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阿拉伯神秘的光影
2013-04-29刘武
一说到阿拉伯这个字眼,人们的眼前可能就会浮现这些影像:波斯湾、阿拉伯半岛、撒哈拉沙漠、神秘的驼队、高高的金字塔、穿着长袍的阿拉伯人、波斯地毯和银器、阿拉伯水烟和红茶等等,这些在《一千零一夜》《英国病人》《撒哈拉》《阿拉伯的劳伦斯》等电影中出现过的情景要是呈现在眼前,你会愿意错过吗?
因为拍摄纪录片的缘故,刘武有机会在三个月时间内驾车穿过阿拉伯半岛,渡过红海,沿着北非的海岸线奔行,前后跑了15个阿拉伯国家和两个伊斯兰国家。这次有些狂野的旅行不仅拓展了他旅游的广度,也拓展了他的视野和心灵。原本他只应该做完一部45集的纪录片就算完成了任务,但后来他却有些欲罢不能,不仅写作出版了游记《驾行中东17国》,还分别在北京和美国俄勒冈州举办了“阿拉伯风情摄影展”。
刘武精选展出的68幅摄影佳作,展现了中东、北非15个阿拉伯国家的美丽风景、人文风情,其作品色彩浓烈、主题鲜明、风格强烈、情调神秘,具有浓郁的阿拉伯民族风情和韵味。其中 《柏柏尔人》 《卖艺人》 《土著》等作品原汁原味展现了阿拉伯人的传统生活形态;《天真》《大眼睛》《你好》等展现了阿拉伯儿童可爱纯真的神情;《女人的眼神》《友好的微笑》《面纱》等展现了阿拉伯女性神秘、美丽的风情;《迪拜之夜》《苏哈尔城堡》《的黎波里老城》等展现了阿拉伯建筑独特优美的特色;《瓦迪拉姆》《灯塔》《班加西的清晨》等展现了阿拉伯辽阔、壮丽的自然风光。这些作品拍摄精致、角度新颖、选材别致,每一幅都非常耐人寻味。
不过,在阿拉伯或伊斯兰国家,有些照片是不能随便拍的,尤其是女性、军人和清真寺或一些特殊建筑。如果你端着相机靠近冲他们拍摄,那会遭到他们的拒绝或闪避。要真实捕捉到阿拉伯神秘的风情和影像,真的非常考验一个摄影师的功力。
当时,刘武的主要任务并不是拍照,而是拍摄纪录片,因此整个行程中他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琢磨图片摄影,而只能在采访、摄像之余尽量抓拍瞬间即逝的影像,这对他来说充满了挑战。他的经验是,一般用中长焦镜头,站在较远的地方偷偷抓拍,另外就是尽量征得被摄者的同意,再给他们拍摄。他在埃及、约旦、苏丹等国家都拍摄过军人或警察,他们都非常友好,没有冲他举枪或吆喝;除了在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巴林等国停留时间太短外,在其它国家他都拍过当地女性,其中大多数是抓拍的,有的人也会主动闪避,有的则通过交流后同意拍摄,甚至还有一些阿拉伯女性主动要求拍摄。
中阿友协秘书长扈健怀、阿拉伯国家驻华使团团长、阿曼驻华大使阿卜杜拉·萨阿迪、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罗更前等对刘武的“阿拉伯风情摄影展”均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中阿友好交往史上第一次规模较大、涉及面较广的摄影展活动,他们称赞刘武先生及其作品为促进中阿友好交往、介绍阿拉伯文化、促进中阿民间文化交流做出了特殊贡献。
作者简介
刘 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CCTV6电影频道《中国电影报道》栏目主编、导演。多年来,实地采访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策划、执导大型电视纪录片《睦邻》(100集)、《兄弟》(45集)等。其摄影作品曾在《时尚旅游》《世界文化》《中国青年报》和《本质》等报刊刊发,2011年出版图文并茂的专著《驾行中东17国》。2013年5月,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成功举办“西行万里——阿拉伯风情摄影展”,展出作品68幅,22个阿拉伯国家驻华使节及外交部、对外友协、中阿友协等领导到场参观。6月初,又在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成功举办“中东风情摄影展”,受到众多好评。