的杰作,它们带着勃勃生机横空出世,打破观众的常规感受,带给他们视觉上全新的认识。

1973年惠特尼宝刀未老,再次出击,在这座博物馆中开创了两年一度的惠特尼双年展,这个展览延续至今,每次邀请所有美国籍或在美国境内的艺术家参展,进一步推广美国现代艺术的影响力。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背负着上天的使命,来到这个世上;而惠特尼的使命,就是推广和张扬美国现代艺术。这种以先锋、自由为己任的艺术,好像正是惠特尼内心世界的某种写照——时刻准备着突围出现存的狭隘状态,始终不渝地追求精神解放和独立。

猜你喜欢

惠特尼伊莎贝拉艺术
惠特尼·约翰逊和她的非凡组织
纸的艺术
精灵谷的伊莎贝拉(节选)
美国女郎手机寻爱记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吃出“历史的味道”
我的伊莎贝拉
惠特尼.休斯顿:获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